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本章要求掌握的罪名

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故意傷害罪,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罪,猥褻兒童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誣告陷害罪,侮辱罪,誹謗罪,刑訊逼供罪,報復陷害罪,破壞選舉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重婚罪,虐待罪,遺棄罪

本章精要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主要是指侵犯公民人身及其相關權利的犯罪,以及剝奪或妨礙公民行使參與國家公共事務的權利、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及自由的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是指與公民人身密切相關的健康權、人身自由權、性權利、人格權、名譽權以及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公民的民主權利是指法律規定的公民所享有的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和社會活動的權利,具體包括選舉權、被選舉權、批評權、控告權、申訴權、宗教信仰與宗教自由、少數民族保持本民族風俗習慣等權利。此外,與婚姻、家庭相關的權利也被認為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一部分。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行為,具體包括殺人、傷害、強奸、猥褻、綁架、誹謗、刑訊逼供、暴力取證、誣告陷害、打擊報復、破壞選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遺棄等。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多數由一般主體即自然人構成,少數犯罪是由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司法工作人員、郵政工作人員等構成,強迫勞動罪等個別犯罪可以由單位構成。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主觀方面一般表現為故意,但過失致人死亡罪以及過失致人重傷罪的主觀方面由過失構成。

經典案例

【案例1】閱讀標記:( )

王某在平時生活中經常辱罵和毆打妻子李某,還與女青年肖某有不正當關系。某日下午4時許,李某下班回到家中,發現王某與肖某在一起,為此李某與王某發生爭吵。肖某見狀離去,王某立即撇下李某去追肖某,李某亦追隨其后,并與王某發生廝打,被人拉開后,李某回到家中。次日早8時許,王某與肖某也來到家中,并要求李某搬出去住。此時,李某感到忍無可忍,在一怒之下,將廚房里的菜刀拿出照王某胸部猛砍一刀,在王某無力反擊的情況下,又連砍數刀,王某當場死亡。李某又持菜刀與肖某廝打,對肖某頭部連砍數刀,肖某亦當場死亡。李某將二人尸體用毛毯裹住,用自家貨車運至郊外用汽油焚毀。

問:李某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案例2】閱讀標記:( )

張某通過王某認識了王妻李某,張某和李某認識后不久即發生不正當關系。李某常向張某哭訴其經常遭王某毆打,二人便預謀將王某殺死以便共同生活。某日,張某依原計劃攜帶所購買的菜刀到王某家中吃飯,其間將王某灌醉。稍后張某借故告辭,于樓下等候,并讓李某確定王某是否已經喝醉。李某此時又不忍心殺害王某,便告訴張某說王某并未喝醉,并告訴張某不要再管她與王某之間的事,張某當即離去。后來,張某到王某家中找到李某,二人在陽臺談話時被王某聽見,王某遂與張某廝打,李某從中勸阻。張某掏出隨身攜帶的菜刀對王某胸部和腹部連砍數刀后逃離現場,之后李某叫人將王某送醫院搶救,王某身受重傷。

問:李某是否構成犯罪?李某的犯罪形態如何?

【案例3】閱讀標記:( )

楊某(男,1981年3月4日生)與同鄉村民魏某多次商議綁架做生意的黎甲之子黎乙(1993年4 月3日生),并商定向黎甲索要10萬元現金。2000 年10月,楊某介紹李某(男,1985年5月4日生)參與作案,李某當即同意,三人遂決定綁架后將黎乙隱藏在魏某家的地窖內,由李某負責看管。由于其他原因,魏某沒有再參與。楊某與李某決定由其兩人實施綁架,并商定先殺死黎乙再向黎甲要錢。為此二人準備了麻醉藥、手套、透明膠帶等工具。2000年11月3日上午,兩人在黎乙上學途中用浸有麻醉藥的紙巾將黎乙捂昏后將其殺死。二人于當日下午打電話向黎甲索要10萬元贖金。

問:李某是否構成犯罪?應該如何定罪量刑?

【案例4】閱讀標記:( )

宋某是一個17歲的輟學未成年男孩子,經常泡網吧。2007年5月的一天,宋在網吧與一外地女青年柳某(18歲)相識。第二天,兩人再次見面并發生性關系,隨后宋問柳:“你喜歡我嗎?”柳回答:“我喜歡你,愿意為你去死。”宋隨即將柳按倒在地,兩手掐住柳的脖子約半分鐘(兩手拇指按住咽喉部位),后左手拿開,右手繼續掐了約半分鐘,見柳某不動了,宋即放手,至此發現柳已沒有呼吸了。宋見狀心里害怕,將此事告訴了家人,家人陪同其自首。

案發后,宋供述以前被女友甩過,故覺得新認識的女友短時間說出這種話難以置信,故用掐脖子的方法試探其是否“真心”喜歡自己,沒想到出這種事。并供述知道掐脖子會掐死人,但真沒想掐死女友,當天自己喝了三瓶啤酒,手勁可能比較大。

問:對宋某的行為如何認定?說明理由。

【案例5】閱讀標記:( )

張某曾經乘兒媳王某欲超生孩子被計生部門追查,到其臥室內進行躲避時強行對其實施奸淫。此后,張某多次糾纏王某,欲與其發生性關系,并在其子外出打工期間偶有得逞。王某多次請鄰居和村領導對張某進行勸說,均不見效。一日,當王某正在洗澡時,張某又強行與王某發生性關系,王某不從,雙方發生廝打,其間張某不慎摔倒在地,在光線微弱的情況下,王某摸著菜刀向張某砍去,一連數下均砍在張某頭部,致張某死亡。

問:王某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若不構成犯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6】閱讀標記:( )

王某到其同事李某家向李某借錢。在李某拿出900元錢給他后,王某心生歹意,在離開李某家半個小時后又返回李某家,邀請李某一同出門購物。走到大街僻靜處,王某乘李某不備,在地上撿起一塊磚頭狠砸李某頭部,李某當場暈了過去。王某見狀返回李某家,用磚頭將鎖砸開,把李某家的錢洗劫一空。在離開的途中,王某決定殺死李某滅口,于是返回李某受傷處,又用磚頭砸李某頭部數下,李某當場死亡。在確信李某已經死亡后,王某返回家中。

問: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說明理由。

【案例7】閱讀標記:( )

張某與公司女同事李某受另一同事邀請到該同事家中吃晚飯。喝完酒后,幾個人在返回公司的途中與張某的妻子王某相遇。王某一直以來都懷疑張某與其同事李某關系曖昧,此時撞見兩人在一起更是負氣回家。當晚張某與妻子王某爭吵不休,張某說:“我不愿意再見到你,我不想活了。”王某說:“你不見我,那我也不想活了。”張說:“那好,我們兩個一起死。”于是張某從廚房取出一把菜刀,表示要與王某一起自殺。王某見狀同意張某的提議,決定與張某一起自殺。這時張某對王某說:“我看還是不要死了,兩個人在一起沒意思,不如離婚算了。”王某得知張某不想死,還要拋棄她,便氣憤地對張某說:“沒有你這號人。”隨即拿起菜刀切斷了自己的頸動脈,張某沒有加以制止,反而想王某死后自己可以和李某在一起。在鄰居發現異樣時,張某謊稱王某切菜切到手了,極力阻攔不讓搶救。王某失血過多,當場死亡。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為什么?

【案例8】閱讀標記:( )

李某之母夏某長期臥病在床,1997年9月去醫院診斷,結果為“肝硬變腹水”。1998年病情日益嚴重,腹水脹痛并伴隨昏迷,使其痛苦不堪。同年李某與其兄弟商量,將其母轉院至華夏醫院治療,王某為其主治醫師。醫院已經開出病危通知書。王某按照一般的常規治療,進行抽腹水手術后,夏某的病情略有緩解。2000年3月9日,夏某病情加重,表現得十分痛苦和煩躁,拒絕治療,一直說想死,直到護士為其注射了安定劑后方安然睡去,第二天凌晨又再次昏迷不醒。李某問當晚值班醫生:“我媽是否還有救?”醫生回答說:“已經沒有希望了,因為來得太遲。”李某又說:“既然我媽已經沒救了,能否讓她早點咽氣,免得這么受罪。”值班醫生未允許。3月12日,李某找到主治醫師王某,堅持要求給夏某注射藥物使其無痛苦死亡,遭到王某的拒絕。在李某再三聲明表示愿意承擔責任后,王某給李某開出處方,并要求其簽字。李某第二天在醫院要求護士為其母注射該處方,當晚李某見其母仍然還活著,便又去找值班護士注射。夏某于3 月14日凌晨死亡。夏某兩次接受王某處方總量在正常范圍內,并且患者在第二次用藥后14小時死亡,臨終表現無血壓驟降或者呼吸中樞抑制。因此王某的處方加深了患者的昏迷程度,促進了死亡,并非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問: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案例9】閱讀標記:( )

吳某的哥哥在其公司同事李某家里吃飯,因為小事與李某的表弟張某發生爭吵,吳某的哥哥被張某打了一個耳光。吳某的哥哥便打電話叫吳某來為其幫忙,吳某接到電話立即趕往李某家中,并且在路上撿了兩塊磚頭。進入李某的房間時,吳某發現張某手中有一把菜刀,便將自己手里的磚頭朝張某扔了過去,打在張某的頭上,致張某輕微受傷。這個時候,李某將吳某攔住,并向他解釋說剛才的沖突只是因為一點誤會,張某才動手打人。吳某聽后對其哥哥說:“沒有別的事情,那我們就回家吧。”但吳某的哥哥已經喝酒太多,不聽吳某的勸告,仍然與張某爭吵不休。吳某一怒之下便將手里的另外一塊磚頭朝哥哥扔了過去,正好擊中其頭部。隨后,吳某和其他人扶他哥哥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9點左右,吳某的哥哥被發現死于家中。經過法醫鑒定,吳某的哥哥因為受鈍器作用,致使急性腦膜出血,引起呼吸衰竭從而導致死亡。

問:吳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案例10】閱讀標記:( )

錢某與李某一起駕駛一輛加長貨運車,運輸一車鐵皮到河北省某地,在卸載貨物的時候被當地稅務所的稅務人員攔下來檢查該車納稅憑證,發現該車從2000年12月份開始就沒有繳納營運稅,于是稅務所決定扣押該車,并交由鄉政府處理此事。第二天晚上9時左右,稅務人員張某與鄉政府司機趙某以及錢、李兩人一起把車開往鄉政府,在進入該村口時,由于路面比較狹窄,而且路邊的小攤販比較多,張某與趙某以及錢某一起下車把旁邊的障礙物搬走。當時情況較為混亂,于是李某趁機叫錢某跳上貨車,二人立即開車逃跑。張某發現之后,隨即抓住該貨車的繩子,往貨車上攀爬,還抓住同時往車廂上爬的錢某的右腳,錢某立即雙腳亂蹬,致使張某落到地上,并且受傷,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問:錢某的行為是否屬于意外事件?如果不屬于,他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并且說明理由。

【案例11】閱讀標記:( )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經過競標獲得某市郊一地塊,因該地塊上一農戶郝某嫌補償過低而遲遲不肯搬離。2013年11月的一個晚上,該公司雇了10個社會上無業人員進行強拆,期間郝某反抗被強拆人古某打折一條腿。古某交待公司指使可采取一切措施強拆。后該公司的總經理嚴某被抓獲,承認公司決策雇人實施了強拆行為。

問:對被害人郝某的受傷后果誰應承擔刑事責任?并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2】閱讀標記:( )

劉某被假釋回到其所在原籍,在其舅舅所開的賓館內當服務員。某天晚上,劉某見到本地女旅客趙某正獨自在房間內熟睡,遂產生歹意,劉某先對趙某進行猥褻,然后對她實施奸淫。在此期間,趙某曾經一度被驚醒,但又誤認為劉某是住在同一家賓館的她的男朋友,因此就沒有反抗。劉某事后匆忙離開現場,引起了趙某的懷疑,趙某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劉某被抓獲。

問:劉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為什么?在量刑時有何考慮情節?

