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章要求掌握的罪名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

本章精要

危害公共安全罪,指行為人故意或者過失地實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

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安全。行為人的犯罪行為侵犯的對象不特定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果行為人的犯罪目標是指向特定的人身和財產,則不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罪,而只能以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或侵犯財產罪論處。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從行為方式看,既可以是作為,如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等,也可以是不作為,如失火。實踐中,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多以作為的方式實施。從危害后果看,這些行為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已經造成嚴重后果,即實害犯;二是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足以危及不特定多個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即危險犯。例如,本類犯罪中的危險駕駛罪屬于抽象危險犯,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體危險犯。此類犯罪中的過失犯罪都必須造成嚴重后果,否則不構成犯罪。對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犯罪,只要行為人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可構成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體多數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類罪的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也應負刑事責任;少數是特殊主體,行為人需要具備法定的特殊身份或者從事特定的業務,才能構成犯罪,比如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其主體必須是對安全事故“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本類罪的主體一般是個人,也有少數可以是單位,比如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個別犯罪只能是單位,比如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犯罪主體必須是依法被指定、確定的槍支制造企業或銷售企業。

這類犯罪的主觀方面既有故意,也有過失。本類犯罪中過失犯占據一定比例。

經典案例

【案例1】閱讀標記:( )

某日凌晨,何某蒙面翻墻進入百花家具廠,欲盜竊該廠廠長葛某家中財物,但見葛家有人無法下手,遂在該廠刮灰車間點燃蛇皮袋后大喊救火,趁葛某救火之機潛入葛家,盜得人民幣2 400元,欲逃離時被抓獲。由于當日風大,該車間連同附近廠房被點燃,損失100余萬元。

問:(1)何某的行為構成何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2)對何某是否應當按數罪并罰處理?

【案例2】閱讀標記:( )

王某在某市從事保姆工作。2008年10月,王受雇于居住樓房的于某家,工作一個月后于家為王辦理了一份價值10萬元的家政保險,保險受益人可以是王的家人,也可以是雇主于某一家。但王某拒絕,理由是自己干活出了意外,雇主于某家還獲理賠,故與于某吵了一架。

2009年1月,于某家要搬新家(住在某高樓的第11層)。王某認為萬一自己在高層擦玻璃出了事,于某家還可以獲保險公司賠錢,自己接受不了,想報復于家后離開。于是,1月初王某將雇主家買給她看的21寸液晶電視(放置在王的房間)郵寄回農村老家。幾天后王某在于家潑灑酒精后用打火機點燃,并用箱子裝走于家的兩臺筆記本電腦、金銀飾品、高級箱包等物品離開,致于某家發生火災將家具衣物等燒成炭灰,后鄰居報警滅火。于家財產損失2﹒5萬余元。

問:(1)王某的行為構成何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2)對王某是否應按數罪并罰處理?

【案例3】閱讀標記:( )

馬某與其母親關系一直不好。一日,馬某的母親見馬某從外面回來,便停止與鄰居的交談。馬某以為母親在說自己壞話,遂大罵并持棍追打其母。母親情急之下躲進鄰居家中。氣憤的馬某回家后將家具點燃,并阻攔前來救火的鄰居。因馬某家與鄰居房子相連,為防止火勢蔓延,鄰居只好掀掉自家屋檐,進行阻斷。火滅后,馬某家的房子基本被燒毀。

問:(1)馬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是何罪?

(2)馬某的行為是犯罪未遂還是犯罪既遂?

【案例4】閱讀標記:( )

張某(13周歲)、宋某(14周歲)因與網吧的服務員發生糾紛,起意報復,在網吧附近的加油站購買了1﹒8升汽油,用該汽油對網吧實施了放火行為,致使25人死亡及多人受傷,并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問:(1)張某和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罪?

(2)本案有何種量刑情節?

【案例5】閱讀標記:( )

賈某采用爆炸方法在某魚塘偷魚,結果炸死其他偷魚者一人,炸傷三人,賈某見狀逃跑,未撿炸死的魚。

問:應對賈某的行為如何定性?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6】閱讀標記:( )

陶某于某日來到某長途汽車站,將自制的爆炸物和引爆裝置連接在一起,捆綁于腰間,然后將自己的手放在皮夾克上衣右下兜內。當他見到華夏服裝廠廠長李某出現時,趁其不注意,在靠近他兩米左右時將電雷管引爆。由于炸藥受潮,爆炸物未能爆炸。電雷管引爆后,僅將陶某的雙手和腰部炸傷,沒有造成其他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經陶某交代,陶某曾是華夏服裝廠的職工,因工作表現不佳被開除。因此,陶某對廠長李某懷恨在心,認為“李不給他活路,李也別想有個好活”,故決定與其同歸于盡。

問:(1)陶某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2)本案應如何對陶某定罪?是否適用數罪并罰?

【案例7】閱讀標記:( )

趙某為了倒賣死牛肉牟利,購買液體鼠藥灑在饃塊或菜葉上,先后7次在本村路上、場地或者菜地投放帶毒的饃塊或菜葉,將本村劉某、周某等6戶農民的7頭耕牛毒死,價值9 700元;此后趙某又先后62次將毒物投放在本村村民的牛槽內,將成某、王某等33戶農民的62頭耕牛毒死,價值10萬元。

問:(1)趙某的行為構成何罪?簡要說明理由。

(2)對趙某是否應數罪并罰?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8】閱讀標記:( )

龐某和其女友劉某系鄰居關系,已保持戀愛關系2年多時間。某日下午,劉某和同村男青年王某到附近水庫去玩,龐某發現后,即騎摩托車追至該水庫,龐某當即對王某踢了兩腳,并警告其10天內如果再和劉某在一起,就要承擔殘廢的后果。王某走后,龐某和劉某發生爭吵不歡而散。次日晨5時許,龐某起床后出門即竄入劉某家,趁劉家人未起床之機將劉家放在窗臺上的氧化樂果農藥倒入窗臺下圓桌上的一個保溫瓶內,然后又潛入廚房在3個水桶內也倒入農藥。龐某作案后,逃離現場。劉某起床洗臉時發現水桶和保溫瓶被倒入農藥,遂讓其父母向派出所報案。后經查實,該藥因過期而失去效用。

問:(1)龐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2)本案中,農藥失效對于龐某行為的定性是否有影響?

