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自序

  • 清江壯歌
  • 馬識途
  • 2498字
  • 2019-10-25 18:24:17

馬識途

《馬識途文集》終于出版了。我年逾九十,有如風前之燭,瓦上之霜,是隨時準備聽候召喚而去的人,這時,作為一個作家,我能看到自己一生心血所凝結的文集面世,自然是很高興的。

其實,我本來不是一個作家,最多也只能算一個半路出家的作家。雖然我在1935年就發表過作品,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中文系畢業,曾經接受過一些文學大師們的科班訓練,當時還創作過長短篇小說、雜文、詩歌等作品,但是我當時正從事地下革命工作,我的職業不容許我當一個作家,我也無意于當一個職業作家。解放以后從政,十分忙碌,與文學絕緣,同時看到文壇上雷鳴電閃,雨橫風狂,更不敢想去當作家了。

這完全是一次偶然的事,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建國十周年之際,我應老作家沙汀之約,為《四川文學》寫了一篇回憶錄《老三姐》,在《人民文學》上轉載后,便為文壇前輩發現,生生地把我拉進文壇,成為長胡子的文學新兵。他們對我鼓吹說,我有豐富的革命斗爭經驗,又在政壇上長久沉浮,這就是“生活”。有了生活,又有寫作基本功,便能寫出作品,甚至寫出好作品。并聲稱,我的腦子里有一個文學創作富礦,是不能拒絕他們來開發的。特別吸引我的是,他們說,這樣歌頌革命斗爭的作品,對于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大有好處。我想,我從政之余,又擠出時間寫作品,一個人干兩份差事,豈不是把我的生命延長一倍,多為人民服務嗎?好事。便接受他們為我戴上一頂令人羨慕的作家桂冠,走上了一條當作家的不歸路。我先是被動應付,寫了《找紅軍》《接關系》等短篇,后來就主動地寫了長篇《清江壯歌》和一批中短篇小說。還冒失地開始寫大家不敢涉足的諷刺小說《最有辦法的人》《挑女婿》等,一時頗受關注。

有時飄飄欲仙,有時如履薄冰,載沉載浮,一日晴,二日陰,三日風和雨,在坎坷泥濘的路上顛躓前行,才知道這文學創作道路,并不是一條日暖風和的康莊大道。

六十年代中,我忽然發現,我和文學前輩們一起被說成是“跌進了修正主義的邊沿”的人,才知道那頂桂冠實在是一頂扎頭的荊冠。我想猛醒回頭,揭下帽子,金盆洗手,卻已遲了。“文化大革命”來了,我在四川被第一個拋出來為“文革”祭旗,成了“修正主義反革命分子”。從此文斗武斗,拉來扯去,討伐批判,結果被判定為不恥于人類的狗屎堆,受夠踐踏。我想這是咎由自取,還能怪誰?此生休矣!

這時幸得新生的紅色政權“省革委會”看上了我,把我從逃遁中追捕回來,送進文明監獄,名之曰“監護”。我沒有想到,那三尺牢籠,雖然度日如年,和在外面比較起來,反倒成了洞天福地。

除開早請示晚匯報,偶爾拉出去為大人物陪斗之外,再不受造反派凌辱虐待之苦,終于在監獄里度過了六年,才重見天日。

奇怪的是,這座文明監獄設置在一個近郊古廟之中,叢林翠竹,佛塔森然,十分幽靜,真如我寫詩說的“高樹朝朝歌好鳥,野塘夜夜鼓群蛙”。我和老作家沙汀、艾蕪關在一起,放風時以目相詢,倒也安然。因為我曾任過建設廳廳長,特任我擔任工程勞動的領班,領導一個可以建立一個省委班子的勞動大軍,披荊斬棘,修路筑臺,后來又獲準擔水種菜,倒是別有滋味。

這時不知怎的,我忽然文思潮涌,手又發癢,想利用寫“認罪書”之余的充足的紙筆,重操舊業。

一個作家走上了創作不歸路后,似乎特別健忘,好了傷疤忘了痛,什么劫難也不能阻止他拿起筆桿來。相反的,還似乎真像司馬遷說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離騷》”那樣,文章“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我越是處于被囚被誣之境,越想“述往事,思來者”,把自己一生所見所聞和所思寫出來,即便不能以饗讀者,也可以打發多余的時光。何況我在獄中時,過去那些犧牲的戰友,往往在夢中來找我述說往事,呼吁他們繼續現身文學作品的權利。于是我在六年的獄中生活中,偷偷寫了五十多萬字的提綱和作品。這便是我出獄后的二十年中陸續寫出,并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出版單位出版的《夜譚十記》《雷神傳奇》等長篇在內的十幾本書的基礎,其中出版的作品的大部分已編入這部文集中。

編入這部文集的還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為我編輯出版的《諷刺小說集》,還有一百來篇雜文集成的《盛世危言》,那都是我對于現實生活有所感悟而“舒憤懣”的作品。有些人讀了也許不愉快,然而這正是我希望的。即使因而得罪,我也不會后悔。如果還能執筆,我仍將寫下去。一個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我是半路出家的作家,不能算是一個出色的作家,雖然寫了一大堆作品,卻都是利用公余之暇或開夜車寫的,比較粗疏,無足稱述。但是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曾經參加過中國革命,也許算是一個革命家,那時候叫做“職業革命家”,因此我寫的作品,如果可以叫做文學作品的話,那算是革命文學作品吧。我是想用我的一支拙筆,從一個側面來反映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生活,表現他們在外受列強侵略,內遭專制壓迫的極其困難惡劣的環境中,仍能保持中華民族精神,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的革命事跡。讓某些號稱要“淡化革命,顛覆英雄,否定崇高”的作家知道,中國的確經歷一場偉大的人民革命,的確出現過許多民族英雄,世界上的確有崇高的事業。這樣的民族精神,這樣的崇高英雄和他們所從事的神圣事業,是中國人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我的作品,堅持我所追求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就是很不時興的大眾文學。我就是要追求民族的形式、生動的形象、跌宕的情節、通俗的語言,以便凡夫俗子、引車賣漿者流也可以從中得到一點藝術享受,受到一點啟發。就是讀了便扔掉也罷。我的作品大概難以進入不朽的繆斯殿堂,去博得高雅的欣賞。我絕不為此而感到羞愧。我從來不想追求不朽,也不相信世上有永遠不朽的東西。我樂意于讓其速朽。讓更新更好的作品來代替,發揮更好的作用。現在文集已經編定,在編委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即將出版。這些作品,過去曾經在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中起過一點作用,如果現在對于青少年教育能繼續起一點作用,我將引為極大的安慰。如若不能,那就讓它到造紙廠去實現其最后的價值吧。

最后,我知道出版文集不是容易的事,我衷心地感謝支持出版這部文集的同志和朋友們,衷心感謝為我的文集作序的王火同志,衷心感謝編委會和負責具體出版工作的四川文藝出版社。

2004年9月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定襄县| 三江| 巴中市| 斗六市| 玉屏| 湖北省| 亳州市| 玉树县| 塔河县| 论坛| 皋兰县| 巴中市| 涞源县| 达孜县| 平和县| 葵青区| 兴业县| 康保县| 荆门市| 江川县| 方城县| 林芝县| 屯留县| 崇义县| 陆良县| 榆中县| 永昌县| 延长县| 德钦县| 营山县| 会东县| 泽州县| 西藏| 建昌县| 东安县| 吴桥县| 伊金霍洛旗| 中卫市| 马尔康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