【案例13】閱讀標記:( )

2001年2月3日晚9點左右,李某(1986年3 月4日生)與其他三名休學的同校男同學張某、王某以及趙某(三人均未滿16周歲),在李某所在的校園逗留看錄像之后,李某強迫他剛認識不久的女同學吳某(1989年5月3日生)到學校附近李某的家中為其打掃房間,其間又強迫吳某喝了很多啤酒。當吳某喝醉了躺在李某的床鋪上休息時,李某當著張某等三人的面,對吳某進行猥褻,并且實施了強奸。

問:李某的行為是否可以認為是犯罪?如果認為是犯罪應該如何處罰?

【案例14】閱讀標記:( )

李某與張某原來是同居關系,后來因為感情不和以及經濟糾紛等多種原因而分開居住。一天,李某到張某住處,要求與張某發生性關系,遭到張某的拒絕。李某就從衣服里面掏出事先準備好的水果刀,對準自己的喉嚨,對張某說:“我絕對是真心愛你的。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要求,我就死在你的面前。死后就是變鬼也不會放過你。”張某害怕這件事情張揚出去,自己臉上不好看,就在李某的威脅下被迫與李某發生了性關系。當天晚上,到半夜時分,李某又用同樣的手段再次威脅張某,于是張某再次與之發生性關系。

問:李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強奸罪?說明原因。

【案例15】閱讀標記:( )

張某承包了西北村的西瓜地,在西瓜地南側搭了一間草房。該西瓜地位于比較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來往。在西瓜地的旁邊有一塊菜地,西瓜地與菜地之間有一個水塘。為了生活用電方便,張某從西瓜地北面一根電桿上拉了一根電線,橫穿西瓜地接入草房。張某在拉電線時,未采取架空的方法,而是將電線搭在西瓜地的鐵絲網架上,使電線與鐵絲直接接觸。某日,在西瓜地旁邊種植毛豆的承包戶李甲去菜地里干活時,手碰到了西瓜地的鐵絲網架,有觸電的麻木感,當即告訴了其父李乙。李乙將上述情況告訴了電工王某。王某即趕到現場查看,并在電桿處將張某所拉的電線剪斷,又找到張某的未婚妻趙某,明確告知拉的電線有破損,不能用了,要換新的電線,否則要出事故。當天,趙某把電工的話告訴了張某。張某即去查看了一下,發現電線確有幾處已經磨破,露出了銅芯,他就用塑料薄膜將破損處作了包扎,又重新接通電源,后又用手在塑料薄膜包的地方碰了一下,覺得沒有電麻的感覺,就沒有再采取換線的措施。當李甲又去菜地澆水時,雙腳踩在水塘中,右手觸及西瓜架上的鐵絲,因鐵絲帶電而觸電倒地。事故發生后,張某積極協助將李甲送去醫院搶救,并幫助做人工呼吸,但是李甲最終死亡。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并說明理由。

【案例16】閱讀標記:( )

張某在某風景名勝區開辦了一家度假村。王某等旅行社40余人在張某的度假村住宿時,王某要求住有火炕、比較暖和的房間。張某考慮到有火炕的房間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本不想出租,但又想到只要開著窗戶,不至于發生危險。于是,便將有火炕、但長期沒有使用的儲藏室租給王某住宿,并提醒王某睡覺時不要關窗。儲藏室不在張某依法核準的度假村經營范圍內,不屬于可出租房屋。張某一直沒有在旅店內巡查。次日早晨,他發現王某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案例17】閱讀標記:( )

張某因為丈夫王某向她提出離婚,便懷疑王某有外遇,遂唆使李某對王某進行跟蹤監視。一天,李某同錢某、趙某跟蹤王某的時候,發現王某與其女同事孫某進入一家郊區賓館,李某立即給張某通風報信。張某得知消息之后,便和吳某一起來到賓館與三人會合。五人進入賓館找到王某和孫某后,張某立即上前打了孫某一個耳光,和吳某拽著孫某的頭發將其拖到賓館外面的街道上。李某、錢某和趙某則把王某拖出賓館門外,用領帶將王某捆綁住,并且讓王某給張某跪下。李某又到孫某的身邊,拖住孫某的衣服領子,將孫某拖倒在地,吳某按著孫某的胳膊和腿,張某騎在孫某身上,擊打孫某臉部。李某隨后又將孫某胸衣撕破,致使孫某乳房外露,并對孫某說:“不如你和我好,絕對不會虧待你的。”張某等人后來還押著王某和孫某在大街上走,引起群眾圍觀,影響極其惡劣。

問:張某和李某等人的行為是強制侮辱罪還是侮辱罪?

【案例18】閱讀標記:( )

李某在某鄉紡織廠工作,經人介紹先后談了五個女朋友,但是都因為對方嫌棄李某家庭貧困而不愿意與之談婚論嫁。在經過這幾次打擊之后,李某認為自己這輩子是沒有希望結婚了,于是產生了尋找異性尋求刺激的念頭。從1996年8月開始,李某先是在黑暗的小巷內,對過路的女青年動手撫摸胸部。后來感到不過癮,就自己準備了一把匕首,在晚上多次對大街上的單身女青年用匕首刺劃,以尋求快感。1998年9月4日晚,李某跟隨單身女青年趙某走到一個小巷子里面,向趙某的臀部猛刺兩刀之后逃跑,同年10月,李某還先后將八名單身女青年刺傷。

問:李某的行為構成強制侮辱罪還是故意傷害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19】閱讀標記:( )

李某系北京郊區一64歲的男性農民。其鄰居系外地進京打工的一對夫妻及5歲的女兒花花。2015年11月一個周五的下午,花花的父母外出干活,只有花花一人在出租房內玩耍。不一會兒,李某將自己的院門打開,喊花花來跟他家的小狗狗玩耍。玩了一會后,李某喊花花進屋吃蛋糕,花花進屋后接過蛋糕就吃,此時李某說要給她按摩。李將花花的褲子脫至膝蓋處,并用手對其下體進行撫摸。直至花花的母親回家后發現報警。

問:李某的行為應如何認定處理?請說明理由。

【案例20】閱讀標記:( )

趙某的丈夫錢某將孫某強奸,案發后,趙某曾經多次找到孫某,要孫某把強奸說成是自己愿意的不正當男女關系,并拿出人民幣7 000元交給孫某所在單位的領導李某保管,作為以后給孫某的補償,孫某沒有同意。某日上午,趙某與孫某、李某乘車去公安局預審科作證,在返回途中,趙某將孫某拉到家中拘禁起來。趙某強迫孫某按照她事先請人寫好的偽證材料抄寫一份,并在材料上面親筆簽名說明材料內容屬實,內容是說趙某的丈夫與孫某系戀愛當中自愿發生的男女關系。在孫某被趙某拘禁期間,孫某所在單位的領導李某曾好幾次去叫孫某回家,趙某均不允許。一周后,公安派出所接到報案,派員去解救孫某,趙某當晚又將孫某轉移到自己的舅舅家繼續拘禁。直到次日上午,孫某才被解救出來。

問:趙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21】閱讀標記:( )

某縣派出所民警張某了解到與自己妻子婚前有過性關系的該縣食品廠工人王某有賭博行為,在未受任何領導指派的情況下,將王某叫到自己房間里對其進行訊問。在王某矢口否認的情況下,張某將王某的雙手反綁在床腳上,對王某拳打腳踢,并用電警棍觸擊王某的身體。王某忍受不住,大聲叫喊,張某便用數張廁所內粘有糞便的手紙堵王某的嘴。在堵嘴時,王某提出要解大便,張某將王某的褲子、鞋全部脫光,拿過一個腳盆讓王某大便,王某感到不適提出不行。張某見狀惱羞成怒,又用電警棍觸王某的生殖器,并問王某“強奸了幾個婦女”,王某當即否認。凌晨3點左右,張某將王某從自己房間拖到辦公室,將其雙手反綁在長椅上,令王某光著下身跪在地上接受訊問,同時還繼續對王某施以拳腳,用電警棍擊打其頭部。王某最后被迫承認曾參與過兩次賭博,被罰款400元后,在第二天上午9點方才回家。

問: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說明原因。

【案例22】閱讀標記:( )

張某向其女友王某提出要綁架某工廠財務科主任李甲15歲的兒子李乙作為人質,勒索錢財,王某表示同意。第二天,張某、王某一起又找到小學同學趙某,讓其參與綁架人質一事,趙某也表示同意。由于趙某未按約定時間去找張某,于是,張某又找到其同鄉吳某共謀綁架李乙。次日晚上6點左右,張某攜帶作案工具,開貨車搭載著吳某到李乙就讀的學校附近,等候李乙出來。當李乙下課走到學校門口時,吳某把李乙騙到張某等候的地方,張某即持刀威脅李乙不準喊叫,然后二人把李乙按倒在地,用繩子捆住李乙的雙手,用濕毛巾把李乙的嘴捂住,吳某用上衣把李乙的眼睛蒙住,然后兩人一起把李乙帶到一家賓館,由吳某看守。張某則來到工廠,把事先寫好的索要6萬元人民幣的恐嚇信交給李甲所在財務科的一名工作人員。此后,張某和吳某一起把李乙帶到吳某的住處,兩人輪流看守李乙,沒有對李乙實施虐待、毆打、侮辱等行為。當天晚上10點左右,李乙的母親按照信件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把6萬元人民幣交給張某。張某攜款到自己開辦的商店里,對在此等候的王某說:“款我取來了。”二人清點錢數后,張某從6萬元中取出8千元送到吳某家,對吳某謊稱只勒索到2萬元。當天晚上12點左右,張某、吳某把李乙放出來。作案后,張某將作案經過告訴了王某、趙某。王某把剩余的贓款帶回家中幫張某隱藏。