【案例9】閱讀標記:( )

彭某因與鄰居丁某有矛盾,蓄意毒害其兒子丁某某。彭某在丁某某經常去的小飯館先后兩次將毒鼠藥摻入食品中,致村民劉某、龍某、楊某食用后中毒,龍某死亡。

問:本案如何定罪量刑?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0】閱讀標記:( )

張某駕駛“斯太爾”大貨車行駛至某村村南公路時,與同方向胡某駕駛的農用三輪運輸車相刮蹭,后雙方繼續在此公路由北向南行駛。期間,張某駕駛大貨車故意擠、別胡某駕駛的農用三輪運輸車,致使胡某駛入逆行,與對面王某駕駛的“黃河”大貨車相撞。王某的車被撞后,與正常行駛的郭某駕駛的面包車相撞,造成四輛車不同程度損壞,胡某車上的乘車人景某當場死亡,胡某及其他乘車人受傷。張某后被抓獲。

問:本案應如何定罪量刑?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1】閱讀標記:( )

張某與其友外出飲酒。后返回家中,即令其父外出購買主食鍋貼,當時遭其父拒絕,張某暴跳如雷,摔壞錄音機,張父見狀躲出屋外。在此期間,張某將放置在墻角處的液化石油氣膠管拔下,打開閥門,用火柴點燃石油氣,火焰噴出50余厘米直逼木質墻壁,張某此時跑到屋外并大叫“炸死你們”。周圍鄰居聞訊紛紛跑出屋門撥打“110”、“119”報警。民警及消防隊員及時趕到,將火撲滅,被點燃的液化石油氣罐閥門周圍已燒黑,塑料手柄變形,罐體上半部也呈焦黑狀,張某當場被抓獲。經查,張某經常酗酒后毆打其父母。公安機關在現場勘驗中發現張某的居所屬木結構平房,同鄰居隔墻相連成片,房屋面積多為8至10平方米,成排房屋間距較小,一旦起火將殃及成片居民。

問:本案宜定爆炸罪、放火罪還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2】閱讀標記:( )

姚某于2011年初在村里承包了幾畝地用于種西瓜。到了盛夏時節,西瓜尚未成熟,卻遭到了山里下來的野豬、狗獾等動物的破壞,姚十分心疼。為了減少損失,姚為防止動物再進入瓜田,便私自在瓜田周圍架設了鐵絲網,并通上了電。2011年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本村鄰居胡某醉酒后路過姚承包的瓜田時,不慎被地上的石頭絆了個跟頭,正巧倒在了田邊的鐵絲網上,觸電當場身亡。案發后,姚某十分后悔并在村委會主任陪同下投案自首,并對胡某家屬進行積極賠償后取得其諒解。

問:對本案應如何處理?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3】閱讀標記:( )

吳某系湖南省某農村的農民。2015年3月吳某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續的情況下,占用村集體土地水田填挖地基150平方米后建房。期間,當地主管部門多次與他談話說明此地性質是規劃中小學用地。吳不聽勸阻,執意建房,待新房即將封頂時被村子拆掉。吳某怒氣沖天,駕駛一輛SUV小型汽車到縣城街上橫沖直撞,連續造成6起交通事故:即撞倒4臺摩托車、1輛垃圾推車,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然后棄車逃跑,20小時后被抓獲。

問:吳某的行為構成何罪?為什么?

【案例14】閱讀標記:( )

沈某、趙某曾先后受上海“潔而佳”包裝食品廠經理王某的聘請任該廠汽車駕駛員,后均因報酬等問題被該廠辭退,為此,兩人均心存怨恨。一日,沈某打電話給趙某,約趙某攜帶白砂糖到其處,然后將糖倒入“潔而佳”廠一輛貨車的發動機內進行報復,趙某表示同意。當日夜10時許,兩人攜帶白砂糖從沈某家前往包裝食品廠,由沈某打開包裝食品廠平時使用的廂式貨車車門,入內后打開發動機蓋,趙某隨即將白砂糖倒入發動機氣門彈簧內,兩人下車后又各扳斷一根雨刷器。接著,趙某彎腰摸尋剎車油管,并向沈某索取鋼絲鉗,沈某問干什么?趙某說剪剎車油管,沈某便將從車中工具箱內取出的鋼絲鉗遞給趙某,趙某接過鋼絲鉗將該車前后剎車油管剪斷。兩人作案后,迅速逃離現場。第二日,經該車駕駛員鄒某出車前檢查,發現車輛被破壞而停止使用,幸免遇險。后經交通警察總隊事故防范處機動車輛技術鑒定:該車制動系統的前、后制動管路損壞,能造成該車制動系統完全失效。

問:本案應如何定罪量刑?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5】閱讀標記:( )

徐某因對離婚、財產分割等諸事不滿,于是買了食用油、酒精等易燃物品并帶了打火機裝在背包里登上了當日8時由河北燕郊開往北京市內的某路公交車,準備去法庭威脅判決自己離婚案的法官。在車上坐了一段時間后,徐某突然將隨身背包點燃,造成公交車劇烈燃燒,致使部分乘客在逃離公交車時受傷、部分乘客的隨身財物被大火焚毀。經鑒定,公交車遇焚損失為28萬余元。

問:徐某的行為構成何罪?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6】閱讀標記:( )

張某為了賺錢,想去偷路邊的交通標志牌,他認為這樣不容易被人發現。某日凌晨,他帶著扳手、鐵錘、刨刀等工具竄到了某高速公路入口處,費盡工夫,將一塊1﹒95米×3﹒85米寫有中英文“前方有拐彎”、價值人民幣7 200元的交通標志牌拆下,后經拆卸將其中一部分運到了廢品收購站,賣得人民幣105元。得了便宜后,次日,他再次到藏標志牌的地方取出剩余的部分時被附近的村民抓獲。

問: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7】閱讀標記:( )

吳某系哈爾濱鐵路局綏化工務段海倫車間檢控工并任工長,但在2011年重新競聘工長職位時落選而降職為班長,從而心中氣憤不滿。在2014年4月12日22時許,吳某來到濱北線海倫至東邊井段,拆卸下一根長達12﹒5米的鐵軌并移位。4月13日3時17分,由黑河開往哈爾濱的K7034次旅客列車經過時發生2節車箱脫軌、4節車箱側翻,造成15名乘客受傷。事故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13萬元,間接經濟損失100余萬元,事發線路阻隔15小時23分。

問:吳某的行為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還是破壞交通工具罪?并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18】閱讀標記:( )

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依某在進行極端宗教活動和“圣戰”宣傳的同時,建立暴力恐怖訓練基地。依某將招募的數十名暴力恐怖分子送往“黑峽谷”恐怖訓練營地秘密訓練,制作了該組織旗幟,制定了組織綱領和紀律,安排暴力恐怖訓練基地的物資供應,為開展暴力恐怖活動做準備。在此期間,其還實施了兩次軍事演習,殺害了當地平民4人。

問:依某的行為如何定性?為什么?

【案例19】閱讀標記:( )

依某和阿某篤信宗教極端思想,并加入了某恐怖組織。2008年8月某日,當武警官兵出操跑出邊防支隊大門時,兩人引爆事先設定好的炸彈,致使數名武警人員當場身亡,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王某獲知后,積極要求加入該恐怖組織,并獲許可。在王某加入該組織當日,依某、阿某、王某被我公安機關抓獲。

問:依某、阿某和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為什么?

