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非訴博弈的核心價值觀

公司法務人員不僅要懂得博弈論的基本理念,還要結合公司的項目建設、生產管理、持續經營、改制重組等情況,懂得通過對博弈論的掌握,正確理解法務工作的核心價值觀,將其應用到法務管理之中。一切法務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公司涉訴,或者發生糾紛與訴訟后能夠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主張或者反駁對方的訴求,從而減少或避免公司因訴訟糾紛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這一切就需要法務人員做到“立足夯實法務基礎,圍繞防范法律風險”開展卓有成效的法務工作。

公司非訴博弈的核心是法務人員就公司與公司之外的不特定相對方就某一事項發生沖突或爭議,引起糾紛時,法務人員依賴于自己的判斷迅速而及時地解決糾紛或提出解決糾紛的法律意見,決定采取何種方式來化解矛盾,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公司利益。或者在爭議糾紛還沒發生前,法務人員就通過自己的專業水平對某種不合規或者不適當的行為進行及時糾偏,從而避免糾紛的發生。這一行為不僅要結合自己的專業水平,考慮與公司其他專業人員或各級領導的協調與溝通,還要充分考慮沖突各方可能采取的行動,從而選擇最佳的預防方案或解決糾紛的法律意見,并努力督導相關人員按照預防方案或法律意見來采取行動,并檢驗其效果,不斷修正其法律指導意見。

綜觀公司非訴行為中的利益各方,為了獲得最大的非訴利益,讓對方的無理索賠或反索賠落空,總是要設法與利益對方進行博弈,在博弈中總是要通過事實澄清、法理應用、證據質證來均衡各方的非訴利益,在“均衡中把握失衡,在失衡中尋找均衡”,從而確保公司經濟行為的法律風險最小化,整體利益最大化,社會效果最大化。

在公司非訴中,包括兩個層次的參與人:首先是公司內部的協調與溝通,包括與各級領導的溝通、與專業技術人員的溝通、與各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溝通(如財務、計劃、商務、營銷等);其次就是與公司有著直接利益之爭的相對方的溝通,如周邊村民、當地政府及其職能機構,產品消費者、與工程建設有關的承包商、監理方、技術服務方以及主張解決勞資糾紛的公司員工等。為便于理解,本書將前者稱為協調方,后者稱為沖突方,統稱為非訴博弈者。

(一)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

用博弈理論來研究公司非訴活動,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博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對峙狀態,但只是一種狀態,而不是所有持續的過程。每一宗非訴事務的要點不可能完全相同,各有具體的情境或狀態,用博弈理念來研究公司非訴,尤其是公司法務人員處理非訴糾紛,只能根據具體的糾紛發展態勢,審時度勢,具體分析解決個案。在對峙狀態中,法務人員要靜觀對峙的過程變化與情境變化,掌握“靜中思動,動中求靜”的哲理觀,學會在變化中把握策略變化,不斷修訂自己的行為,這才是博弈的實質所在。

第二,博弈本身包括合作狀態下的相互關系或非合作狀態下的利益相爭關系,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競賽,比拼知識、技能、體力、心理承受力的關系。在公司非訴的博弈過程中,各方無論是合作性博弈,還是非合作性博弈,都會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戰略、戰術去執行,以求自己的非訴利益最大化。而博弈方往往不會在尋求自己的戰略、戰術處于最佳路徑時去考慮對方是否也會同樣尋求類似的戰略,甚至是與自己相反的戰略,這可能是非訴事務處理難度較大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最難的是在行動之前假設對方的劣策略較易,而假設對方的優策略較難,這樣就會影響到人的決策與行動。

我們具體分析某一爭議糾紛或某一商務談判時,無論協調方還是沖突方都認為己方占理,認為提出的要價理由充分,索賠與反索賠爭議點明確,其現有證據也十分有利,但具體協調起來,對方總要找到破綻。公司的法務人員也覺得公司的非訴事務難做,一遇到爭議,就采取回避的態度,甚至在還未弄清爭議的解決是否對公司有利與不利時,就希望通過訴訟來解決,一到判決下來,等官司輸了時,才知道非訴業務工作的重要,領導也開始重視起來。以此作為借鑒,法務人員要學會尋找法務工作中的漏洞,以減少非訴管理工作的失誤或合同文本的不利因素,這樣既能保證法務質量,又能夠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會從根本上減少糾紛的不利因素。

(二)引發風險博弈的幾點體會

通過眾多的非訴訟業務實踐和爭議處理線索,作者有五個方面的體會比較深刻:

1.關于理解“法務文書約束小人,不約束君子”的真諦

在公司非訴實務中,一些領導、業務人員在對外往來中,往往不重視用書面的文書來約束彼此的行為,總相信對方是誠實守信的,特別是熟人之間的商務行為,往往認為在熟人之間沒有必要那么認真。而實際上法務文書是用來約束小人而非君子的,也就是說當雙方遵守誠信準則時,法務文書只是一張廢紙,只有當有一方試圖拋棄誠信時,法務文書才成了解決爭議的良方。

2.關于理解“是聽領導的,還是按照制度辦”的思考

在公司非訴工作中,總有一些人喜歡打著領導的幌子,說這是領導定的,那是領導安排的,而很少說制度是如何定的。面對這一問題,法務人員就要謹慎行事,不能做違背領導意志的“愣頭青”,同時也不能做違背制度規范的開頭人,因此要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適當做出變通,基本的原則是不得違背公司的整體利益。涉及重大事項時,應盡快與領導進行當面溝通,或者在得到領導的真實意見后再作行動不遲,如果是制度或流程有問題,就要與相關人員溝通,適時對制度、流程做出修訂。要知道,法務人員不是制度、流程的踐踏者,而是公司制度、流程的忠實守護神。

3.關于理解“先做君子,還是先為小人”的意義

在商務合同中,雙方因為關系密切才會聚到一起談這議那的,無論說什么都答應得十分愉快,誰都想做君子,而非小人。但實質上,很多糾紛的發生、困難的解決都說明“要么先做君子,后做小人;要么先做小人,后做君子”。而后者的做人態度使得糾紛顯然發生得少,其雙方所簽的協議更便于履行。

4.關于培養“法務無小事”的作風

有人認為法務是講大道理,而實質上對于法務人員來講,法務是無小事的,小小的疏忽都可能給公司釀成巨大損失。特別是對外文書,更要精益求精,在文書處理中,哪怕一個標點,一個否定詞都可能影響糾紛處理的方向,法務人員一定要培養“法務無小事的”的作風。

5.關于理解“事事留下痕跡”的重要

“事事留下痕跡”是法務人員證據意識的最好體現,無論做什么事一定要留下痕跡,善于保存自己所經手的資料、文檔、電子郵件,即使離職、調崗都要有永久保存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意識,千萬不能隨手亂棄,要經常性地分類處理,做好歸檔工作,即使移交,最好也要留下副本或復印件。痕跡是法務人員的心血,也是法務人員依法合規執業的證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婺源县| 莱州市| 遂昌县| 罗定市| 固安县| 皮山县| 龙口市| 嘉峪关市| 锦州市| 五家渠市| 双流县| 朝阳区| 东阳市| 陵水| 襄城县| 张掖市| 工布江达县| 思茅市| 颍上县| 桂林市| 平顶山市| 饶平县| 马山县| 文昌市| 洪洞县| 建湖县| 景德镇市| 晴隆县| 延长县| 沾益县| 亚东县| 息烽县| 峡江县| 海门市| 尖扎县| 南澳县| 安顺市| 江油市| 甘泉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