問:張某的行為構成搶劫罪還是綁架罪?請說明原因。

【案例23】閱讀標記:( )

張某聽說邵甲家中非常有錢,于是產生了將邵甲的兒子邵乙綁架以便勒索財物的犯罪意圖。某日,張某準備了口罩和麻藥,一路跟蹤邵乙到了學校。到了下午放學的時間,張某將邵乙單獨騙了出來,告訴他帶他去玩電子游戲。張某將邵乙帶至一山洞中,用事先準備好的口罩捂住邵乙的嘴,并用麻藥將其迷昏。然后張某用繩索將邵某捆綁起來,同時準備第二天打電話向邵甲家勒索財物。但第二天上午張某下山打電話途中,看到山下面有幾輛警車正在呼嘯,因而心生恐懼,決定放棄綁架邵乙并且將其釋放回家,于是張某回到山洞中,將邵乙釋放后潛逃。

問:張某的行為屬于綁架罪的既遂形態、未遂形態還是中止形態?如何處理?請說明理由。

【案例24】閱讀標記:( )

張某糾集當地地痞流氓數人,闖入當地中學老師沈某夫婦家中,將沈某夫婦挾持到當地一家造紙廠的廢舊車間內,向他們索要8萬元人民幣。由于被限制人身自由,兩人被迫同意將存有5萬元人民幣的存單交給張某。張某再次回到沈某夫婦家中,拿走存單和沈某夫婦的身份證件,到銀行取出他們的5萬元存款,張某在限制沈某夫婦人身自由大約10小時后,將他們釋放回家。

問:張某的行為是搶劫罪還是綁架罪?說明理由。

【案例25】閱讀標記:( )

在某勞務市場,張某伙同王某以招聘保姆為名,將單身未婚女青年李某拐騙賣給農民趙某為妻,共得贓款人民幣4 000元。此后,張某又伙同王某及錢某又以同樣手段將單身女青年孫某拐騙賣給農民吳某為妻。因為吳某是王某的親戚,所以沒有向他要錢。吳某強迫孫某與他共同居住30余天,在這之后孫某逃離。在此期間,張某還伙同錢某,以前述手段企圖將單身女青年黃某拐騙賣給農民廖某為妻。廖某因為害怕上當受騙,要求將黃某的戶口及其檔案轉來,結了婚再付款,所以這樁交易沒有做成。案發后,贓款已被追繳。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案例26】閱讀標記:( )

趙某和錢某到北京打工,二人曾在孫甲的工地勞動,因孫甲拖欠他們3萬元的勞動報酬,經過多次討債都沒有結果,便預謀騙走孫甲的13歲的女兒孫乙,以此迫使孫甲付給他們應得的報酬。某日,錢某謊稱孫乙的奶奶生病了在住院,需要去探望為理由,將孫乙從家里騙出,與趙某會合后,將孫乙帶到趙某臨時租來的住處,把孫乙看管起來。次日,趙某寫了一封恐嚇信,要求孫甲必須帶3萬元現金來領女兒,否則由錢某將孫乙帶回湖北原籍結婚。孫甲收到恐嚇信后,立即派楊某前往趙某住處領女兒。因趙某堅持要孫甲拿來3萬元現金才能領人,楊某未能將孫乙領回。趙某、錢某隨后將孫乙轉移到趙某的老家。趙某與錢某策劃,以2萬元的價格將孫乙賣給同鄉黃某做妻子。第二日,孫甲及其妻打電話找趙某要女兒,趙某仍然逼迫孫甲拿出3萬元現金。孫甲無奈,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但此時孫乙已被錢某、趙某帶到了湖北,并被錢某、趙某強奸。后經公安機關解救,孫乙才回到父母身邊。

問:趙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說明理由。

【案例27】閱讀標記:( )

苑某夫婦系江蘇某市郊區的農民,已生育兩個女兒,急盼再有一個兒子。一天,在人販子萬某那里花2萬元買了2個月大的嬰兒小寶作兒子。一年后,貴州某市公安局的警察到來,并與當地警察聯手解救被拐賣的3個兒童,某中包括苑某夫婦花錢買的兒子小寶。在警方解救小寶的過程中,苑某夫婦沒有阻礙。

問:對苑某夫婦的行為如何處理?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28】閱讀標記:( )

某鎮農民劉某共生有兩子。后來,劉某有了外遇,與妻子的關系惡化,劉某一怒之下帶著自己的情人來到某市開始同居。幾個月之后,劉某將身上所帶錢財花完,生活捉襟見肘,十分困難。劉某于是打起自己兒子的主意,突然回到家中,抱走兩歲大的二兒子,以3萬元的價格賣給了當地一個個體戶,并謊稱自己離婚后養不起兩個孩子,只好把他們中的一個送出去,給別人養活。一星期后,劉某之妻報警,很快將孩子和劉某找到。劉某之妻告訴警方,他們家的經濟狀況一點也不困難,一年收入幾萬元,完全有能力養好孩子。劉某被公安機關依法逮捕。

問:劉某出賣自己親生兒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說明理由。

【案例29】閱讀標記:( )

20歲的女青年鄂某在南方某城市打工期間曾懷有男友趙某的孩子,其男友趙某是已有一個兒子的離婚男子,想要一女孩。鄂返回北方家中休息期間B超檢查懷的是男孩,雖自己作主人工流產,但鄂覺得無法向男友交待,遂產生抱一個女孩子的想法。于是在2009年11月某日凌晨,假扮護士溜進某醫院產科住院部,以檢查新生兒為名騙取剛生下女兒15天的產婦王某夫婦信任,將王的女兒抱走。警方在十天后于南方某城市抓獲鄂某,并抱回王某的女嬰。

問:對鄂某行為如何認定?說明理由。

【案例30】閱讀標記:( )

張某系某制藥廠負責人,1998年10月來到某區勞務市場招聘車間工人。張某接到王某的簡歷,覺得王某身體不錯,很適合在制藥廠的生產車間工作,于是和王某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雇用合同。王某曾經提出自己1986年出生,年紀太小恐怕不能勝任制藥廠的工作,張某說:“沒關系,在車間工作不需要太多經驗,只要把藥裝在瓶子里就行了。”王某遂跟隨張某來到該制藥廠,進入一線車間工作。一個月后,王某發現自己身體出現異常狀況,先是渾身起了紅斑狀的疹子,后來出現腰痛的癥狀,并且伴隨小便的不正常。王某一個月后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檢查結果為長期處于汞輻射狀況之下,導致腎功能衰竭,并有可能影響以后的生育功能。但該制藥廠知道此事后,并未做出任何反應,1999年2月王某將當初招聘自己,并且有隱瞞事實真相行為的張某起訴至法院。

問:張某的行為屬于民事范疇還是刑事范疇?如果屬于后者,那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說明理由。

【案例31】閱讀標記:( )

村民謝某從當地電器市場上買回一臺34英寸海信牌彩色電視機,但6天后即被盜走。謝某四處查詢都沒有結果,于是便向當地派出所報案。謝某去鄰居林某家串門時,發現林某家有一臺34英寸的海信彩電,林某告訴謝某這是自己剛從電器市場上買回來的。謝某知道林某家經濟一向不寬裕,便懷疑林某家的34英寸的海信彩電即是自己所丟失的那臺。謝某急忙從林某家出來,趕到村委會,向村里的黨支部書記報告林某偷竊一事。村支部書記于是馬上向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即對林某進行傳喚,并經過調查取證,發現林某家的彩電的確是林某自己購買的。后來,林某從鄰居處得知自己被冤枉是謝某告發,便以謝某誣告陷害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

問:謝某的行為是否構成誣告陷害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32】閱讀標記:( )

張某的母親廖某患有癌癥,經醫治無效而死亡,于是張某想把剛去世的母親與已經去世3年的父親一起合葬在圣燈鄉。因為張某的居住地離圣燈鄉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張某找到圣燈鄉鄉長王某提出了此要求。由于正逢初春時節,當地風俗忌諱遷葬,所以此事遭到圣燈鄉群眾的強烈反對。張某認為這是圣燈鄉鄉長王某從中作梗,便組織一幫地痞流氓將其母親的靈柩放置在王某所住樓房的臨街商店門前,并將一些花圈靠在商店房的前檐下,燒紙、放炮和吊唁活動不斷,時間長達20天。在此期間,張某等人還多次在商店門前對王某及其家人進行辱罵,言語不堪入耳,影響十分惡劣。后來在當地居民委員會的調解和干涉下,張某才將其母的靈柩抬走。王某在此期間被迫呆在家中閉門不出,被單位記為曠工,給王某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 000余元。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33】閱讀標記:( )

張某長期懷疑其妻子王某有外遇。一日,兩人因為小事發生了爭吵。張某大怒之下,揪住王某的頭發,用紅墨水在王某臉上寫上“我是娼婦,我有外遇”等字眼,把王某拖到自己家門外的大街上,用手按住王某迫使其跪在地上,大聲吆喝周圍的街坊鄰居前來觀看,長達3個小時。直到有人撥打“110”,警察趕來才制止了張某的行為。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請說明理由。

【案例34】閱讀標記:( )

某鄉信用社工作人員李某在信用社、鄉政府門口等處的墻壁上,都發現有人用紅油漆書寫的誹謗自己的文字,捏造自己與同村一名女青年有不正常的關系,語言極其下流。這給李某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李某曾請朋友或親自守候試圖將書寫者抓獲,均未能成功。后來,李某與同單位的同事出差返回信用社,在經過鄉政府的東門時,發現一人正在墻上用紅色油漆書寫,李某與其同事便將寫字的人抓獲,發現此人正是同學王某,遂將王某送到派出所。據王某交代,正是因為李某的原因,自己從前的女朋友才會和自己分手,導致自己年逾30,連一個對象都找不到,王某對李某一直意圖報復,所以才會用紅油漆書寫誹謗李某的文字。

問: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誹謗罪?為什么?

