書名: 心理學(xué)與情緒控制(暢銷4版)作者名: 李娟娟本章字數(shù): 2955字更新時間: 2019-11-29 21:23:17
性格不是借口——改變自己的暴脾氣
張飛是一個典型的被憤怒牽著鼻子走的悲劇人物。劉備、關(guān)羽、張飛是結(jié)拜兄弟,并在剿滅黃軍巾起義中立下大功。但是兄弟三人因朝中無人,所以只有劉備被安排做了安喜縣的縣尉。在劉備上任之初,督郵來視察。私底下,督郵向劉備索賄,劉備沒有答應(yīng)。劉備的態(tài)度惹惱了督郵,于是督郵就開始不斷地羞辱劉備。還好劉備性情比較穩(wěn)重,沒跟督郵一般見識,忍氣吞聲地聽完了督郵的羞辱之詞。
天底下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督郵羞辱劉備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張飛和關(guān)羽的耳朵中。關(guān)羽和張飛都很憤怒,但是關(guān)羽很好地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并沒有做出什么過激的舉動,而張飛受不了,他馬上怒氣沖沖地去找督郵算賬。
張飛的怒火果然不可小覷,他根本懶得罵督郵,而是直接把督郵五花大綁地捆在樹上,然后用鞭子抽,以此為劉備打抱不平,順便撒撒氣。
劉備聽聞張飛怒打督郵的消息后,便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現(xiàn)場。劉備應(yīng)該算是最了解張飛的人了,他知道如果不趕快阻止張飛的行為,就會鬧出人命。幸好劉備及時勸住了張飛,不然督郵就成了張飛的鞭下鬼。
由于得罪了朝廷派來的督郵,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不得不離開安喜縣,到外地去重謀生路。而張飛那暴怒的性格最終導(dǎo)致了他死于非命。
關(guān)羽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一意孤行地討伐曹操,最終敗走麥城,并成為東吳的俘虜后被殺。張飛聽到關(guān)羽被殺的消息后十分悲痛,決定替關(guān)羽報仇,為了表達自己的悲痛之情,于是就下令讓下屬在三日之內(nèi)置辦齊全白旗白甲,然后掛孝去為關(guān)羽報仇。
在得到張飛的命令后,下屬范疆和張達前來請求張飛寬限一些時日,因為三日之內(nèi)根本無法完成張飛所布置的任務(wù)。但張飛這個時候已經(jīng)因憤怒而喪失了理智,只想為關(guān)羽報仇,哪里聽得進去下屬的建議。
這兩個人的實話激怒了易怒的張飛,于是他把這兩個人綁在樹上各鞭打五十以表懲戒。在打完這兩個人之后,張飛依然要他們完成三日之內(nèi)置辦齊全白旗白甲的任務(wù)。范疆和張達非常了解張飛的性格,知道如果完不成任務(wù),張飛一定會非常生氣,一旦生氣張飛就很有可能把他們就地正法。
為了避免成為張飛的刀下鬼,范疆、張達二人只好先把張飛變成鬼了。于是,他們二人趁著張飛醉酒熟睡之際,把醉夢中的張飛送到了關(guān)羽那里。張飛不僅是劉備的結(jié)拜兄弟,也是一名難得的虎將,昔有長坂橋一聲怒吼,嚇退大隊曹兵;丈八蛇矛使得出神入化,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這樣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竟死得如此窩囊。
對將軍來說最榮耀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得勝歸來;另一件是馬革裹尸、戰(zhàn)死沙場。但是張飛的宿命居然是被下屬害死,令人扼腕嘆息。
有不少人認為,張飛其實是死于義氣。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的兄弟情義打動了不少人。張飛的死確實與他對關(guān)羽的義氣有很大的聯(lián)系,如果張飛不是一個講義氣的人,他完全可以不用決意替關(guān)羽報仇,只需要好好地做自己的將軍就可以了。可是,對于張飛這個講義氣的人來說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張飛死于“義”。
但這也只是表面現(xiàn)象罷了,張飛意外死亡的真正原因在于他是一個被憤怒情緒牽著鼻子走的人,他是被憤怒的情緒害死的。如果張飛可以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憤怒情緒,那么他就會恢復(fù)理智。恢復(fù)了理智的張飛肯定會覺得下屬所言很有道理,而自己的命令也實在太不切合實際了。這樣一來,張飛就會寬限幾日,也不至于被狗急跳墻的下屬殺害。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比較暴躁,很容易生氣、發(fā)火。張飛就是這樣性格的人。但我們一定要注意,性格絕對不能成為發(fā)火的借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推卸責(zé)任的話:“我也沒辦法,天生就是這樣的性格,我也不想發(fā)火,但就是管不住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是沒辦法?!边@就是典型的推卸責(zé)任。如果這樣想,你就會越發(fā)縱容自己的憤怒情緒,于是憤怒之火只會越燃越旺,最后不僅會傷害你自己,還會讓身邊的人遠離你。