【案例20】閱讀標記:( )

2013年12月以來,依某、吐某、玉某糾集帕某、阿某、艾某、阿爾某、盲沙某等8人形成恐怖組織,在廣東、河南、甘肅等地進行暴力恐怖犯罪的準備,并共同策劃在云南昆明火車站進行暴力恐怖活動。2014年2月27日,依某、吐某、玉某因涉嫌偷越國境在云南省紅河洲河甸被捕,拒不供述指揮帕某等5人將在昆明火車站實施暴力恐怖犯罪。同年3月1日晚,該恐怖組織成員帕某等5人在昆明火車站持刀瘋狂砍殺無辜群眾,致31人死亡,141人受傷(含重傷40人)。因抗拒抓捕,帕某被擊傷抓獲,另4名暴徒被當場擊斃。后發現帕某是一名孕婦。

問:本案應如何定罪量刑?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21】閱讀標記:( )

熱某、艾某等人為盤踞在敘利亞、伊拉克的“伊斯蘭國”的宣傳所蠱惑,急于組織人員進行恐怖活動培訓,為所謂“圣戰”培訓戰斗人員。被招募的依某、阿某、玉某、布某積極參加恐怖活動培訓。培訓活動有如何制造危險物品、如何進行爆炸、選擇什么樣的地點、針對什么人群等內容。在培訓中散發圖書、音頻視頻資料,手把手地互教互學如何實施恐怖活動。后被群眾舉報,警方破獲該犯罪團伙,抓捕了熱某、艾某、依某、阿某、玉某、布某共6人。

問:本案應如何定罪量刑?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22】閱讀標記:( )

孫某購得天津至上海的機票一張,攜帶早已準備的火藥包及引燃線,登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波音737”B-258號1523次航班飛機。飛機起飛后不久,孫某即以引爆火藥包相威脅,脅迫機組人員將飛機飛往臺灣,并對機組人員說:“我的炸藥是真的,要是不去,我馬上就炸飛機。”機組人員采取措施后,孫某被制服。

問:(1)孫某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簡要說明理由。

(2)孫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未遂?

【案例23】閱讀標記:( )

張某和王某一直意圖實施劫機犯罪。某日,張某、王某購得北京至上海的機票,攜帶早已準備的火藥包及引燃線和自制手槍,登上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飛機起飛后不久,王某即以引爆火藥包相威脅,脅迫機組人員將飛機飛往韓國,為證實自己話語的真實性,王某槍殺了一名婦女A。因此,機長決定飛機飛向韓國。在張某脅持機長的同時,王某對婦女B實施了強暴行為。

問:(1)張某和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劫持航空器罪?簡要說明理由。

(2)如何認識本案中王某對婦女A和婦女B的行為?

【案例24】閱讀標記:( )

張某多次將黑火藥、煙火劑以及配制炸藥的硝酸鉀、銀粉等,運到某地一廢棄的小化工廠內,非法配制炸藥、煙火劑1 500余公斤。張某雇用彭某及其親屬等人非法制作爆竹鞭炮、兩響炮15萬多個銷售牟利。事后,因彭某等人向張某討要工錢發生糾紛,公安機關在處理糾紛時發現該鞭炮非法生產窩點。民警任某在清查現場時因摩擦產生靜電引起爆炸當場身亡。

問:(1)張某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2)如何理解本案的量刑情節?

(3)彭某在犯罪中處于何種地位?

【案例25】閱讀標記:( )

王某利用任某煤礦采礦班長的便利條件,將40管炸藥、25支雷管分兩次交給張某,再由張某轉交給李某,收取人民幣200元和一部手機。李某等人利用上述爆炸物制造爆炸,搶劫某運鈔車,造成了220萬元被搶走、3人死亡、3人重傷。公安機關經鑒定認為:“采取爆破手段,在炸藥外部加鋼釘,是造成3人當場死亡后果的最主要原因。”銀行保衛部門稱:“運鈔車內的設置和防范技術水平相當高,但由于犯罪分子選擇了押款員打開運鈔箱往里面放錢時作案,特別是采取了爆炸手段,才使運鈔車和押運人員失去防范能力。”法庭上,王某承認他曾兩次提供爆炸物給張某并獲得錢物,但以為他只用來炸地基蓋房子。

問:(1)王某的行為構成何種犯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2)如何理解王某的有關量刑情節?

【案例26】閱讀標記:( )

王某是軍工企業機修車間的工人,妻子林某是紡織廠工人。由于紡織廠連續發生搶劫、強奸女工案件,引起眾人恐慌。林某在家中向丈夫說起時,也引起了丈夫王某的憂慮,但顧及到自己也得上班,無法接送,遂產生給妻子造一把手槍壯膽、防身的想法。妻子林某覺得這主意不錯,就告訴了廠里的姐妹,同事們很是羨慕,并表示愿意用錢購買林某丈夫的自制手槍。林某回家后與丈夫商量,一來覺得礙于情面,二來也可賺點錢,王某便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制造仿左輪手槍12支,子彈60發,其中賣給林某的同事11支,子彈55發,得款1 000余元。

問:如何對王某的行為定性處理?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27】閱讀標記:( )

在某郊區路上,巨某、杜某騎自行車在前,李某騎自行車(后面搭乘王某)在后,由北向南在非機動車道行駛時,適有劉某駕駛“解放”牌中型普通貨車同方向從其后方駛來。行駛中車輛駕駛室司機座下方突然起火,后來發動機也著火。劉某采取制動措施無效后跳離汽車,汽車繼續向前沖去,車前部將李某、王某、巨某、杜某四人連人帶自行車撞倒,造成李某、王某當場死亡,巨某、杜某受傷,三輛自行車損壞。事發后劉某棄車逃逸,于兩日后到交通隊投案。經鑒定,該車駕駛室嚴重燒毀,儀表盤、左前輪制動器室連接軟管燒毀,制動系統無法操作。后經責任認定,劉某負事故全部責任。

問:(1)對劉某的行為應當如何定罪量刑?簡要說明理由。

(2)劉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本案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

【案例28】閱讀標記:( )

某軍工企業專門負責制造國產某型號的槍支。為給本單位職工籌資建房,王某等領導決定制造一批重號槍支出售,將所得資金用于建房,后案發。

問:該軍工企業和王某構成何罪?如何處罰?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29】閱讀標記:( )

甲、乙、丙一家三口在某地辦了一養豬場,父親甲為養豬場的安全弄來三支槍,而母親乙和兒子丙(20歲)均不知道槍的來歷。2002年甲因車禍死亡,乙和丙在明知違反國家對槍支管理規定的情況下,仍將三支槍藏匿其家中,直至2005年被公安機關查獲。經鑒定:乙、丙私藏的三支槍分別為:自制雙筒獵槍、松鼠牌單筒獵槍、上海產氣槍,三支槍均具有擊發、殺傷能力。

問:對乙、丙的行為如何認定?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0】閱讀標記:( )

2009年6月的某日晚,南京市某個體施工隊長張某在與朋友飲酒應酬時,自己一人喝下白酒8兩、洋酒6兩、啤酒1瓶,導致行走都不穩的醉酒狀態。但張某仍然開著自己的車回家。途中張某接連撞死無辜的行路者5人(其中包含1名孕婦),傷4人。后被警方截住,在派出所數小時后醒來,全然不知導致的嚴重后果。張歸案后態度誠懇,并主動賠償110余萬元給受害人及家屬。另查,張在2006年8月—2009年4月間有多次違法駕駛記錄。