【案例35】閱讀標記:( )

某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一名由派出所移送的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犯罪嫌疑人孫某,值班民警安排資深民警錢某和當時在此實習的警官大學學生謝某對孫某進行審訊。謝某和錢某將孫某帶至刑偵大隊審訊室后,用手銬將其雙手反銬在鐵窗欄桿上后對其進行審訊。在審訊過程中,錢某由于有緊急情況要出警,于是就叫謝某先停止審訊并監視孫某,等待其回來一起審訊。但謝某卻單獨繼續審訊,為了讓孫某如實交代其所實施的全部犯罪行為,謝某不僅一直讓孫某腳尖著地,雙手反背地掛銬在欄桿上,還對孫某用警棍進行毆打,不給其吃飯,不讓其上廁所。當天下午6點左右,孫某臉色發白,渾身癱軟,謝某才發覺孫某體力已經不支,遂將其手銬打開,并拿了杯水給他喝,孫某終于支持不住,下午8點被送往當地醫院急救。由于長時間掛銬,孫某的雙手血管遭到破壞,已經失去知覺。后經法醫鑒定孫某為重傷。

問:謝某是否構成刑訊逼供罪?說明理由。

【案例36】閱讀標記:( )

某區派出所民警張某與某鄉派出所的干警在去一起搶劫案件的現場途中,見國道旁有兩人在等車,發現兩人形跡可疑。張某上前詢問,這兩人自稱名叫王某和李某。張某懷疑這兩人是這起搶劫案的犯罪嫌疑人,遂將這兩人帶回鄉派出所予以扣留。第二天早上8點左右,張某與鄉派出所的干警趙某、錢某、孫某對王某進行訊問。在訊問過程中,張某用一根長約50厘米、粗約40毫米的灰白色橡皮管擊打王某的臀部、胸部和背部。在9點30分左右,張某讓趙某、錢某去休息,由其本人與孫某留下繼續訊問。在此期間,張某又用一塊厚木板擊打王某的背部、雙腿及臀部等處,造成王某的雙腿內外側皮下大面積淤血,深達肌層。上午10點左右,張某讓趙某、錢某接替其繼續訊問,但訊問兩個多小時仍無結果,便將王某關押。第三天早上7點左右,在把王某帶往現場辨認的途中,張某發現王某神情不對,立即把王某送往醫院。王某經搶救無效,于當日下午3點死亡。經過市公安局法醫鑒定,結果為:“王某生前患有心腔內血栓形成和肺、氣管、心包等處感染,在受到多次皮膚、皮下組織挫傷出血、疼痛等因素的刺激下,激發心內血栓斷裂出血而死亡。”

問:張某的行為構成刑訊逼供罪還是故意殺人罪?說明理由。

【案例37】閱讀標記:( )

朱某、祝某、崔某、范某分別系某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教導員、國內安保大隊副大隊長、刑警大隊二中隊副隊長。朱某等4人在對犯罪嫌疑人李某審訊過程中,為達逼取口供迅速破案之目的,對李違法使用械具進行體罰。審訊停止后對李繼續違法使用械具,使其長時間站立,逼迫其盡快交代案情。因體罰時間很長,誘發李某心肌炎發作,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案發后4人還先后三次訂立攻守同盟,企圖逃避法律制裁。在本案中,朱、祝指揮并參與,崔、范積極參與。

問:對朱某、祝某、崔某、范某4人的行為如何認定?說明理由。

【案例38】閱讀標記:( )

張某系某市市委組織部部長,因為有人寫匿名信告發其為讓自己女兒上學方便,而動用公款購買一部小轎車的以權謀私的行為,受到上級監察部門的審查。經審查,張某的行為屬實,張某因此受到了上級監察部門的警告處分。張某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想要查出是誰寫了這一封匿名信。張某通過自己的親戚關系設法看到了檢舉自己的匿名信,并根據字跡認定是自己的下屬王某所寫,因為王某一直喜好書法,其筆跡非常有特點。此后,張某多次利用自己的職權阻攔王某的升遷,還將王某現有職務往下調了一級。后來,張某還以單位精簡人員為由,通知王某在家待崗。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說明理由。

【案例39】閱讀標記:( )

張某是某市教育局的局長,其女兒學習成績一般,但張某想要其女兒直接保送上大學,于是讓女兒的高中班主任老師王某篡改其女兒高中三年的學習成績。王某開始不愿意,后來張某對王某說:“我擔保這事不會連累到你。”王某才假造成績表并簽字。張某女兒的成功保送引起他人很大不滿,教師王某出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寫信揭發了此事。張某的女兒最后未能如愿以償,張某也受到了紀律處分。張某知道這件事情是王某揭發的之后,懷恨在心,多次以該中學教師編制已滿,需要裁員的名義,壓制該中學的校領導。后來,該中學以編制已滿為理由將王某辭退。

問: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為什么?

【案例40】閱讀標記:( )

某鎮將補選鎮長,趙某串通錢某先后多次糾集孫某、李某、張某、王某、伍某等5人到趙某家中,密謀策劃賄賂該鎮人大代表,讓代表選舉自己當該鎮鎮長。商定該鎮47名人大代表中必須賄賂半數以上,以確保趙某當上鎮長。后來,錢某將趙某預先準備好的各裝有人民幣3 000元的40個信封袋交給孫某等5人,讓孫某等5人分頭賄賂各自聯系的鎮人大代表,并要求人大代表選舉趙某當鎮長。趙某還親自賄賂6人,合計行賄金額6萬元。該鎮召開人大會議補選鎮長,選舉結果是47名代表投票,鎮長候選人黃某得23票,趙某得15票,無效票6票也寫上“趙某”姓名,棄權2票。由于趙某、錢某的賄選行為,致使鎮長選舉無法依法進行。破案后,追繳回賄賂贓款4﹒7萬元。

問:趙某和錢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說明理由。

【案例41】閱讀標記:( )

雍某的母親汪某62歲,寡居多年,后與劉某認識交往幾年,打算結婚。但雍某認為作為兒子不能同意60多歲的母親再嫁人,于是百般干涉,甚至發展到多次將母親反鎖至房內不準出門與劉某見面,并毆打上門看望母親的劉某,致劉某輕微傷。后其母汪某與劉某將雍某起訴至法院。

問:對雍某的行為如何認定處理?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2】閱讀標記:( )

張某與王某系同學,1999年元旦雙方登記結婚。后來張某與其妻王某因為家務發生爭執,導致夫妻感情出現裂痕。2001年11月,張某以雙方系非法同居關系,并且沒有領取結婚證為理由起訴與王某離婚,王某經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參加訴訟。后法院依據原告張某陳述的事實,確認了雙方系非法同居關系,并判決予以解除。在法院向王某送達判決書后,王某亦未上訴。判決書生效后,張某又再次結婚,王某得知后,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張某重婚罪的法律責任。

問:張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重婚罪?說明理由。

【案例43】閱讀標記:( )

趙某經常在醉酒后對妻子錢某進行打罵。一日,趙某醉酒后,以妻子有外遇為借口,將妻子的衣服剪壞、燒毀,并用皮帶對妻子的背部、四肢等部位進行毆打,還用一塊長約60厘米、寬約50厘米、3厘米厚的木板擊打錢某的背部、雙腿及臀部等處,造成錢某的雙腿內外側皮下大面積淤血。張某還讓妻子下跪作為體罰,時間長達10個多小時。后來,趙某發現錢某神情不對,即將其送往醫院。錢某經搶救無效,于當日下午死亡。經尸檢,錢某是由于多次被鈍物擊打頭部、背部、四肢,加之下跪造成疲勞過度,致使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沒有發現大量舊傷。

問:趙某的行為構成虐待罪還是故意傷害罪?說明理由。

【案例44】閱讀標記:( )

戴某生下女兒小紅后即到省城打工,直到女兒快到上小學年齡才接來上學。由于母女多年的分離,小紅常有不聽話的表現,而戴某則極不耐煩,經常粗暴地打罵小紅。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戴某對年僅6歲的女兒用蚊香燙其胸部、背部,擰抓其四肢,抓住頭部撞地等。終于在2008年11月的一個晚上,多次推拉其女兒頭部撞地后致其昏迷送醫。數日后,小紅不治身亡。

經鑒定,小紅渾身是青紫傷、燙傷;死因系鈍性外力多次作用頭部,致閉合性顱腦損傷。

事后戴供述其“教育方式不對”,“曾幾次推拉女兒做仰臥起坐,致其頭部多次撞擊地面”。

問:對戴某的行為如何認定?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5】閱讀標記:( )

錢某是某工廠工人,家中共有兄妹二人,妹妹已出嫁,母親早年去世,其父(65歲,由于工傷事故喪失勞動能力)一直隨其生活。錢某認為父親拖累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心存不滿。一日,錢某聽人說其父有存款3萬余元,便向其父詢問,其父不承認有存款。在這之后,錢某以妻子下崗無收入等理由,要求父親去妹妹家生活。其父因為女兒早年患有小兒麻痹癥,自己的生活尚且不能自理,而且經濟條件也比較困難,所以未同意。當天下午,錢某之妻孫某借故對公公進行辱罵,不準其進屋,并將老人推倒在地。晚飯時,錢父哀求兒子給點飯吃,錢某未予理睬,老人便自己盛飯吃。孫某則沖上前去把飯碗搶下來,將老人趕出門外。當晚老人在村口服毒而死。

問:錢某的行為構成虐待罪還是遺棄罪?說明理由。

【案例46】閱讀標記:( )

王某在某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生下一對孿生早產女嬰。根據醫囑,王某的丈夫張某將孿生女嬰又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入院時,這對女嬰生命力極其微弱,醫生告知女嬰可能會出現危險癥狀,導致死亡的后果。張某在預交了4 000元醫療費后即離去。經過醫務人員1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嬰兒病情好轉可以出院,醫院即按照張某提供的住址,先后多次發電報、去信通知張某夫妻來醫院辦理女嬰出院手續,均不見回音。在此期間,王某因產后體質虛弱,又患肝炎,在某醫院治療。張某則給兒童醫院打電報稱事務繁忙暫無法脫身,請醫院再保育女嬰一些日子,待事辦妥后即帶款接女兒出院。此后,張某仍遲遲不到醫院接女嬰。兒童醫院遂請其親戚趙某代為通知張某夫婦到醫院辦理出院手續。后來,張某到醫院當面答應回去籌款,接女兒回家,但回去后又無音訊,使女嬰在醫院置留長達11個月之久。

問:張某和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為什么?

【案例47】閱讀標記:( )

陳某系在某城市務工的人員,其與女友朱某同居后在某社區醫院生下不足月份的女嬰,由于該嬰兒發育不成熟,醫院建議轉至條件好的醫院治療。陳某背著朱某,在嬰兒產下5個小時后將嬰兒抱走拋棄在一山嶺附近的路旁,次日凌晨7時女嬰被過路人發現時已經死亡。其女友朱某以為陳某將女兒轉院治療,直至案發時才獲悉孩子被扔進山里已死亡,十分傷心。

問:對陳某的行為如何認定?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8】閱讀標記:( )

洪某曾在醫院當過護工,發現器官移植是賺錢的好生意,遂干起了“人體器官買賣中介”。洪某成立了由親屬、朋友共10人組成的所謂體檢公司。10人作了分工,有從事以誘騙手段尋找“捐獻者”(供體)的;有為捐獻者提供生活起居、營養保障和醫學檢查的;有聯系需求方(受體)的;有專門監管看管供體(怕供體者反悔)的。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洪某做成了腎臟器官買賣生意8單,肝臟器官買賣生意2單。后因一捐獻者在手術中出現大出血死亡而案發,洪某等10人全部被警方抓獲。經查獲洪某等10人賺取近千萬元人民幣。

問:對洪某等人的行為應如何認定處罰?

