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博弈:非訴業務技巧與公司法務精要
- 雷彥璋
- 1676字
- 2019-12-06 17:44:43
一、證據意識:從日常工作中養成職業習慣
法務人員在平常的法務工作中,要培養自己的證據意識,做任何法務工作一定要立足糾紛時有據可查,有證據可依。這就要求法務人員在業務學習中適當了解相關證據規則的出臺背景,有關的實體法、程序法、司法解釋等,還有相關執法部門對證據規則出臺問題的咨詢答復意見。法務人員證據意識提高后,就會養成收集、整理、歸檔法務工作資料的習慣,并會要求公司其他部門也注意文檔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歸檔。實際上公司層面的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QHSE)管理體系認證,審計,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無不是圍繞“提供線索、留下痕跡”開展工作的。這些都是防止爭議產生的絕好證據材料。作為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從事物資采購、資源交易的商務人員,以及從事上市、資產重組、并購、債權債務轉讓等人員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尤其重要。這就要求法務人員要注意提高合規意識,不僅自身要養成做好文檔管理的習慣,同時還應按照制度的規定完善相關流程。
(一)法務人員的證據意識
法務人員的證據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主張與舉證
法務人員在平常的工作中要有風險防范意識。這一風險防范意識是一種自覺與不自覺的職業習慣。而注意證據的收集、整理,培養證據意識則是風險防范意識在具體工作中的一種體現。
證據意識即隨時要有準備支持自己行為的主張符合法律法規,符合公司的管理流程,符合公司對其他相關實體單位或個人所作的權利請求。在糾紛發生時,能夠通過舉證反駁對方的主張,指出其違背了法律法規的要求,或者違背了雙方達成的合同約定。
法務人員要想到做什么都不能空口無憑,要通過培訓使職工明白糾紛發生時如不舉證或舉證不能就要承擔敗訴的后果。因此在證據問題上不能做沙漠的鴕鳥,在遇到不利時將頭埋到沙堆里,而是要積極收集、整理、分析相關證據資料,能夠做到在證據面前讓對方無話可說。而這就要求大家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要有證據意識。
2.風險意識與成本意識
任何工作都會有風險,如果想要沒有任何風險就會增加額外的成本,因此在樹立風險意識的時候也要評估化解風險的成本支出,善于識別哪些風險必須化解,哪些應該轉移,哪些可以承受,識別和決定的過程一定要有成本意識,盡最大努力將成本降到最小。這也要求法務人員應注意資料的保存,說明哪些風險是有意識的保留,哪些歸于轉移,一旦出險能夠通過保存的資料回答領導或有關績效稽查部門的質疑。
法務人員在法務工作中還要樹立履約成本與違約成本的概念,因為法務工作也存在法務效益,要用效益理念來說服主管領導對法務工作的支持,這就要求法務人員能夠通過履約成本與違約成本的評估分析或典型案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二)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養成證據意識
在具體的法務工作中要有證據意識,并能夠從細微入手,精益求精,不得有半點馬虎。以工程施工建設為例,法務人員應培訓員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資料收集、整理與保管工作,從而減少爭議的發生:
1.對于交往中有經濟利益的事項應當有書面記錄,并注意保管。注意記錄好時間、工作質量、工作任務、主要人員四要素;
2.對于工程量的計量要科學、可行并能夠記錄。每一位經手的事一定要留下書面證據;
3.與對方了結的經濟事項一定要防止沒有收回有關單據;
4.注意工程施工合同標的物中間驗收及隱蔽工程一定及時并要有記錄。注意通知中應當包括的隱蔽和中間驗收的內容、驗收時間和地點及應到場的相關人員,不能隨便指令、授權施工方自己驗收。
5.與施工方往來的發票、文書、證件等要分類保管好;
6.對特殊施工要注意安全、注意標識,嚴格按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QHSE)的要求進行管理,保管好相關記錄,等等。
法務人員應按照精益管理思路把現有資料按照檔案管理要求達到能夠便于檢索的目的,多余的不需要的或銷毀或存放到指定地點。要求是必須按照檔案管理標準歸檔。只要合同簽署,就形成檔案(包括形成文件)。正本與相關合同形成資料一定要在合同中簽訂好若干點歸檔管理,以充分利用檔案管理的資源與優勢。
對于數據資料一定要養成備份的習慣,如果心存僥幸,一旦遇到數據載體損壞失竊或者發生故障,其后果如同倉庫失火,一切燃盡。與其到時追悔莫及,不如平時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