問:對張某的行為如何定性?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1】閱讀標記:( )

某日晚,在某加油站工作的羅某騎自行車沿人行橫道線行駛途中,將對面走來的75歲的黃某當場撞翻在地,黃某因搶救無效死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認定羅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羅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現行的《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第41條的規定,車輛在行經人行橫道時須避讓行人。

問:(1)駕駛非機動車的人是否可以成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

(2)如何對羅某的行為定性?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2】閱讀標記:( )

某日下午,某市金寶電器公司司機賈某開著單位的紅葉牌面包車去送貨。在某區家樂福超市院內,賈某按超市保安的要求倒車時,發現車前右側走過一個男人,他沒有在意,繼續快速倒車,倒了二三十米,聽到周圍人大喊:軋到人了,軋人了。賈某急踩剎車,并下車與周圍人一起將傷者送到醫院,由于傷勢過重,傷者當日死亡。

問:賈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3】閱讀標記:( )

2009年5月的某日晚8時,曾獲得過賽車獎項的20歲的某市大學生吳某與兩位朋友分別駕駛了3輛跑車在市區繁華馬路上追逐并超速行駛。在一人行橫道上將邊打手機邊過該人行橫道的青年陶某撞擊彈起跌至車后。事發后,吳立即停車撥打120急救電話和122報警。受害人陶某被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問:對吳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并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4】閱讀標記:( )

某日,一建筑公司所屬的“榕建號”客船,由于嚴重超載、冒霧航行和違章操作致使客船傾覆于長江,130人死亡。經專家調查鑒定,這一事故是人為原因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事故直接責任人有周某、梁某、石某、劉某等。

問:本案中應如何對四位事故直接責任人的行為定性?

【案例35】閱讀標記:( )

2007年10月31日,陳某在無駕駛資格的情況下,在馮西園北一區80號平房西北斜坡處道路上停放紅旗牌小客車過程中造成溜車,將車后行人即該小區的袁某、龐某撞傷。陳某因害怕受到受害人親屬的毆打而逃跑。后眾人將袁某、龐某送往醫院搶救,袁某經搶救無效于當日因創傷性休克死亡,龐某身體所受損傷經法醫學鑒定為輕傷(偏重)。經公安分局交通支隊認定,陳某負事故全部責任。而次日陳某自動投案。

問:陳某的行為如何定罪量刑?為什么?

【案例36】閱讀標記:( )

2007年12月2日22時許,王某在酒后且無駕駛證的情況下駕駛海馬牌轎車送朋友回家,送完朋友后獨自駕駛轎車行駛至某市某區金頂街青年公寓前,因酒后注意力不集中,將被害人李某撞傷。為毀滅證據、逃避追究,王某將李某放在后備箱中,運至某人跡罕至的樹林,后駕車逃逸。幾天后李某的尸體被行人發現,并報案。

問:王某的行為如何定罪量刑?

【案例37】閱讀標記:( )

2007年10月19日,徐某駕駛東風牌中型廂式貨車,在某市沿豐翔路由南向西左轉彎行駛至豐翔路高速上行入口處時,因未按規定讓行且違章左轉彎,致該車右側撞擊由高某沿豐翔路西側非機動車道由北向南騎行的人力三輪車,造成人力三輪車上的高某和乘坐人員張某、韓某受傷。肇事后,徐某駕車將三名被害人送至附近的醫院,以去醫院門口ATM機取款為由,趁機逃逸。高某和張某因醫治無效死亡,韓某受重傷。

問:徐某的行為如何定罪量刑?為什么?

【案例38】閱讀標記:( )

2013年12月28日晚,李某和朋友在飯桌上多喝了幾杯酒,考慮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距離只有約10分鐘路程,抱著僥幸心理開車上路。當即將達目的地時,前方開來一輛卡車,李某勿忙避讓,撞上了路邊一公司的大門,李本人受傷住院。經交警認定,李某負事故全部責任。經公安交通司法鑒定中心檢驗,李某血液酒精含量為201﹒3mg/100ml,屬醉酒駕駛機動車。后李某主動交待了酒后駕車的事實。

問:對李某的行為如何認定和處理?并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39】閱讀標記:( )

徐某所在公司承包了某住宅小區電梯安裝工程,公司委派他負責電梯安裝的派活、技術指導等工作。某日,徐某安排公司的許某等人調試修理電梯。在調試過程中,許某等見電梯不動,就報告了徐某。徐某為了趕修另一小區的修理活,便要求許某等2人從電梯井旁邊的爬梯下到井底進行維修檢查。許某等2人猶豫了一下,還是遵從了徐某的違章指揮。結果電梯突然啟動下落,許某等2人無處躲閃,被擠死在電梯底坑內。

問:對徐某的行為如何定性?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0】閱讀標記:( )

農民余某、代某為牟利同時帶動全村人致富,擅自非法組織村民在因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而被國家查封的某礦洞繼續開采煤礦。經有關部門要求整改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余某、代某在應付有關部門檢查時,多次指使他人制造停電假象,應付檢查。某日,洞內作業人員在更換燈泡過程中扯動電纜,使破損電纜短路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當場炸死25人,另有10人受傷。

問:余某、代某的行為構成何罪?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1】閱讀標記:( )

王某是某電力安裝工程公司的員工,公司指派王某與其他員工負責某地110k V電線線路改造工程。王某在與工人進行放線作業時,違反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未將閑置線頭固定,導致正在拉線的工人觸電,造成2名工人死亡,多名工人被電傷。

問:對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請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42】閱讀標記:( )

2008年9月8日,某省某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突然潰壩,沖垮和掩埋了尾礦庫下方的新塔礦業公司辦公樓、部分民居和一個集貿市場。據初步測算,該事故直接損失918﹒9萬元人民幣,事故造成毀壞耕地600畝,損壞水泥道路4千米,沙石路1千米;沖毀民宅、辦公樓及其他設施326間,損壞車輛90輛;因事故致死傷及受影響的受災人員達1 047人。在涉案人員中,王某、張某、楊某三人作為護壩人員負責大壩的安全維護工作,明知應及時報告大壩險情卻未及時報告。

問:王某、張某、楊某的行為如何定罪?為什么?

【案例43】閱讀標記:( )

2008年6月15日,某鉛鋅礦出現輕微透水,井下作業工人自行撤到地面上。礦長魏某得知后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在未對透水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強令工人繼續下井開采,并威脅工人說如不下井馬上開除。當班的60余名工人被迫下井,三小時后井下大量透水,致使25名礦工身亡。

問:魏某的行為如何定性?為什么?

【案例44】閱讀標記:( )

賈某、王某二人在內蒙古自治區某煤管局工作期間,對所管轄的煤礦沒有進行認真的安全檢查。對該礦多項重大安全隱患沒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致使該礦在2007年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經內蒙古自治區事故調查組認定,此次事故為一起重大責任事故。

問:賈某、王某的行為如何定性?為什么?