【案例49】閱讀標記:( )

黃某,男,59歲,2016年1月通過一家政公司介紹到王某家當保姆,每月3 000元外管吃管住。工作內容是對78歲的王某(行動不便)24小時全程照看,包括洗衣做飯、外出遛彎兒、喂飯喂藥、端屎端尿,等等。王某的女兒也幾乎每天回家看父親一趟。自5月份起,她發現父親身上出現多處淤青,聽鄰居反映其家中多次傳出吵嚷聲和“啪啪”響聲,后發現父親精神驚恐,遂引起對男保姆的懷疑。7月份,王某的女兒趁黃某帶父親外出遛彎時,自己在家里安裝了攝像頭。沒想到當晚從監控畫面中看到黃某多次拍打躺在床上的父親王某,口中重復“起不起,起不起”;第二天上午視頻顯示,赤裸上身穿圍裙的黃某把老人搬坐起來,準備放在輪椅上,在讓老人摟住其脖子以便抱起時,老人直挺坐在床沿上無法自行抬臂,黃某開始對著老人吼叫,老人并不還口,后黃某又把老人兩只胳膊強硬搬起來扣在自己脖子上;當天下午監控畫面又顯示,老人坐在輪椅上,黃某面對老人站著,先是指著床鋪對其大聲吵嚷,后指老人鼻子大聲辱罵,情急下扇老人耳光、推打頭部。隨后王某的女兒報警,警察在問老人保姆是不是經常毆打他時,得到肯定回答。而黃某稱自己是第一次當保姆,伺候老人粗心大意。老人身上多處皮下出血淤青,經鑒定構成為輕微傷。

問:對黃某的行為如何認定處理?

案例分析

【案例1】

本案是一起出于激憤而殺人的惡性案件,是由于夫妻之間互相忠實的義務受到違背而誘發的。李某的行為具備故意殺人罪的主客觀要件,因此李某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由于案發時王某和肖某有過錯在先,致使李某精神受到傷害,而導致情緒激奮無法控制從而實施犯罪。綜合全案考慮,李某亦具有酌定從輕處罰的一些情節,可以從輕處理。

【案例2】

本案爭議主要集中在李某的犯罪形態問題。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分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預備四種形態。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創造條件,而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施犯罪的犯罪形態。從主觀上看,行為人的目的和意圖都是為了使犯罪行為能順利地進行,之所以只處于預備狀態是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是違背行為人意志的。犯罪預備的客觀特征表現為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尚未開始著手實施犯罪。本案中李某為了殺死王某而與張某一起制定計劃、購買菜刀等行為都屬于為犯罪準備條件的行為,此時犯罪行為尚未著手。一旦犯罪行為著手實施就已經脫離了預備階段,而進入實行階段。就故意殺人罪來說,行為人開始了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就已經著手實施了故意殺人行為。本案中,李某、張某與王某一起喝酒時,雖然他們已經接近王某,但仍然只是在為殺死王某作準備,張某下樓等候確認王某是否喝醉也屬于為實施犯罪創造便利條件的行為。因此,此時犯罪處于預備階段。

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并且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從主觀上說,在有條件繼續實施犯罪行為的情況下,行為人必須自愿放棄犯罪,而不是出于其他原因致使犯罪不能繼續進行。從客觀上說,犯罪中止發生在犯罪既遂之前。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產生。由于犯罪中止的社會危害性比較小,因此,刑法規定沒有造成損害的,應該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該減輕處罰。在本案中,李某由于不忍心殺害王某,而對張某謊稱王某并未喝醉,沒有按照原計劃進行,致使張某在有可能殺死王某的情況下未能得逞;李某又告訴張某不要再插手她與王某之間的事情。之后李某在張某、王某廝打時進行勸阻,并對王某實施積極搶救。從客觀上來說,李某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放棄了犯罪行為的實施,并且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結果產生;從主觀上來說,李某放棄犯罪行為是屬于自愿而不是出于其他迫不得已的原因。因此李某的行為屬于犯罪中止。

【案例3】

本案的焦點在于李某的年齡問題。

楊某此時已滿18周歲,其以勒索錢財為目的,綁架并殺害黎乙,構成綁架罪,這是沒有爭議的。但是李某正處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階段。《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在本案中楊某與李某綁架并殺害了被綁架人,綁架和殺害都是二人的合意,李某的行為在主客觀方面符合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否應該為綁架罪承擔責任呢?在《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犯罪中沒有綁架罪,因此李某對綁架行為不承擔責任,他的行為也不構成綁架罪。但是李某的行為是由綁架和殺人兩個行為組成,雖然他對綁架罪不負刑事責任,但是他對故意殺人行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并且李某在主客觀方面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應該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關于量刑問題,依照《刑法》第17條規定,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并不得適用死刑。

【案例4】

宋某的行為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

宋某與柳某認識不久,主觀上并無殺死柳某的動機,排除直接故意殺人的可能。而以掐脖子方式試探其女友是否“真心”,存在著致人死亡的可能,而且本案中宋某已經預見到掐脖子會死人,但仍采取這種方式,符合放任致人死亡結果的發生的意志因素,這正是間接故意的主觀罪過特征,故應認定宋某的行為構成了(間接)故意殺人罪。

宋某的行為不應認定為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因為宋某并不具備在認識到掐脖子會死人的情況下,憑借一定的主客觀條件相信能夠避免掐死人的危害結果的發生的心態,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態度。

鑒于宋某是未成年人,符合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而宋某還符合自首的情節規定,對其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宋某事先喝酒的行為不能作為從輕處罰的法定情節。

【案例5】

案件爭議的焦點在于王某的行為是否屬于正當防衛。

《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本案中,王某曾經被張某強奸,其后又長期受到其性騷擾,在案發當天,張某又欲對其進行奸淫,張某的行為已經對王某構成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當時王某正在洗澡,無法向周圍鄰居或者其他人求救,情急之下操起菜刀向張某砍去,從主觀上看王某的目的是為了自衛,而且王某當時處在極度驚恐之中,無法分辨防衛的限度。同時,《刑法》第20條第3款規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本案中的情況屬于針對強奸犯罪的防衛,王某面臨的是正在進行的強奸行為,因此可以采取特殊防衛。因此王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案例6】

本案涉及在搶劫過程中故意殺人案件的定罪問題。

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故意殺人的行為在搶劫罪中有兩種表現:首先,在搶劫過程中由于使用暴力導致被害人死亡的,以搶劫罪定罪處罰;其次,在搶劫行為完成之后,出于殺人滅口或者其他目的,殺死被害人的,按照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實行數罪并罰。

在本案中,王某具有兩個故意,一個是搶劫的故意,一個是殺人的故意。將李某從家中騙出將其砸暈是實施搶劫的手段,在王某砸開李某家門拿完錢離開后,搶劫行為就已經得逞,搶劫罪處于既遂形態。當王某又產生了殺人的故意,之后其行為使得李某當場死亡,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屬于犯罪既遂形態。因此對王某的行為應該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案例7】

自殺是自愿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在實踐中分別以下情況區別對待:(1)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逼迫他人自殺的,或者以相約自殺的方式欺騙他人自殺而本人并不自殺的,實質上是借助他人之手完成故意殺人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2)誘騙、幫助未滿14周歲的人或者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的人自殺的,實質上也是借助他人之手完成故意殺人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構成,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3)實施刑法規定的作為或不作為而造成他人自殺身亡的,他人自殺身亡的情況應作為一個定罪或者量刑的情節,結合其他案件情節加以考慮。例如,侮辱、誹謗他人,造成他人自殺的案件,他人自殺或者自殺身亡的情節,應作為一個嚴重情節,在定罪時加以考慮。(4)教唆、幫助意志完全自由的人自殺的,即他人本無自殺的意思而故意誘發他人產生自殺之意而自殺,或者他人已有自殺之意思而在精神上加以鼓勵使其堅定自殺意圖,或者在客觀上提供便利使其自殺意圖得以實現的情形,不以犯罪論。

在本案中,張某與王某相約共同自殺,但張某后悔而中止了自殺。由于相約自殺是張某先提出來的,因此張某放棄自殺的念頭后也就有義務勸說王某放棄自殺念頭,以免發生死亡結果。但是,在王某自殺時張某不但沒有加以制止,反而認為王某死后自己可以和李某在一起,對王某的死亡采取放任的態度。在鄰居發現后,張某又積極阻攔,追求王某死亡結果的發生。因此,張某在主觀上具有殺人的故意,客觀上有以不作為方式導致王某死亡的行為。因此張某構成故意殺人罪。

【案例8】

安樂死在未被國家立法允許的情況下應屬非法。任何人應患有不治之癥、瀕臨死亡的人或者其親屬的請求,為免除其所遭受的極端痛苦而無痛苦地致患者死亡的,應該以故意殺人論,但是一般屬于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情形。

在本案件中,李某不顧醫院醫生勸阻,堅決要求對其母注射藥物促成其速死,并在醫生用藥的處方上面簽字,聲明愿意承擔責任。李某和王某的行為均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由于李某是由于其母瀕死而向醫生提出要求,王某所開出的處方也并非是致夏某死亡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案情節輕微,危害不大,可以在量刑時加以考慮。

【案例9】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吳某的行為究竟是構成故意傷害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就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來說,主要體現如下:首先,故意傷害罪主觀上存在傷害的故意,而過失致人死亡罪則不存在傷害的故意;其次,從后果上來看,如果故意傷害罪發生致人死亡的后果,那就是故意傷害罪量刑時從重的情節,屬于結果加重犯;而過失致人死亡罪中死亡的后果是定罪不可缺少的要件。

在本案中,吳某在勸阻酒后滋事而遭到拒絕的情況下,將自己手中的磚頭砸向他人。作為一個有健全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他應該知道如果磚頭砸中要發生的危害后果,而且對這種后果采取了放任的態度,屬于間接故意,并且發生了致人死亡的結果,因此吳某的行為屬于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而對于他人死亡的結果,吳某是沒有預見的,而且就吳某的認知范圍并且結合當時的激憤情緒來講,他也不可能預見。因此,吳某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0】

錢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錢某主觀心理的判定。在本案中,錢某明知在汽車高速行駛的情況下,張某被蹬落在地會發生人身傷害的危害結果,卻基于擺脫張某糾纏,保護自身安全和逃避稅務人員扣押車輛的雙重動機,仍然將張某蹬落車下,最終造成其死亡的后果。因此,錢某在主觀方面并不具有傷害張某的故意,主要想擺脫張某,對張某死亡的后果是不追求、不放任的。因此,錢某的心理屬于應當預見會發生嚴重人身傷害后果,但因為情勢緊急沒有預見的過失心理,具體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所以,本案中錢某的行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而應當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1】

本案中古某的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公司的總經理嚴某也應依法承擔故意傷害罪的刑事責任。

