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的五代十國史
- 牟彥秋
- 1805字
- 2019-10-18 15:20:50
“太宗”附體,明宗中興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暮春歸故山草堂詩》(唐)錢起
唐明宗是后唐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五代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他是沙陀人,本無姓氏,取名邈佶烈。善于騎射,為人沉默寡言,被李克用收為養子,賜名嗣源。
后唐莊宗即位后,李嗣源因戰功連連升遷。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他被冊封為橫海節度使。李嗣源率部襲取后梁鄆州(今山東鄆城)后,又被加封為天平軍節度使、蕃漢馬步軍副都總管。滅后梁,李嗣源又加封為中書令。
鄴都之變后,唐莊宗被殺,蕃漢馬步使朱守殷遣使請李嗣源速入京城,安定局面。
這一天,李嗣源到達罌子谷,聽說莊宗已死,大哭,對諸將說:“皇上一向深得軍心,只是受小人蒙蔽,才落到這個地步。現在我們該怎么辦呢?”
文武百官多次上表請求李嗣源監國,李嗣源這才答應。他下令各地訪尋逃散的諸王,名為撫恤,實則密令殺害。他還派石敬瑭為陜州留后,防備李繼岌北歸晉陽(今山西太原),并派人招撫孟知祥,要他封鎖漢中,不讓李繼岌入川,形成了對李繼岌的包圍。不幾天,李繼岌被隨從縊殺,征蜀兵由任環率領歸附李嗣源。
知識鏈接 廉潔自律的李嗣源
李嗣源為人“質厚寡言,執事恭謹”,每當有戰功的時候,從來不在眾人面前夸耀。平時,經常帶領將士們修理、準備兵器和軍用物資。他廉潔自律,不貪,也不與其他人發生什么矛盾。李克用有一次試探他,讓他到自己的府中去,說你隨便拿東西吧,以前立功很多,但沒有重賞過你。李嗣源只拿了幾卷絲織品和幾千文錢走了。回去之后,又將這些東西都分給了部下。在平時他也是這樣,不管賜給什么貴重物品,他都分給屬下。
公元926年,李嗣源于唐莊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元天成,國號仍為唐,李嗣源即是歷史上的唐明宗。有人建議改國號,他說:“我自幼跟隨著李存勖父子征戰,出生入死,歷盡艱險。武皇的功業就是我的功業,先帝的天下也就是我的天下。”他以后唐的正式繼承人自居。
唐明宗一掃莊宗時期的弊政,他做了如下幾件事:
第一,罷逐伶官,誅戮閹宦,剪除佞幸。
明宗即位不久,便誅殺了一批民憤極大的貪官污吏,如孔謙、段凝等。并詔罷諸道監軍使,命諸道盡誅宦官。對于伶官,只殺了其中作惡尤甚之人,將其余大部分都放逐回家了。罷免貪污官員;懲治官宦;獎勵功臣;為郭崇韜、朱友謙等人平反昭雪,使后唐政治出現了新的氣象。
第二,采取措施,減輕國家和百姓的經濟負擔。
明宗下詔禁止進獻鷹犬奇玩之類,留宮女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鷹坊二十人、御廚五十人,將其余人員一律送出皇宮。禁獻鷹犬是害怕人們為了狩獵而踐踏莊稼,裁減宮人則是為了減輕國家負擔。不僅如此,明宗還命令宰相與吏部商議,無論是各部各司,還是各使職屬下,凡是有名無實的多余官吏一概廢除。當時,洛陽城一帶還集結著大批軍隊,軍糧運輸十分困難,明宗令諸軍分別駐屯于附近有糧的州縣,免除了軍糧運輸的壓力。
第三,禁止州縣官吏檢括田地,敲詐勒索。
明宗頒布敕令說:“夏苗委人戶自供通頃畝,五家為保,本州具賬送省,州縣不得差人檢括……”廢除了變相增稅的“組配”“省耗”。他禁止富戶逃避徭役,還限制高利貸盤剝。
經過如上努力,后唐的社會生產與財政狀況明顯好轉。府庫充實、糧食充足,明宗統治時期,成為五代的“小康”時期。
雖然這樣,但其實李嗣源并不是一個適合做皇帝的人物。當時在朝廷內,時有變兵叛將出現,內部滋生著禍亂的根苗;朝廷之外孟知祥割據川蜀,重建蜀國,明宗也毫無辦法。他原本是一員猛將,被歷史的潮流沖上了帝王的寶座,但他最終不能解決后唐內外所遇到的種種困難。
當時有個叫任圜的人,是唐明宗的宰相。任圜敢作敢為,選拔賢能,后唐頗有氣象一新的樣子。但是朝廷大事,一向是安重誨說了算,任圜要認真辦事,不免和安重誨發生爭執,安重誨便與任圜結下怨仇。
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七月,任圜辭官,到磁州閑住。不久,安重誨誣稱任圜與汴州叛將通謀,派人把他殺死。明宗知道后,不加追究,而且宣布任圜對皇帝“怨望”的“罪狀”,表示支持安重誨的行為。任圜的悲劇也就是李嗣源的悲劇。用人是帝王的首要任務,有賢人而不能盡其所長,而且使他抱恨而死,這個政權的前途是不會光明的。
長興四年(公元933年),明宗病重。李從榮怕帝位落到別人手里,起兵奪權,兵敗而死。明宗死后,兒子李從厚即位。次年(公元934年),李從珂起兵爭位,殺李從厚自立,把應順年號改為清泰。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依靠契丹的援助,發動叛亂,后唐便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