【案例45】閱讀標記:( )

2000年6月某日,陳某經張某介紹,以800元的價格購得自制小口徑手槍1支、子彈40發。當日晚,陳某攜帶所購得的自制小口徑手槍、子彈至該市某洗浴城門前,因和朱某發生爭執,陳某遂拔出自制手槍朝天上開了一槍后乘坐出租車離開現場。十分鐘后,陳某又乘坐出租車返回洗浴城門前,坐在出租車內向外發射兩彈,致剛好經過附近的凌某面部擦傷,經法醫鑒定構成輕微傷。陳某又乘坐出租車回家,因懷疑有人追趕,在自家門口又對天開了一槍。當陳某乘坐出租車逃至市人民商場附近時,被“110”警車截停。陳某持槍頂著自己的頭部拒捕,與公安人員相持一個多小時。圍觀群眾近千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后陳某被公安人員抓獲,并收繳自制小口徑手槍1支、子彈17發。

問:陳某的行為構成何罪?應當如何處理?

【案例46】閱讀標記:( )

2000年6月某日晚,某煤礦工人陳某因曠工被扣發全年獎金而發泄不滿,用炸藥、雷管和導火索自制爆炸物,放于一宿舍窗臺引爆,造成窗戶玻璃部分破碎。次日凌晨2時,陳某為轉移公安機關偵查視線,先將部分炸藥、導火索埋藏于附近河灘上,后再次攜帶自制爆炸物來到廠區,將爆炸物置于一辦公室后窗臺上引爆,造成該房屋部分損壞。同年6月底,陳某被抓獲,在對其住所進行搜查中發現單管獵槍1支、自制獵槍子彈10發等物。另查明,陳某所使用雷管、炸藥、導火索等物是其在長期從事的爆破作業中私自藏匿的。單管獵槍來路不明。

問:陳某的行為構成何罪?應當如何處理?

【案例47】閱讀標記:( )

楊某系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和創分公司清華附中項目商務經理,王某系該項目執行經理,自2014年6月承建清華附中體育館以及宿舍樓建筑工程。其間二人行賄清華大學基建規劃處工程師蘇某(另案處理)后,將工程轉包給施工方安陽誠成建筑勞務有限責任公司。2014年12月29日,施工人員違規施工,致使施工基坑內基礎底板上層鋼筋網整體坍塌,造成在此作業的多名工人被擠壓在上下層鋼筋網之間,致10人死亡4人重傷。此案被追責者達15人。

問:本案行為人構成何種犯罪?為什么?

案例分析

【案例1】

(1)何某的行為構成放火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在本案中何某為盜竊而故意點燃百花家具廠刮灰車間蛇皮袋,造成了100余萬元的經濟損失,因此構成放火罪。

何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多次竊取或者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案中,何某趁旁人救火之機,入室盜竊人民幣2 400元,屬于數額較大,構成盜竊罪。

依據刑法相關規定,何某的行為同時構成盜竊罪和放火罪,屬于牽連犯。牽連犯是指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處罰的原則一般是從一重處罰。在本案中是盜竊的目的行為和放火的方法行為的牽連,為盜竊而采取放火的手段。

(2)對何某不應以盜竊罪和放火罪數罪并罰。判斷是適用數罪并罰還是牽連犯之關鍵是看是否出于數個故意。本案中,何某在主觀上只有一個盜竊故意,應以牽連犯論處。何某為盜竊財物而放火的行為先后觸犯了放火罪和盜竊罪,確切地說,何某為達到一個盜竊的犯罪目的,其手段——放火行為又觸犯了放火罪,構成牽連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實施盜竊犯罪,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所以,本案應以放火罪定性,并在其法定刑幅度內決定刑罰。

【案例2】

(1)王某的行為構成放火罪、盜竊罪。本案中,王某因雇主于某為其買家政保險理賠獲益之事不滿,欲報復于家,故意放火焚燒于家的財產,并危害到同住樓的于的鄰居,屬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因此構成故意放火罪。

王某的行為還構成盜竊罪。本案中,王某在離開雇主于家之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將于家的財產竊走,數額巨大,因此構成盜竊罪。

(2)對王某應以放火罪、盜竊罪實行數罪并罰。因王某所犯二罪的獨立構成要件清晰,既具有放火的故意與放火的行為,也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故意與秘密竊取他人財產的行為。因此對王某的放火罪與盜竊罪應實行數罪并罰處理。

【案例3】

(1)馬某的行為構成放火罪。

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一種,其侵害的客體是不特定的人身或者財產安全。本案中,馬某放火焚燒的是自己的財物,但是,放火罪并不以放火焚燒他人財物為限,關鍵在于放火行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馬某的房子與鄰居的房子緊緊相連,他燒自己的財物同時也給周圍鄰居的財產造成危險。所以馬某的行為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數人的財產安全。

(2)馬某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既遂。

判斷放火罪既遂與否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實施了放火行為并對不特定多數人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危險為標準。本案中,馬某因疑心其母親說自己的壞話,遂放火燒自己的房子來報復。從實際結果看,雖然只燒毀馬某自家的房子并未殃及鄰居家房子,但從馬某與鄰居房屋的相對位置來看,馬某的放火行為足以對鄰居家的房屋、人身安全造成危險。雖然鄰居及時采取措施而未發生實際損害后果,但馬某的放火行為顯然已危害公共安全,構成放火罪既遂。

【案例4】

(1)張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張某因年齡是13周歲,而刑法規定的放火罪刑事責任年齡是14周歲,因此張某因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而不構成犯罪。

宋某的行為構成放火罪。放火罪是指用引燃物和其他方法焚燒公私財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本案中宋某對網吧實施縱火行為,危及了不特定多數人的安全,造成了25人死亡和多人受傷的嚴重后果,客觀行為符合放火罪的構成要件。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宋某已達到14周歲,因此,應當承擔放火罪的刑事責任。

(2)宋某有從輕處罰情節。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宋某不滿18周歲,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案例5】

賈某的行為構成爆炸罪。爆炸罪是指故意針對不特定多數人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實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案中,賈某在魚塘這種公共場所炸魚,置其他人和相關財產的安全于不顧,且造成了嚴重后果。

賈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犯罪預備。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地多次竊取或者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犯罪預備是指在為犯罪準備工具、創造條件的過程中,因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分子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本案中,賈某在爆炸行為實施后,因為造成他人傷亡才沒有揀拾被炸死的魚而是迅速逃跑,因此屬于盜竊罪的中止。

對于賈某并不應數罪并罰,而應僅以爆炸罪一罪論處。賈某屬于牽連犯,牽連犯是指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牽連犯的處罰原則一般是從一重處罰。在本案中是爆炸的手段行為和盜竊的目的行為的牽連,為盜竊魚塘里的魚而采用了爆炸的手段。

【案例6】

(1)陶某的行為構成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針對不特定多數人或者重大公私財產實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本案中,盡管陶某的直接目的是與李某同歸于盡,不追求其他人的死亡,但其實施爆炸行為的場所是長途汽車站,這是公共場所,因而主觀上放任了可能對他人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危險,客觀上確實使公共安全處于受到侵害的危險境地。因此陶某的行為構成爆炸罪。

