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權必須有威

一去歸期不復聞,故鄉目斷會稽云。

烏江空墮將軍淚,蜀國曾招望帝魂。

兩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說邦君。

遺民尚指專畫骨,老樹槎牙枕廟門。

——陳必復《防風氏廟》

涂山會后,形勢其實并沒有大禹想的那么糟糕,各諸侯大都安分,畢竟大家在大禹的領導下,各氏族間的爭斗少了許多,世界似乎沒有比此刻更安詳的了。但大禹知道,防微杜漸,人心都在自己的肚子里,叵測難料,夏氏族絕對不可大意。

但是,怎么才能讓各諸侯在夏禹的領導下安順有序呢?堯舜都以德治天下,但還是會有三苗、共工的禍亂。他們是如何平治禍亂的呢?依靠威望來號召各氏族,依靠聯盟軍隊來剿除敵人。換句話說,各酋長都默認:堯舜的敵人便是聯盟的敵人。但是德行如果不夠號召其他酋長呢?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均商,都沒能保持這種德行的延續。既然德行的延續不好控制,那么,什么容易控制并能較好地傳遞下去呢?

王權。

德行的養成需要數十年的修身,被大眾認可則需要無數艱辛的考驗。養成已為不易,更何談認可。大禹被認可,是因為他把洪水制服,征服三苗,這絕不是簡單的事情。王權則不必那么麻煩,因為王權是非常私有的一個東西,既然私有,那么就容易父傳子,子傳孫。但是遇到耍賴的人、悖逆的臣呢?

這時候就需要王威了。

有了王權,很容易產生王威;但是如果一直都沒有王威,那么王權也就很容易失去。

王威,讓拿了你東西的人承認拿了,做了你的臣聽從你的號令,而且如有違背,必然會為此付出代價。

既然王威這么實用,大禹該如何獲取呢?

或許會有人說,大禹不是有威嗎?大禹當時的“威”只是“威望”,是諸侯民眾各自心中許給大禹的;這里說的“王威”,則是大禹必須種在各諸侯心中的“威嚴”。威望只能服眾;而這威嚴,是可以殺人的。

當大禹正在尋覓建立威嚴方式的時候,一個不起眼的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涂山會后的第三年,大禹南巡至越地的茅山(今浙江紹興境內),并在此停了下來,下令召集各方諸侯、方伯于次年春齊聚茅山相會。此次聚會的原因是:自涂山之會以來,各氏族諸侯都按時按制向夏都進貢,并且遵行大禹的命令各安本分,所以借此次聚會,按照各諸侯貢獻多少,大禹要論功行賞。

于是各方接到詔令后,都紛紛置辦進貢的方物,并計算路程遠近后,相繼啟程前去赴會。

此時大禹的威望已波及四海,所以到了相會之期,固然是萬國來朝。大禹便在茅山的行宮接見各諸侯、方伯,納了朝貢,并舉行祭祀大典,禱告上天和祖先。接著大禹便按照各諸侯的功勞多少,分別加以封賞。封賞結束便宣以德教,鼓勵諸侯們注重農時,教以禮儀,告知法度,不許以強凌弱,不準互相攻伐,實在爭執不下者可進夏都,讓大禹親自調解判決,等等。眾諸侯都表示聽從教化,唯命是從。于是大會進行到最后一項,篝火晚會,又是一片其樂融融。然而,正在縱享歡娛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身影,被篝火照映得越來越近。

這是誰的身影呢?大家面面相覷,有認識的人交頭接耳,說這是防風氏。

誰是防風氏呢?

防風氏曾經幫助過大禹治水,并且頗有功勞,但治水成功后,大禹卻沒有給防風氏相應的獎賞。上次涂山大會也是,防風氏雖然響應大禹的號召前來赴會,卻依然沒有得到預期的封賞。或許是因為心中不平,或許真的是途中遇到山洪,總之防風氏是遲到了。

按照許多史料的記載,防風氏是故意遲到,而大禹也殺得理所當然、毫不留情。不管正史野史,我們相信,事實上大禹通過誅殺了遲到的防風氏,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王威,從此后諸侯們不僅口中欽服,而且心中畏服。

有了王威,大禹的王權也更加鞏固堅實,這是不是就能夠更容易地向下傳遞呢?請看下篇:家天下的開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呼伦贝尔市| 澄江县| 泽库县| 军事| 灵璧县| 钦州市| 安塞县| 永德县| 盖州市| 图们市| 明光市| 福清市| 中方县| 乐平市| 菏泽市| 绍兴县| 青浦区| 辽宁省| 夹江县| 泸西县| 会同县| 乌拉特中旗| 博客| 仙桃市| 渝中区| 夏邑县| 新乐市| 巧家县| 溧水县| 临邑县| 包头市| 普定县| 阿拉善盟| 翁牛特旗| 恩施市| 昌吉市| 汉川市| 台中市| 嘉善县|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