本案是一起強拆民房案件,期間直接加害于郝某并致重傷的人員是古某,故古某的行為符合了故意傷害罪的特征。

根據2014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第30條的立法解釋,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單位實施刑法規定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刑法分則和其他法律未規定追究單位的刑事責任的,對組織、策劃、實施該危害社會行為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該房地產公司決策雇人實施強拆行為,致被害人郝某受重傷,符合上述立法解釋的規定,故應對該公司總經理嚴某追究故意傷害罪的刑事責任。

【案例12】

強奸罪是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婦女在不敢、不知或者不能反抗的情況下,與婦女發生性交行為。強奸罪侵害的客體是婦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權利以及身心健康。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制與婦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強奸罪的客觀方面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性交違背婦女意志;其次,強行進行性交。暴力手段,是指犯罪分子直接對婦女采用毆打、捆綁、卡脖子、按倒等危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使被害婦女不能抗拒的手段;脅迫手段,是指犯罪分子對被害婦女威脅、恐嚇,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強制,使被害婦女不敢抗拒的手段;其他手段,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使被害婦女不知抗拒或者無法抗拒的手段。例如,利用婦女重病或者熟睡之機,進行奸淫;以醉酒或者藥物麻醉,利用催眠術使婦女不知反抗等方法對婦女進行奸淫。

本案是一起乘婦女熟睡之機與之發生性交的強奸案。從表面上看,劉某并沒有采取暴力或者脅迫的手段,而且趙某也沒有進行反抗,貌似不構成強奸罪。但劉某對趙某的強奸是乘其熟睡之機進行的,被害婦女趙某此時是不知和不能反抗;在趙某驚醒后誤以為是其男友,所以沒有反抗,而且被害婦女趙某在產生懷疑后,隨即向公安機關告發,表明趙某不愿意與劉某發生性關系,與劉某發生性關系是違背趙某意志的,所以劉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劉某屬于假釋人員。《刑法》第86條規定,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的考驗期內,如果再犯新罪,應撤銷假釋,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后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刑法》第71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因此,在量刑時要考慮到劉某在假釋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應該把前罪沒有執行完畢的刑罰與強奸罪所判處的刑罰實行并罰,以決定執行的刑罰。

【案例13】

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同時又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李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應當從輕處罰。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強奸案件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與幼女發生性關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7條、第236條第2款的規定,以強奸罪定罪處罰;對于與幼女發生性關系,情節輕微、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不認為是犯罪。在本案中,李某強奸幼女吳某的行為情節嚴重,應當按照強奸罪處理。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43條對《刑法》第360條進行修訂,刪除了第2款規定的嫖宿幼女罪,今后對嫖宿幼女的行為一律以強奸罪論,從重處罪。

【案例14】

李某與張某雖然有過同居關系,但是這并不等于兩人之間就是夫妻關系,所以李某與張某發生性關系的行為不能夠認為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丈夫強奸妻子的行為。在本案中,認定李某行為性質的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強奸罪定義中的“脅迫”。脅迫是指犯罪分子對被害婦女威脅、恐嚇,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強制,使被害婦女不敢抗拒的手段。脅迫這種強制行為既可以針對婦女本身進行,也可以針對與婦女自身利益攸關的事情,從而使婦女不敢反抗,達到“違背婦女意志”的程度。“脅迫”的嚴重程度,是根據婦女本身的實際情況所決定的,只要使婦女喪失了足以反抗的勇氣即構成脅迫。李某在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絕之后,掏出水果刀以自殺相威脅,這種行為對于張某來說,屬于精神上的強制,致使張某因擔心事情張揚,而不得已與李某發生性關系,并且在當晚李某又采取同樣的手段達到與張某發生性關系的目的。這是違背張某意愿的,因此,李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案例15】

張某私自架設電線,目的在于解決自家的生活用電問題,并不針對其他任何人。張某在得知電線破損以后,已經預見到如果不采取措施,將會出現他人觸電傷亡的后果,但他沒有聽從電工的要求更換新的電線,而是把電線的破損處用塑料薄膜包扎起來,并用手去碰觸包扎的地方,覺得沒有電麻的感覺,就輕率地認為不會出事故。這種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卻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行為,完全符合過失犯罪的特征。因過失行為致人死亡的,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違章行為的故意和對危害結果的過失,是過失犯罪的一個主要特征。張某違反用電管理規定,私自架設電線,并且不按規定將電線架空,而是將電線搭在西瓜地的鐵絲網架上,這些行為都是故意的,但不能因此就認為張某具有殺人的故意。從張某架設電線的目的,到他發現電線破損后采取包扎措施,直到觸電事故發生后他對受害人李甲的搶救活動,都可以看出張某對李甲的死亡既不希望也不放任,所以不能以故意殺人罪來定罪。

這里還必須把張某的行為與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區別開來。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過失使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這種犯罪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財產的安全。張某所承包的西瓜地處于偏僻地方,很少有人來往。私拉電線為的是解決自己的生活用電問題,而不是在果園周圍架設電網以防止小偷,主觀上不是為了加害于人,客觀上也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只是由于李甲的過失行為,加上他觸電當時又踩在水塘之中,才發生了觸電身亡的嚴重后果。因此,張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而不構成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6】

張某將王某領進壘有火炕的儲藏室住下后,雙方就形成法律上的住店服務合同關系。作為經營者的張某就有保障王某生命、財產安全的義務。這種義務的履行,不僅要求張某盡到關于安全的提醒義務,還要求其采取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對此,張某顯然沒有完全、適當地履行其應盡的義務。尤其在他把明確不符合條件、不在經營許可范圍內的儲藏室租給王某的情況下,更加增大了他的注意義務。

本案中,張某一直沒有在旅店中巡查。同時,張某在明知壘有火炕的房間沒有通風設備,易造成危險的情況下,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而只是提醒王某不要關窗。這表明,張某認為只要提醒了王某就不會發生煤氣中毒,但事實上,此儲藏室根本不具備充分防止危險發生的條件,這充分體現了張某輕信能夠避免損害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此外,張某的行為是引發王某中毒的直接原因,他將王某安排在儲藏室,使王某處于一種極有可能發生煤氣中毒的危險境地,又沒有采取安全有效的保障措施,最終導致王某死亡。可見,他的行為已具備了過失犯罪所要求的客觀條件。所以,張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17】

強制侮辱罪和侮辱罪有相似之處,二者都在主觀上具有故意侮辱他人的意圖,在客觀上都可以通過采用暴力手段達到目的。二者的區別在于強制侮辱罪在主觀上是基于精神極度空虛,或者變態心理,為了尋求性刺激、性興奮的目的;而侮辱罪往往是行為人基于私仇或者泄憤報復等動機,以貶低他人人格和名譽為目的,與性方面的需求沒有直接關系。客觀上侮辱罪必須在公共場所公然侮辱,而強制侮辱罪并不以公然為要件。強制侮辱罪必須采用強制手段,侮辱罪則不一定要求強制手段,非強制手段也可以構成侮辱罪。強制侮辱罪的對象是指婦女,而侮辱罪的對象不僅限婦女。在本案中,案件的起因是因為張某懷疑自己的丈夫王某與其公司同事孫某有不正當關系,因此張某實施的一系列行為都與發泄私憤和報復為動機和目的。并且李某在撕破孫某上衣的時候,并沒有尋求性興奮、性滿足和性刺激的主觀要求,只是以貶低他人人格和名譽為目的。因此,在該案件中張某和李某的行為應該定為侮辱罪,而不是強制侮辱罪。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3條已將《刑法》第237條修訂為強制猥褻、侮辱罪。

【案例18】

本案的焦點在于強制侮辱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強制侮辱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侮辱婦女的行為。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強制侮辱罪在主觀上是基于精神極度空虛,或者變態心理,為了尋求性刺激、性興奮的目的;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只是有傷害的故意,與性方面的需求沒有直接的關系。在犯罪對象上,強制侮辱罪的對象是特定的,只能是婦女;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對象可以是不特定的其他人。

在本案中,李某因為不能正確對待前面幾次戀愛的失敗,因而產生了尋找異性尋求刺激的變態心理。為了尋求性刺激、性興奮,李某通過用匕首刺劃過路的單身女青年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因此,李某在主觀上是基于精神極度空虛或者變態心理,為了尋求性刺激、性興奮的目的;客觀上,實施了對過路的女青年動手撫摸胸部,將女青年的臀部刺傷等行為,符合強制侮辱罪的構成要件,因此對李某的行為應該定性為強制侮辱罪。至于李某曾用匕首刺傷幾名女青年,都因為傷害后果較輕,因此不應認為構成故意傷害罪而與強制侮辱罪實行并罰。但是,如果致女青年重傷、死亡的話,則應根據相關的司法解釋,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

【案例19】

李某的行為構成猥褻兒童罪,依照強制猥褻、侮辱罪的法定刑規定從重處罰。

李某對未滿14周歲的兒童以欺騙、引誘等手段撫摸其身體的敏感部位,屬于性侵兒童,侵犯了兒童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已符合猥褻兒童罪的構成特征。根據《刑法》第237條第3款的規定,犯猥褻兒童罪的,依照犯強制猥褻、侮辱罪規定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內從重判處。本案中李某的量刑應在上述法定刑范圍內從重判處。而如果聚眾或在公眾場所當眾犯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應在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內從重判處。

【案例20】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非法剝奪人身自由是一種持續行為,即該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于繼續狀態,使他人在一定時間內失去身體自由,不具有間斷性。行為的特征是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的身體自由。凡符合這一特征的均應認定為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行為,只有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時間持續的長短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影響量刑。但時間過短、瞬間性的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則難以認定成立本罪。

本案中,趙某為了使犯有強奸罪的丈夫逃避法律制裁,實施了兩個犯罪行為,觸犯了兩個罪名。其一是趙某教唆孫某出具假證明以包庇犯罪分子,其行為屬于《刑法》第310條的包庇罪的教唆犯;其二是她把孫某拘禁起來,非法剝奪其人身自由,其行為又觸犯了《刑法》第238條的非法拘禁罪。在這兩種犯罪行為中,前者是目的行為,后者是方法,即手段行為,兩者之間具有牽連關系。出于一個犯罪目的,手段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在刑法理論上屬于牽連犯。對于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是“從一重處斷”,即按照其中的一個重罪定罪判刑,不實行數罪并罰。非法拘禁罪的法定刑比包庇罪的法定刑要重,因此就本案而言,對趙某的行為應按非法拘禁罪定罪判刑。

【案例21】

結合本案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張某雖然身為人民警察,但其對有賭博行為的嫌疑人王某的審查既沒有接受任何指派,又沒有掌握其賭博的證據,而是出于對與其妻子婚前曾有過性關系的仇恨心理,為泄私憤,而濫用職權對王某進行報復的個人行為。尤為嚴重的是,在對王某用械具拘禁期間,還采用大便手紙堵嘴的卑劣手段,對王某進行侮辱摧殘。因此,張某的行為,完全是假借司法權而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對他人人身權利進行侵害的非法拘禁行為。故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以非法拘禁罪對張某定罪科刑是比較適宜的。