陶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故意殺人罪是指行為人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陶某因對廠長李某不滿而報復,采用爆炸手段試圖造成李某的死亡,雖然最終沒有達到此目的,但不影響此行為的定性,因此陶某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2)本案應定爆炸罪。

本案屬于爆炸罪與故意殺人罪的想象競合。想象競合是指行為人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對想象競合犯無需實行數罪并罰,一般采取“從一重處斷”原則。本案中陶某實施了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爆炸罪和故意殺人罪兩個罪名,爆炸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其法定刑重于故意殺人罪,因此依據從一重原則,應該以爆炸罪論處。

【案例7】

(1)趙某行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行為人故意實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趙某為了牟利,先后數次將毒害性物質投放在本村路上、場地或者菜地等公共場所,造成了69頭牛被毒死的巨大財產損失,因而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趙某行為還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

破壞生產經營罪是指由于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毀壞機器設備、殘害耕畜或以其他方法破壞生產、經營的行為。本案中,趙某出于牟利目的殘害耕牛69頭,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因而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

(2)本案應以投放危險物質罪論處。

本案屬于牽連犯,牽連犯是指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態。牽連犯的處斷原則,一般是從一重處罰。在本案是目的行為(即銷售行為)和方法行為(即投放危險物質、破壞生產經營)的牽連。因此,對趙某不能數罪并罰,而應依據從一重原則,以處罰較重的投放危險物質罪論處。

【案例8】

(1)龐某的行為不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而構成故意殺人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行為人故意實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在本案中,為報復劉某,龐某在有明確認識的情況下,故意將農藥投入劉家的保溫瓶和水桶中。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客體是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安全,而本案中龐某的行為直接指向劉某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故龐某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未遂)的構成要件。

(2)農藥失去效用并不影響對龐某行為的定性,龐某構成故意殺人的未遂。犯罪未遂是指行為人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本案中龐某已經實施了投毒行為,即龐某的殺人行為已經著手,而僅僅由于工具不能而未能得逞,而工具不能又是屬于龐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龐某依然構成故意殺人罪,但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案例9】

本案宜定投放危險物質罪。

根據刑法的規定,行為人故意實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在客觀方面,彭某為報復他人,在小飯館這一公共場所多次投毒,置在此吃飯的丁某某以外的其他人的生命及健康于不顧,造成劉某等人受毒害的后果,其行為已經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在主觀方面,盡管彭某是出于一個直接故意,即蓄意報復丁某,但同時有一個間接故意,即置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顧。因此彭某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

【案例10】

本案宜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與放火、投放危險物質、決水、爆炸方法的危險相當的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張某因對胡某駕駛的農用三輪運輸車與自己的車相刮蹭不滿,駕駛“斯太爾”大貨車故意擠、別胡某駕駛的農用三輪運輸車,造成四車相撞、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客觀上,張某不計后果以駕駛的“斯太爾”大型貨車故意擠、別農用三輪運輸車的危險方法,威脅了胡某以外的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車輛的交通運輸安全;主觀上,張某為泄私憤,故意擠、別胡的三輪運輸車,對造成多人死傷和多車相撞的嚴重后果,持放任的態度。故張某的行為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基本特征,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1】

本案宜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與放火、投放危險物質、決水、爆炸方法的危險相當的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在本案中,液化石油氣不能歸屬于直接被引火物質點燃焚燒的公私財物范疇,也不能歸入可以直接引爆的爆炸物品,其同炸藥或自制的爆炸裝置是有區別的,因此,本案認定放火罪或爆炸罪并不妥當。

客觀方面,張某的行為一方面可引發火災,另一方面不排除爆炸后果的出現。無論出現哪種后果或是兩種后果同時出現,都會使鄰居財物遭受毀損或多人傷亡,而這種后果是行為人主觀上認識不到且事先又無法確定的,而且無法預料和控制。從張某的行為看,完全符合同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相類似的“危險方法”。因此宜認定其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案例12】

本案宜定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據姚某案發后的表現,考慮從寬處理。

《刑法》第115條第2款規定了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本案中,姚某違反規定,私設電網,致路過此處的胡某觸電身亡,符合了使用“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鑒于姚的主觀目的并非故意危害公共安全,但其應當預見在田間私設電網會引起他人觸電致傷亡的危害后果發生,卻因為防止動物破壞瓜田設電網而疏忽了路人的安全,以致電死胡某,主觀上存在過失的罪過。故姚某構成了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但案發后,姚某投案自首,積極賠償受害人家屬的損失,并取得受害人家屬的諒解,可根據《刑法》第67條第1款關于自首的規定,對其減輕處罰。

【案例13】

吳某的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案中吳某的行為雖然以交通肇事的形式出現,但其本質上則不屬于交通肇事罪。第一,吳某主觀上不存在過失,而是以泄憤的方式報復社會,故意駕駛汽車制造惡劣交通事故。第二,吳某在客觀上采取危險的方式,將機動車開至公共場所,對無辜的騎車人、行人進行連續撞擊,致3人死亡、5人受傷及他人財產的損失惡果發生。吳某的行為符合了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案例14】

本案宜定破壞交通工具罪。

破壞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已經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在本案中,沈某、趙某主觀上是為泄憤報復,故意實施破壞行為,對由此可能造成的行車事故聽之任之;在認識上,沈某、趙某原來均系機動車駕駛員,對機動車的剎車油管被剪斷足以造成車輛傾覆的后果是明知的,完全符合破壞交通工具罪的主觀特征;在客觀上,沈某、趙某故意破壞他人平時使用的汽車,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足以使該車發生傾覆的危險,進而發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符合破壞交通工具罪的客觀特征。

【案例15】

本案徐某的行為應認定為破壞交通工具罪。

徐某基于泄憤的動機,選擇放火的方法將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公交車點燃,致使乘車的不特定多數人的健康、財產受到損壞,并造成正在行駛中的交通工具公交車毀壞嚴重,符合了破壞交通工具罪的構成要件。分析此案,注意劃清以放火手段實施的破壞交通工具罪與放火罪的界限。該二罪雖然均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但破壞交通工具罪的對象是正在使用中的火車、汽車等大型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一旦遭遇破壞,就可能甚至直接造成重大人員的傷亡和公私財產的嚴重損失,破壞的方法可以是放火、爆炸等;但針對尚未交付使用的火車、汽車等交通運輸工具實施縱火、爆炸等手段破壞的,則依據具體案情,分別以放火罪、爆炸罪或者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案例16】

本案宜定破壞交通設施罪。

破壞交通設施罪,是指故意破壞軌道、橋梁、隧道、公路、機場、航道、燈塔、標志或者進行其他破壞活動,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在本案中,張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和破壞交通設施罪的想象競合犯。按照從一重處罰的原則,破壞交通設施罪的法定刑重于盜竊罪,因此,張某的行為應當按照破壞交通設施罪處理。

