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故事連載137 水產市場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216字
- 2020-12-15 07:39:17
故事連載137?水產市場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57,水產市場
我們在大阪市逛街時,除了逛超市外,還逛了一家水產市場。
為什么要逛水產市場呢?三個原因。一是組團旅游時,導游不可能帶團去參觀水產市場。自由行就隨便啦。二是通過水產市場,可以對比一下中日之間生活細節的差異。三是我們想買點鮮蝦煮來吃。我們在海南三亞和廣西北海渡假時,挹芳妹推薦我們網購一個學生用電熱杯,到水產市場買點新鮮海蝦洗凈用開水煮來吃,加少許鹽,既鮮又有營養,又當飯又當菜。在日本居住,廚房里有燃氣灶,條件更好,買點鮮蝦煮來吃換換口味,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日本島國,水產豐富,水產市場和國內水產市場結構大同小異,海產品極為豐富,海蟹,蛤蜊,生蠔,黃魚,刀魚,鲅魚等各種各樣的海產品,有些也叫不出名字。主要優點是干凈整潔。日本人食量小,我看到有個婦女拿個小白瓷碟買一條鮮豬肉,也就是10*3*0.5立方厘米薄片,估計是青椒炒肉絲,現買現吃啦。吃鮮是一大特點。國人有拿小碟買肉嗎?有人起碼是來二斤五花肉,來個紅燒肉過個癮。我在新野家快餐店點飯時,有一次點了雞蛋米飯,托盤上萊,只見米飯上的雞蛋黃還在流動,這半熟雞蛋,據說是既保鮮又營養豐富,反正吃不出揚州炒飯的味道。水產市場的小魷魚賣的最火,人家買的活鮮小魷魚,煮個開就下肚了,說是味道鮮美,原滋原味。我們可不習慣,不炒透怎么吃呢。我想買鮮蝦,奇怪的是所有攤位都沒有鮮蝦賣,難道是日本人不愛吃蝦還是都賣光啦?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老板打聽,我不會說日語,用英語說“? buying shrimp”,買蝦,老板搖頭,其實是沒有蝦,我以為他沒聽懂,“Give me? a pencil? and a piece of paper”給我一支鉛筆和一張紙,他明白了,回頭從后面的桌子上給我拿了紙和鉛筆。我寫了一個大大的漢字“蝦”字,我認為漢字和日本字有很多都相近,估計他能看明白,結果這老兄還是搖頭。看來日本字沒這個“蝦”字。我想了一下,干脆來個素描,畫支大蝦吧。
你看畫畫多重要,在關鍵時刻還真能用上啦。要說畫蝦,非國畫大師齊白石莫屬。齊大師以水墨畫擅長,齊老先生1954年創作的水墨畫“蝦圖”現珍藏在上海博物館,我參觀過該畫,時過境遷,特寫詩贊嘆:
水墨群蝦,紙上入畫,
栩栩如生,清淡素雅,
蝦體透明,灰黑有度,
層次多維,手法嫻熟,
百態千姿,水中休閑,
畫蝦點晴,神蝦活現,
靜觀眾蝦,唯恐驚嚇,
傳世畫作,藏品極佳。
我知道買蝦畢竟不是作畫,
勾個草圖而已,只要不是把青蝦畫成龍蝦就萬事大吉了。
有道是:
書到用時方恨少,
看蝦容易畫蝦難,
經常吃蝦知結構,
畫個熟蝦也是蝦。
于是用鉛筆簡單勾畫出大蝦輪廓,先來筆大彎,蝦頭與蝦身長度比大致1比1.5,勾好蝦頭,蝦尾,蝦身用弧線分四節,蝦頭加上帶鋸齒蝦刀,兩個長長大須,配兩大前腿,腹下數個小爪,頭部前端適當位置畫個園點來個畫蝦點晴,能看懂是蝦就行。老板看到后笑了,豎起大姆指連聲說“ok!”,看來他是看懂我要買蝦了,他手指向窗外冷藏車一揮,我明白是讓車拉走送飯店了,他兩手一攤連說“no,no”,互致道謝thank you,揮手與老板拜拜bye bye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