【案例22】

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或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或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兒的行為。在本案中,張某以向李乙的父親勒索財物為目的,在主觀上符合綁架罪的主觀構成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暴力是指直接對身體實施打擊和強制;脅迫是指以不順從就實施暴力相威脅,對受害人實行精神強制,使其恐懼不敢反抗的行為。張某使用暴力手段將李乙劫持,符合綁架罪的客觀構成要件。綁架罪勒索財物行為的指向對象為被綁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即被綁架人的近親屬或其他人,而不可能是被綁架人;綁架罪由于是將被綁架人作為人質向第三人索取財物,因此獲取財物的時間不可能是綁架行為實施的當時,也一般不可能是當場獲取財物。搶劫罪只能是當場及在暴力、脅迫行為實施的當時劫取財物。張某使用暴力并不是意圖當場向李乙索取財物,而是向其父親李甲索取財物。因此,就張某的行為來看,應該定綁架罪而不是搶劫罪。

【案例23】

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得逞。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并且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從主觀上說,在有條件繼續實施犯罪的情況下,行為人必須自愿放棄犯罪,而不是出于其他原因致使犯罪不能繼續進行。從客觀上說,犯罪中止發生在犯罪預備階段之后,既遂之前。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產生。犯罪中止法定的時間條件是“在犯罪過程中”。是否是“在犯罪過程中”,不應當以是否既遂為標準,而應當以犯罪是否實際完成為標準。

本案中,張某的行為已構成綁架罪的既遂,不可能再是中止。

根據《刑法修正案(七)》第6條的規定,對綁架罪的法定刑增加一檔“情節較輕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將刑法原來對綁架罪處10年有期徒刑的最低法定刑降為5年有期徒刑,以適應綁架罪的復雜情況,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對本案中張某的處罰可以適用上述新修訂的規定。

因張某雖構成綁架罪,但最終釋放了人質,放棄勒索錢財,符合情節較輕的規定。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4條已對《刑法》第239條第2款作出修訂,即“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案例24】

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或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兒的行為。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脅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暴力是指直接對他人的身體實施打擊和強制;脅迫是指以不順從就實施暴力相威脅,對受害人實行精神強制,使其恐懼不敢反抗的行為。綁架罪由于是將被綁架人作為人質向第三人索取財物,因此獲取財物的時間不可能是綁架行為實施的當時,也一般不可能是當場獲取財物。搶劫罪只能是當場及在暴力、脅迫行為實施的當時劫取財物。本案中,張某等行為人將沈某夫婦用暴力帶離住所,到當地一家造紙廠的廢舊車間內拘禁他們的人身自由達10余個小時。在此期間,張某等人向沈某夫婦勒索存款。沈某夫婦被侵害的權利包括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而最重要的是人身權利被侵害,并且張某等人在當場取得財物,因此,應定為搶劫罪。

【案例25】

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只要實施其中一種行為的,即構成本罪。因此,凡是以出賣為目的,實施了上述行為之一的,不論最終是否得到錢款,均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本罪的犯罪對象為年滿14周歲的婦女或者未滿14周歲的兒童。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并且一定是以出賣為目的。

在本案中,張某等人以出賣為目的,拐騙女青年李某,賣給趙某為妻,并且獲取贓款,構成拐賣婦女罪的既遂。其后的拐賣女青年孫某和黃某的行為雖然最后都未能收到錢,但仍然是以出賣為目的的;拐騙黃某沒有收到錢則是出于買家不放心所造成的。雖未得到錢款,但其犯罪行為已經實施終了,應認定為拐賣婦女罪的既遂。

【案例26】

在本案中,趙某和錢某應當通過訴訟或其他合法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他們將孫甲的未成年女兒騙出,以她作為人質,寫恐嚇信脅迫孫甲交出3萬元錢,這就超出了討債的民事活動范圍。如果趙某和錢某的犯意僅是如此,可將他們的行為定為非法拘禁罪。但當他們此舉的目的未能達到時,他們的犯意起了變化,將孫乙賣給了他人。這表明他們拐騙婦女、兒童的目的已由勒索錢財轉化為出賣獲利,其行為完全符合拐賣婦女、兒童罪的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已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所說的“兒童”,是指不滿14歲的人。被害人孫乙僅13周歲,因此,趙某和錢某的行為應定拐賣兒童罪。這期間錢某、趙某強奸孫某的行為屬于拐賣兒童罪的加重法定刑的情節。

【案例27】

苑某夫婦的行為符合了收買被拐賣兒童罪的構成,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15條對《刑法》第241條第6款的修訂,可以從輕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是指不以出賣為目的,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的行為。苑某夫婦并非基于出賣目的,花2萬元從人販子手中購買被拐賣來的嬰兒作兒子,侵犯了兒童的人身自由權利和人格尊嚴,符合了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的構成要件。但鑒于實踐中的復雜情況,《刑法》第241條第6款規定,對收買來的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

【案例28】

人不是商品,不能用來買賣,親生兒子也不是屬于自己本人的財產,因此,本案中劉某出賣自己親生兒子的行為無疑具有刑事違法性和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符合法定犯罪構成,應受到刑事處罰。劉某的行為符合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法定構成要件。依據《刑法》第240條規定,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因此,凡是以出賣為目的,實施了上述行為之一的,不論最終是否得到錢款,均構成拐賣婦女、兒童罪。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婦女、兒童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權;其主體為一般主體,其中并沒有排除被拐賣對象的家屬;其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有出賣牟利之目的;客觀方面只要有拐和賣行為之一者即可。

本案中,劉某是為了與情人有錢花而故意出賣親生兒子的,其主觀上具有明顯的出賣牟利之目的,而不是為了擺脫撫養義務;客觀上劉某實施了對親生兒子出賣獲利之作為行為,已經嚴重侵害了幼兒的獨立人格尊嚴。因此,劉某構成拐賣兒童罪。

【案例29】

本案中鄂某的行為構成了拐騙兒童罪。

鄂某拐騙抱走剛出生女嬰的行為在客觀上符合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的特征;但在主觀上,鄂某騙取抱走女嬰的行為并不是為了出賣牟利,而是為了自己和男友收養,這符合了拐騙兒童罪的主觀特征。

【案例30】

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是指雇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超強度體力勞動,或者從事高空、井下作業,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險環境下從事勞動,情節嚴重的行為。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的犯罪主體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自然人。單位犯罪,只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在本案中,藥廠的負責人是張某,而且是張某將王某招聘到車間工作的,因此張某既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又是直接的責任人員。

本案中,張某明知未成年人在汞輻射環境下工作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作為該單位負責人,他不可能不知道在車間工作的危害,而且當初招聘王某就是看中其身體素質較好,能夠在該環境下工作),并且放任這個危害后果的產生,屬于間接故意。本案中,張某雇用當時只有13周歲的王某在汞輻射的毒害性環境下工作,并且導致王某的腎功能衰竭,發生嚴重后果,已經符合了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的主客觀要件。因此,張某已經構成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

【案例31】

誣告陷害罪是指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故意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的行為。構成誣告陷害罪,主觀上要求行為人有誣告的故意,并且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誣告陷害與錯告都屬告發錯誤,但兩者有實質差別。錯告,在主觀上沒有虛構犯罪事實的故意,而是客觀上因誤解而發生了告訴失實的后果,錯告并非誣告,不是犯罪行為。

本案中,謝某懷疑林某家的34英寸的彩電系偷竊所得,向村支部書記告發,其主觀上并沒有捏造事實使林某受到刑事追究的故意,而是因為認識錯誤而產生的錯誤告發的行為。因此,謝某的行為不構成誣告陷害罪。

【案例32】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和名譽權;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目的;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案中,張某公然把靈柩、花圈放在王某的家門口長達20天之久,并多次辱罵王某。不僅嚴重貶低了王某的人格,使王某被迫曠工,損失達1 000多元,而且給王某一家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上述侮辱行為已經達到了“情節嚴重”的程度。張某主觀上有侮辱王某的故意,因為花圈、靈柩在當地農村被視為一種非常不吉利的東西,人們往往是避而遠之,這一點張某是十分清楚的,但張某為了達到報復王某、詆毀其人格的目的,故意采取在王某家門口的商店門前放靈柩、花圈的手段對王某進行侮辱。因此,張某的行為符合侮辱罪的構成要件,構成侮辱罪。

【案例33】

在本案件中,張某在其妻子王某臉上寫下污穢的話語后,強行將王某按在大街上跪著,用暴力方法公然貶低王某的人格,引來周圍群眾圍觀,破壞了王某的名譽。這種行為符合侮辱罪的主客觀構成要件,因而張某構成侮辱罪。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6條對《刑法》第246條增加了第3款,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案例34】

誹謗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虛假事實,損害他人人格與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以損害他人人格和名譽為目的。本案中,王某由于平時對李某有很深的成見,出于泄憤的目的,在鄉信用社、鄉政府門口等處的墻壁上用紅油漆書寫誹謗李某的文字,捏造李某與同村一名女青年有不正常的關系,具有損害李某人格、貶低李某名譽的故意。誹謗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并散布某種虛假的事實,損害他人人格、貶低他人名譽的行為。王某寫在墻壁上的下流語言中所涉及的事和人純屬捏造,內容完全屬于虛構,而且語言極其下流,給李某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屬于情節嚴重的情況。因此,王某的行為在主觀和客觀上都符合誹謗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應當構成誹謗罪。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6條對《刑法》第246條增加了第3款,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案例35】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的行為。刑訊逼供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司法機關工作人員,除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外的其他人不能構成刑訊逼供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2002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上述規定并未把刑訊逼供罪納入其中,因此根據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則,本案件中,謝某屬于刑訊逼供罪的主體不適格,不能成為刑訊逼供罪的犯罪主體。由于謝某不屬于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謝某對犯罪嫌疑人孫某的行為屬于故意傷害行為。本案件中的謝某還是在校學生,只是在實習,并不是正式的司法工作人員,因而構成故意傷害罪。

【案例36】

我國《刑法》第247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司法工作人員刑訊逼供或者暴力取證,在通常情況下只構成刑訊逼供罪或暴力取證罪,但是如果因此而致人傷殘或者死亡的,就要按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定罪,并且從重處罰,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轉化犯,即行為人在實施一種較輕的犯罪時,由于在一定條件下其行為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法律規定以另一種較重的犯罪論處。本案張某實施的刑訊逼供行為,致使犯罪嫌疑人死亡,依照《刑法》第247條的規定,不應以刑訊逼供罪定罪處刑,而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

【案例37】

朱某、祝某、崔某、范某4人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共同犯罪,且朱、祝二人為主犯,崔、范二人為從犯。