具體來講,主觀上,張某為賺錢想到了去偷高速公路路邊的交通標志牌,并沒有追求造成嚴重交通事故的直接故意,但他明知摘走交通標志牌可能引發交通事故的嚴重后果,卻采取放任態度,具有破壞交通設施的間接故意;客觀上,寫有“前方有拐彎”的交通標志對交通運行有至關重要的指示作用,這一交通標志的缺失將引起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因此,張某偷走交通標志的行為符合破壞交通設施罪的客觀特征。綜上,本案中,張某應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

【案例17】

本案宜定破壞交通設施罪。

本案中,吳某因泄憤故意拆卸12﹒5米的長鐵軌并移位,時間長達4個多小時,制造了列車脫軌事故,造成多人受傷,產生重大經濟損失的慘重后果。因此,其行為已構成破壞交通設施罪。

本案不宜定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壞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車、汽車、電車、船只、航空器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已經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兩罪的區分標準在于:如果破壞行為直接指向的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設施,對交通設施的破壞間接造成了交通工具的傾覆、毀壞的后果的,則應當以破壞交通設施罪論處;如果破壞行為直接指向的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傾覆、毀壞間接造成了交通設施毀損的后果的,則應當以破壞交通工具罪論處。在本案中,行為人破壞的是鐵道鐵軌,屬于交通設施范疇,因此應當以破壞交通設施罪論處。

【案例18】

依某的行為構成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在客觀方面,依某建立了恐怖訓練組織并制定了組織綱領和紀律,建立暴力恐怖訓練基地對組織成員進行訓練,并實施了兩次軍事演習;在主觀方面,依某是出于進行極端宗教活動和“圣戰”活動的直接故意。因此,構成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需要注意兩點:第一,犯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并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應當實行數罪并罰,在軍事演習中4名平民被殺害,因此,同時構成本罪和故意殺人罪;第二,只要實施組織、領導、參加三種行為中的一種即構成本罪,同時,實施兩種以上行為的也不實行并罰,因此,依某構成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

注意,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7條對《刑法》第66條關于累犯的修訂,恐怖活動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時候再犯恐怖活動犯罪的,都以累犯論處。

【案例19】

依某和阿某構成參加恐怖組織罪和爆炸罪。犯參加恐怖組織罪并實施爆炸犯罪的,實行數罪并罰。

王某構成參加恐怖組織罪。因為本罪在犯罪形態上屬于行為犯,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的行為就構成本罪,而不要求參加后實施具體的恐怖行為。

注意,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第7條對《刑法》第66條關于累犯的修訂,恐怖活動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時候再犯恐怖活動犯罪的,都以累犯論處。

【案例20】

依某、吐某、玉某構成組織、領導恐怖組織罪和故意殺人罪,帕某構成參加恐怖組織罪和故意殺人罪。對其所犯罪行實行數罪并罰。

依某、玉某最先邀約他人參加恐怖組織,吐某提供資金用于恐怖組織活動,三人在恐怖組織中均起組織、領導作用,并共同策劃了昆明火車站暴恐犯罪活動的實施,三人應對恐怖組織及其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因其犯罪手段特別殘忍、情節特別惡劣、后果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大,對三人實行數罪并罰依法判處死刑。帕某系積極參與昆明火車站的暴恐犯罪,并殘忍地砍傷殺害多人,其情節、后果、社會危害性均極其嚴重,因其系懷孕婦女,故對其數罪依法判處無期徒刑。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5條對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罪的法定刑進行了修訂,增設了財產刑。

【案例21】

本案中熱某、艾某的行為同時構成了幫助恐怖活動罪、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依某、阿某、玉某、布某4人的行為則同時構成了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

根據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第6條、第7條新增設的《刑法》第120條之一和第120條之二的規定,熱某、艾某為組織、實施恐怖活動或者為恐怖活動培訓招募人員的行為構成了幫助恐怖活動罪。他們為組織恐怖活動進行培訓的行為構成了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7條新增設的《刑法》第120條之二的規定,依某、阿某、玉某、布某4人積極參加恐怖活動培訓的行為構成了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7條新增設的《刑法》第120條之三的規定,熱某、艾某、依某、阿某、玉某、布某6人散發宣揚恐怖主義的圖書、音頻視頻資料的行為構成了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7條增設的第120條之二第2款的規定,在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的行為時,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罪。根據刑法第120條之一、第120條之二、第120條之三的規定,對所涉及的三個罪名的法定刑是相同的,因此該案中熱某、艾某2人的行為是在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犯罪行為時,同時又構成了幫助恐怖活動罪和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故應以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定罪處罰。

依某、阿某、玉某、布某4人的行為是在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犯罪行為時,同時又構成了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故應以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定罪處罰。當然,依某等4人的行為并沒有實施熱某、艾某2人的幫助恐怖活動犯罪行為,故在處罰上應輕于熱某、艾某。

【案例22】

(1)孫某的行為構成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略。本案中,在已經起飛的飛機上,孫某以事先準備好的炸藥包相威脅,脅迫機組人員將飛機飛往臺灣,并對機組人員說:“我的炸藥是真的,要是不去,我馬上就炸飛機。”符合劫持航空器的構成要件。因此,孫某構成劫持航空器罪。

(2)孫某的行為屬于犯罪既遂。劫持航空器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式實施了劫持航空器的行為,并將航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即構成既遂。至于行為人的犯罪目的是否達到、有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都與確定犯罪行為的既遂或未遂無關。

【案例23】

(1)張某和王某的行為構成劫持航空器罪。劫持航空器罪的概念略。本案中,客觀方面,在已經起飛的飛機上,張某和王某以事先準備好的炸藥包相威脅,脅迫機組人員將飛機飛往韓國,并實際控制了該飛機,危害了乘客和機組成員的生命安全,符合劫持航空器罪的客觀特征;主觀方面,張某和王某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一種非法控制飛機的行為,并明知該行為會造成嚴重危害航空運輸安全的嚴重后果,卻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具有劫持飛機的直接故意。因此,張某和王某構成劫持航空器罪。

(2)王某對婦女A的行為不構成單獨的故意殺人罪,而是被吸收在劫持航空器罪中。

依據刑法相關規定,吸收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數個犯罪行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構成之間具有特定的依附與被依附關系,從而導致其中一個不具有獨立性的犯罪,被另一個具有獨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對行為人僅以吸收之罪論處,而對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論的犯罪形態。在本案中,行為人以殺人的方式劫持航空器,該行為屬于刑法規定的劫持航空器罪的暴力方法行為,應當被作為目的行為的劫持航空器罪吸收。

王某對婦女B的行為構成強奸罪。

強奸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或者同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因此,王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該行為是在實際控制航空器以后發生的,應單獨定罪,與劫持航空器罪實行數罪并罰。

