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態心理學(第一季):我不怪你覺得我怪
- 紀如景
- 1737字
- 2019-12-06 17:53:37
無處安放的小腿——不寧腿綜合征
晚上睡覺時,放下腿就開始覺得不舒服,小腿好像有蟲在爬,又酸又脹,放在哪里都覺得別扭,下床走走,捶打一番,稍微有點減輕,重新躺下,類似癥狀再次出現。如此反復,整個晚上都睡不好覺。如果你長期被上述癥狀折磨,可以考慮到醫院檢查一下,看看是否患上了“不寧腿綜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
說起來,不寧腿綜合征并不算是睡眠障礙,也沒有生命危險,但卻嚴重影響人的睡眠質量。不寧腿綜合征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又叫不安腿綜合征。1945年,瑞典神經病學專家埃克波姆首次發現這種疾病,因此不寧腿綜合征又稱為埃克波姆綜合征(Ekbom syndrome)。
不寧腿綜合征的病人感覺下肢好像有螞蟻在爬,有蟲子咬,瘙癢、疼痛,伴有刺痛和灼燒感,睡覺時、休息時和長期開車時都會出現這種癥狀。夜晚臥床時,癥狀變得強烈,尤其在后半夜,病人不得不翻來覆去,活動關節,按摩腿部,到處走動。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病人還會因腿部出現刻板、重復屈伸的動作而驚醒。因此,病人長期失眠,出現睡眠障礙,白天嗜睡,精神不佳,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
不寧腿綜合征有兩種類型,即原發性和繼發性。大多數人是原發性。病人有家族病史,年紀較輕,病程較長,一段時間內可自然緩解,但多數人要和這種病一起生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繼發性病人和疾病、環境有關。孕婦的不寧腿綜合征就是繼發性的,分娩之后立刻消失。此外,缺鐵性貧血、尿毒癥、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也會出現不寧腿的現象。
抖腿只是一個人的習慣。在餐桌上,在會議室里,總有人腿腳閑不住,在桌子下面抖啊抖。當事人只覺得抖腿很爽,輕松自在,絕對不會想到,有時候不停抖腿并不是好事。50歲的游大爺就因為不停抖腿進了醫院。
3個月前,游大爺開始抖腿,晚上睡覺的時候更加明顯。最開始抖得不太嚴重,也不那么痛苦,還可以在游大爺的意志力控制下強行停下來,因此家人并沒有在意。后來,游大爺每天抖腿幾十次,晚上睡覺時更加嚴重,開始出現瘙癢、刺痛。游大爺整晚不能睡覺,痛苦地在地上走來走去。
“有一天凌晨1點多,這小腿開始不舒服,也不知道是酸還是麻,反正就是難受,拍打拍打,揉揉按按,就能好一點,躺到床上,就又開始難受了。”游大爺和兒子說了自己的情況。兒子以為他爬山過度勞累導致小腿酸脹,帶他到推拿師傅那里按了按,還用毛巾給他熱敷,可是癥狀都沒有改善。游大爺只有下床不停走動,雙腿才感覺舒服一點。
10多天里,游大爺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每天準備睡覺時,都是他痛苦的開始,雙腿酸脹難受,小腿后面好像有螞蟻在爬,嚴重時要跪著睡覺。每天半夜,他都因為腿部抽動和針刺一般的疼痛而驚醒,不得不起床走走,捶捶腿,才能感覺舒服一點。一天天失眠,讓游大爺疲憊不堪,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了抑郁的征兆。
一個月后,游大爺的癥狀加重,導致他徹夜難眠,剛睡著就因為雙腿不自主地抖動醒來,雙腿拍擊床面的聲音連住在隔壁的兒子都聽到了。兒子受到驚嚇,以為游大爺得了什么怪病,遂帶他到大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為不寧腿綜合征。
由于人們對不寧腿綜合征了解得不多,遇到病人發病,常常像游大爺的兒子一樣以為是其他原因導致的疼痛,求醫也走了許多彎路。其實,不寧腿綜合征的發病率并不低,國外的患病率在4%~29%,國內稍微好一點,估計在0.7%~7%,當然也有篩查不全面的因素存在。
2007年,科學家對不寧腿綜合征的廣度和種族差異做了研究。結果發現,在西歐民眾里,15%的人患有不寧腿綜合征;在新加坡,這個比例要小很多,只有1‰。德國的遺傳學專家則調查了不寧腿綜合征病人的家族史,結果發現不寧腿綜合征具有遺傳性。無獨有偶,冰島的遺傳學專家發現了致病基因,攜帶這種基因的人發病率比普通人高80%。目前,人們并不知道不寧腿綜合征的根本病因,主流學界認為可能是人體的多巴胺代謝和鐵代謝出了問題。
不寧腿綜合征的發病不分年齡,從學前齡兒童到青年人,再到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患病。中老年人患病概率大一些,女性多于男性。孕婦在妊娠期最后幾周容易發生不寧腿綜合征,20%的孕婦要忍受不寧腿綜合征的困擾。對孕婦來說,分娩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對于其他人來說,目前并沒有特效療法,只能用綜合治療來緩解癥狀。每天睡前用溫水泡腳,稍微活動一下;睡前不要喝咖啡和酒,可以減輕痛苦;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