有人會覺得,那些不了解自己脾氣的人才會遠離自己。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他很了解自己的脾氣,自然不會跟自己計較那么多。當自己憤怒過后再道歉就可以了??墒悄愕牡狼覆⒉荒馨涯銘嵟瓡r所造成的傷害給抹掉。
有一個小男孩,脾氣非常暴躁,每次都會忍不住向周圍的人發(fā)火,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人,他的朋友也因為他的火氣而變得越來越少。盡管小男孩也知道發(fā)火不好,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小男孩經(jīng)常安慰自己這是天生的,沒辦法。
小男孩的父親終于看不下去了,這樣下去自己的兒子一定會變成孤家寡人。于是,他就想了一個幫助小男孩克制憤怒情緒的辦法。
一天,小男孩的父親把他帶到了自家的木欄前,告訴小男孩說:“從今天起,我們之間要遵守一個約定,這是屬于男子漢間的約定,你必須做到。當你每次想對周圍的人發(fā)火時,你就往這個木欄上面釘一顆釘子。當你不再往木欄上釘釘子的那一天,你再來找我,我會給你獎勵?!毙∧泻⒆袷亓思s定。
起初,小男孩往木欄上面釘了很多釘子,密密麻麻一大片。漸漸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天木欄上增加的釘子變得越來越少。終于有一天,小男孩實現(xiàn)了不再釘釘子的目標,于是他遵守約定急忙去找父親,希望可以得到獎賞,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父親的贊揚。因為不再往木欄上釘釘子意味著他做到了不向周圍人發(fā)火,這對他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當小男孩找到父親之后,果然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獎勵。等小男孩興奮過后,他的父親又把他帶到了那個木欄前,告訴他說:“今后,每當你成功克制了憤怒的情緒后,就從這個木欄上拔掉一顆釘子。”
小男孩照做了,不久之后木欄上的釘子就沒有了。當小男孩去找父親邀功的時候,父親依然把他帶到了木欄前,說:“你現(xiàn)在看看這個木欄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樣嗎?”小男孩說:“上面有很多難看的洞?!备赣H繼續(xù)說:“你的憤怒情緒給周圍人帶來的傷害也是如此,就算你可以在憤怒過后跟對方道歉,并得到了對方的原諒。但是,憤怒所帶來的傷害卻依然存在,所以,以后你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憤怒情緒,不要隨便發(fā)火?!?/p>
不要給自己的憤怒找借口,因為這樣只會助長你的憤怒,讓你永遠也無法成為駕馭憤怒情緒的主人。周圍的人也不會一直原諒你的憤怒,因為你的怒火就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了對方的心頭,而且還伴隨著情感上的傷害。這種傷害就像木欄上被釘子釘出來的洞一樣,不會隨著你表達的歉意而消失。所以,一定要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怒火。
小男孩的父親所采用的方式在心理學(xué)上被稱為“心理鐘擺效應(yīng)”。意思是說,人的心理和情緒其實就像鐘擺一樣,只要處理得當,會向著相反的、好的方向發(fā)展。當一個人遇到較大的刺激,想要發(fā)火的時候,就需要用理智去克制這種憤怒的沖動。這樣整件事情就不會再變得糟糕,反而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在某少數(shù)民族中有一個習(xí)俗,一種專門處理人們之間怒火的方式。例如,兩個年輕人因為是情敵,雙方都很憎恨對方,只要一看到對方就會忍不住發(fā)火,想把對方揍一頓解氣。但是他們并不會這么做,因為他們的民族有一個古老的、得到大家尊重的傳統(tǒng)。
如果兩個人正處在盛怒的狀態(tài)下,他們就需要各拿一根孔雀的羽毛,而這根羽毛就是他們?yōu)閷Ψ綋习W癢的工具。接下來,他們就會用手中的羽毛給對方撓癢癢。于是,雙方就會在羽毛的刺激下忍不住哈哈大笑。兩個人的怒火、憎恨、誤會也會隨著這爽朗的笑聲而煙消云散。
當你被憤怒之火所主宰的時候,不要給自己的憤怒找借口,而是應(yīng)該采取措施“滅火”。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怒火,才能把自身和對他人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