本案中朱某等4人長時間對犯罪嫌疑人李某違法使用械具造成李某死亡的事實,屬于對李某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朱某等人為了迅速破案而達到獲取口供的目的,其行為反映出刑訊逼供的故意十分明顯。從主客觀事實反映出朱某等4人的行為構成了刑訊逼供罪,但由于致李某死亡,故依據《刑法》第247條的規定,轉化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或者故意殺人罪。刑訊逼供致人死亡的,應分析行為人對于死亡的心理態度。如果對死亡結果是過失心理態度,依第247條規定的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定罪從重處罰;如果是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態度,則應當依第247條規定的故意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本案中朱某等4人破案心切,目的是為盡快獲取到口供,竟長時間對李某刑訊逼供,并無致李某死亡的主觀故意,但對李某的死亡應負過失責任。故朱某等4人的行為構成了故意傷害罪。

鑒于本案中朱某、祝某的行為應居共同犯罪中主犯地位,而崔某、范某的行為應居共同犯罪中從犯地位,對其分別判處重輕不同的刑罰。又鑒于其事后多次訂立攻守同盟的惡劣態度,對其應考慮從重處罰。

【案例38】

報復陷害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施報復陷害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民主權利和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這里的民主權利是指公民的批評權、申訴權、控告和舉報權,這些權利是我國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權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利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國家法律的嚴格保護。為了切實保障公民的上述權利,刑法對侵犯公民上述權利的行為規定了報復陷害罪。報復陷害是同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報復陷害罪不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權利,而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機關的聲譽,破壞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本罪侵害的對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這四種人。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或舉報人實行打擊報復陷害的行為。行為人必須是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即違反有關規定,超出職權范圍,假借公事名義陷害他人。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在本案中,張某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多次利用自己的職權對曾經檢舉自己的王某進行打擊報復。因此,張某的行為在主觀和客觀上都已經符合了報復陷害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構成報復陷害罪。

【案例39】

報復陷害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行為。在本案中,張某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利用自己的職權迫使王某篡改其女兒的高中成績,在王某檢舉揭發后,張某又多次利用自己的職權對曾經檢舉自己的王某進行打擊報復,最后導致王某失業。因此,張某的行為在主觀和客觀方面都已經符合了報復陷害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構成報復陷害罪。

【案例40】

破壞選舉罪,是指在選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國家機關領導人時,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票數等手段破壞選舉或者妨礙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選舉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國家機關領導人時,以暴力、威脅、欺騙、賄賂、偽造選舉文件、虛報選票數等手段破壞選舉或者妨礙選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情節嚴重的行為。在本案中,為了能當選鎮長,趙某和錢某采取用金錢賄賂鎮人大代表的非法手段破壞選舉,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造成無法選舉產生該鎮鎮長的嚴重后果,社會危害性大,其行為已構成破壞選舉罪。

【案例41】

雍某的行為構成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應該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案是一起子女干涉父母親再婚的案例。一般的干涉他(她)人結婚或離婚自由的不成立犯罪,我國刑法規定行為人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為構成犯罪。所謂暴力手段,是指對被干涉者的人身實施捆綁、毆打、禁閉、強搶等打擊和強制的行為方式。本案中雍某將母親汪某禁閉于房內以及毆打與母親見面的劉某的行為,已屬于暴力手段干涉母親再婚的情況。《刑法》第257條規定,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除致被害人死亡的,需“告訴的才處理”。本案中,被害人汪某以及劉某將雍某起訴至法院,符合“告訴的才處理”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刑法》第257條第1款的規定,對雍某在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內裁量刑罰。

【案例42】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重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配偶者(已經結婚者)又與他人結婚,或者無配偶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這里講的結婚,包括登記結婚和事實婚姻兩種狀況。登記結婚,是指行為人到國家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結婚的行為。事實婚姻,是指行為人未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便公開以夫妻名義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

本案中,張某的行為是在婚姻效力的存續期間,又與他人登記結婚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者。主觀方面為故意。在本案中,法院在對張某所訴的解除同居關系的案件的處理中是沒有過錯的。因為王某沒有到庭,法院只好依據張某的陳述進行裁決,民事訴訟法也賦予了法院對不到庭可缺席審理的權力。同時依據自認規則的規定,當事人一方對對方的陳述沒有提出質疑視為認可,法院是完全有理由確認李某的主張屬實。因為張某起訴解除的是一種虛假的法律關系,即非法同居關系。法院對這種虛假的法律關系的解除,并不能否決雙方客觀上原本存在的合法的婚姻關系,因為雙方所領取的結婚證的法律效力并沒有喪失。張某的行為構成了重婚罪,因為其與王某之間的婚姻關系并沒有解除。

【案例43】

虐待罪,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污辱人格、不給治病、不給飯吃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對象只能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經常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既包括積極的作為,如毆打、捆綁、禁閉、諷刺、謾罵、侮辱、限制自由、強迫超負荷勞動等,又包括消極的不作為,如有病不給治療、不給吃飯等。行為必須具有經常性、一貫性,這是構成本罪的一個必要特征。偶爾的打罵、凍餓、趕出家門,不能認定為虐待行為。虐待行為必須是情節惡劣的,才構成犯罪。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故意對家庭成員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摧殘和折磨。如果行為人出于對家庭成員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摧殘和折磨的故意,在實施虐待行為過程中,造成家庭成員輕傷或者重傷的,其行為構成虐待罪,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傷害家庭成員身體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觀上實施了傷害家庭成員的行為,則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構成虐待罪。

本案中,在客觀方面,趙某對妻子進行連續毆打,并讓妻子罰跪10個多小時。在主觀上,趙某明知自己對妻子的毆打行為可能引起妻子身體健康的損害而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具有傷害的犯罪故意。另外,根據尸檢結論,趙某妻子的死亡是由于被鈍器擊打頭部、背部、四肢,造成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死亡,沒有發現大量舊傷,因此死亡并非長期虐待的結果。因此,本案應定性為故意傷害罪。

【案例44】

戴某的行為構成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本案中,戴某對其親生女兒小紅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進行肉體毆打和摧殘,致6歲小孩渾身是傷,已達情節惡劣,構成虐待罪。另外,在長期虐待小紅過程中,又于2008年11月的一個晚上將其頭部多次撞擊地面,表現為故意傷害的行為。對于小紅因多次撞擊地面后昏迷死亡,對死亡結果戴某應負過失罪責。因此戴某暴力傷害女兒致死構成了故意傷害罪。

對戴某應按照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實行數罪并罰。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8條修訂了《刑法》第260條第3款的規定,即“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19條增設了《刑法》第260條之一,即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

【案例45】

虐待罪,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污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做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兩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同,遺棄罪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而虐待罪則表現為經常或連續折磨、摧殘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行為。兩罪在主觀方面雖均是故意,但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而虐待罪的故意是行為人有意識地對家庭成員進行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

在本案中,錢某的行為明顯不符合虐待罪的構成要件。首先,錢某的行為并未侵犯其父的身體健康權,而是侵犯了其受贍養的權利;其次,錢某的行為前后只有幾天時間,且并未有摧殘、折磨行為,主要是不盡贍養義務的不作為;最后,錢某的主觀方面雖然也是故意,但故意的內容不是對其父進行肉體或精神上的摧殘、折磨,而是故意逃避贍養義務。因此,錢某不構成虐待罪。

在客觀上,錢某作為兒子,對父親負有扶養義務,卻拒絕讓自己年老多病、已經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父親吃飯,同時放任妻子對父親推打和拒之門外的行為,最終導致老人自殺身亡。其行為客觀上是一種對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主觀上,錢某自私自利,為獲得存款不顧老人的生活,故意拒絕贍養老人,已具備犯罪的故意。因此,錢某的行為已經符合遺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構成遺棄罪。

【案例46】

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構成遺棄罪必須同時具備四個條件,即有法律上的扶養義務;有履行扶養義務的能力;有拒絕扶養的故意和行為;情節惡劣。“拒絕扶養”是指行為人拒不履行長輩對晚輩的撫養義務、晚輩對長輩的贍養義務以及夫妻之間的扶養義務,具體表現為不提供扶助、離開被扶養人等。在行為內容上,“拒絕扶養”不僅指不提供經濟供應,還包括對生活不能自理者不給予必需的生活照料。“拒絕扶養”從客觀方面揭示了本罪表現為不作為的犯罪行為方式,即消極地不履行所負有的扶養義務,如子女對失去勞動能力又無經濟來源的父母不承擔經濟供給義務,子女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不予照料等。

在本案中,張某和王某開始時雖然積極將女嬰送往醫院搶救,預交了治療費,但張某在將女嬰送進醫院后就一走了事。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里,他只向醫院發了一份電報,從未到醫院探視,對女兒的情況不聞不問,置之不理,長期沒有領回女嬰的實際行動。在醫院多次催促后,仍沒有作出應有的努力,其不作為的行為表現得相當明顯。這種行為不僅危害了女嬰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侵害了醫院的權益,影響了醫院的正常工作,使醫院蒙受較大的經濟損失,社會反響較大,其情節已經達到惡劣的程度,因此應當認定其行為構成遺棄罪。

【案例47】

陳某的行為構成遺棄罪。本案中作為親生父親的陳某具有扶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卻對剛出生幾個小時患病的女兒拒絕扶養,不給治療,并棄至荒山致其死亡,情節惡劣,其行為已構成遺棄罪。

【案例48】

本案中洪某等人的行為構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和故意殺人罪,實行數罪并罰。

洪某組織親朋10人成立所謂“人體器官買賣中介”,公然違反國家法律,實施了領導、策劃、指揮、招募、雇用、控制出賣他人人體器官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且時間長、組織多人多次出賣腎臟、肝臟等人體器官,達到情節嚴重,構成了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并應適用《刑法》第234條之一的加重法刑的規定即“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判處。

對于一名供體在手術中死亡的,可構成故意殺人罪。

對洪某等人所犯二罪,實行數罪并罰。

【案例49】

黃某的行為構成虐待被看護人罪。本案中,黃某作為被王某家從家政公司雇用的看護行動不便的老人的看護人,負有看護職責,俗稱保姆。然而,作為男保姆的黃某卻在幾個月內對被看護的老年人多次以辱罵、推搡、拍打、扇耳光等方式進行虐待,造成被看護人身上多處皮下出血、淤青等多發軟組織損傷,損傷程度為輕微傷。黃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修正案(九)》第19條新增后的《刑法》第260條之一規定的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應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之內判處刑罰。并根據《刑法》第37條之一第1款之規定,黃某在刑滿之日起禁止從事保姆職業,期限為3至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霍山县| 杭锦后旗| 阿拉善盟| 南康市| 中方县| 谢通门县| 香港| 宁都县| 新兴县| 尼勒克县| 文成县| 杭锦旗| 新巴尔虎右旗| 安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淮安市| 晋城| 河北区| 新蔡县| 偏关县| 高雄县| 清涧县| 内江市| 类乌齐县| 济源市| 阿合奇县| 信阳市| 顺义区| 镶黄旗| 博白县| 永德县| 赤峰市| 阳信县| 新宾| 双城市| 分宜县| 策勒县| 中阳县| 宣城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