【案例24】

(1)張某構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本案中,客觀方面,張某違反國家有關爆炸物管理的法律規定,在廢棄的小化工廠內非法配置炸藥、煙火劑,并大量制造爆竹、兩響炮,雖不能對周圍的公共安全造成危險,但在局部的生產空間內是具有造成多數人人身傷亡的嚴重危險的。另外,張某的行為還造成了一人死亡的后果,因此,符合非法制造爆炸物罪的客觀特征。張某出于牟利的故意,而置公共安全于不顧,具有非法制造爆炸物的直接故意。綜上,張某構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

(2)張某的行為應該從重處罰。《刑法》第125條規定,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爆炸物,情節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案中,張某的行為造成了民警任某的死亡,情節嚴重,因此應從重處罰。

(3)彭某與張某構成共同犯罪。彭某接受張某雇用,非法制造爆炸物,屬于非法制造爆炸物罪的共犯。彭某屬于從犯,應當減輕處罰。依據刑法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本案中,彭某只是接受雇用,幫助張某非法制造爆炸物,屬于從犯的范疇,因此應當減輕處罰。

【案例25】

(1)王某構成非法買賣爆炸物罪。本案中,客觀方面表現為王某利用任煤礦采礦班長的便利條件,違反相關安全管理法規,將40管炸藥、25支雷管賣給張某,其行為使具有嚴重危險的爆炸物非法流通,使公共安全處于一種危險狀態;主觀方面王某出于牟利的目的,明知雷管等物屬于管制的爆炸物而出賣,具有出賣爆炸物的直接故意。因此王某構成非法買賣爆炸物罪。

(2)對王某的量刑有從重處罰情節,本案造成了220萬元被搶走、3人死亡、3人重傷的嚴重后果,因此,屬于“情節嚴重”范疇;同時也有從輕處罰情節,因為王某事先對李某實施的爆炸事件并不知情,并不知曉張某將炸藥、雷管給了李某以及李某用于犯罪,同時王某也有良好的悔罪態度。

【案例26】

王某的行為構成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

本案中,在主觀上,王某基于保護妻子人身安全的動機,明知制造、買賣槍支的行為是違法行為,而有意為之,具有制造和買賣槍支行為的直接故意;客觀上,王某不僅為妻子制造槍支,同時還為妻子的工友制造槍支并出賣牟利,行為已經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所以,對王某的行為應以非法制造、買賣槍支罪論處。

【案例27】

(1)劉某構成交通肇事罪。依刑法相關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交通肇事罪。本案中,劉某因跳離汽車而造成汽車失控導致李某、王某當場死亡,巨某、杜某受傷的嚴重后果,因此構成交通肇事罪。

(2)劉某的行為應該以交通肇事罪而不是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劉某的行為同時符合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兩個罪名,依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適用原則,應適用交通肇事罪而非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劉某的行為屬于過失犯罪。本案的具體情況是,劉某在駕駛過程中發現駕駛室著火后,積極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是想避免可能的危害結果的發生。只是在制動失靈,危及到自身生命的緊急情況下,其迫不得已跳離汽車,致使車輛完全失控駛入非機動車道,造成嚴重傷亡后果。劉某在行為的選擇上缺乏高度的責任心和足夠的慎重,因此其主觀上是存在過失。

【案例28】

該軍工企業和王某構成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對其采用雙罰制。

客觀上,王某等領導決定所在的軍工企業生產重號槍支并出售,屬于違規制造、銷售槍支罪的行為表現之一。主觀上,該軍工企業和王某等領導具有非法銷售的目的而故意制造重號槍支。主體也符合依法被指定為槍支制造和銷售的企業的條件,屬于特殊的主體身份。本罪是單位犯罪,采取雙罰制懲處,對該軍工企業判處罰金,并對王某(他屬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自由刑罰。

【案例29】

乙、丙構成了非法持有槍支罪。

乙、丙的行為構成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

所謂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是指違反法律規定,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包含行為和對象的選擇。在本案中,客觀上,乙、丙不具備合法持有槍支的身份,而擅自持有以火藥為動力發射槍彈和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非軍用槍支3支,并藏匿家中;主觀上,乙、丙明知違法卻私自持有槍支,盡管為了豬場的安全的目的,但本罪不論行為人出于什么目的,故意擅自持有槍支即符合主觀要件。主體上,乙、丙不屬于合法配備、配置槍支的人員。故乙、丙依法構成非法持有槍支罪。

乙、丙不單獨成立非法私藏槍支罪。所謂“非法私藏”,是指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人員,在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條件消除后,違法私自藏匿且拒不交出的行為。乙、丙的行為不符合該情況。

【案例30】

張某的行為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張某幾年來多次違章駕駛車輛,經交通安全部門屢次處罰而不注意,竟然在大量飲酒嚴重醉態失去自控能力情況下駕車行駛,對他人的生命、健康置若罔聞,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釀成5死4傷的重大惡性交通事故,嚴重危害社會的公共安全,符合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特征。

【案例31】

(1)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后者主要指自行車、三輪車等。駕駛非機動車的人與駕駛機動車的人同樣負有相關交通管理法規規定的義務。因此,本案中,羅某雖然使用的是自行車,但仍然可以成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

(2)羅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案中,客觀上,羅某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車輛在行經人行橫道時須避讓行人”的規定,造成了黃某死亡的嚴重后果;在主觀上,羅某并不希望造成黃某死亡的后果,是一種過失的心理狀態。因此,本案中,羅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

【案例32】

賈某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賈某的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對于發生在單位、大院專用停車場內、城市樓群內的車輛肇事行為,由于其所發生的空間與道路交通事故有很大區別,因此不能以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為由,而適用交通管理法規處理。本案中的車輛事故發生在超市停車場內,非交通道路,不屬于交通管理法規的效力范圍,因此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行為,賈某的行為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本案中,客觀上,賈某在倒車過程中已經發現車前右側走過路人,他應當盡謹慎駕駛的義務,卻未予采取相應措施,小心駕駛,反而繼續快速倒車,最終導致碾軋路人的結果發生,并導致其死亡。主觀上,賈某作為專職司機,在倒車時看見路人經過,應當預見其快速倒車可能導致的危害后果,卻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構成過失。所以賈某的行為應當定性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案例33】

吳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本案系所謂飆車肇事案件。對這類案件有兩種定罪可能,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具體準確定罪必須具體分析案件本身。從客觀行為角度,該案屬在繁華市區路段且晚上8時人多之時,違章超速行駛,致撞死一人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危害到社會的公共安全,符合了兩罪的客觀方面特征。但從主觀方面分析,吳某的表現屬于過于自信的過失,即吳某自恃具有高超駕駛技術和賽車經驗,自信能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并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他人生命安全及重大財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從撞了受害人陶某后吳某立即采取的停車、撥打120急救、撥打122報警的措施等事實證明吳某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并非故意。因此,從吳某所謂飆車肇事案的主客觀要件全面分析,吳某的行為應定交通肇事罪。

注意,根據2011年5月1日起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八)》第22條增訂的《刑法》第133條之一第1款的規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第2款規定,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案例34】

四人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案中,客觀方面,“榕建號”客船的傾覆是由于嚴重超載、冒霧航行和違章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并且專家的鑒證結果表明客船的傾覆確實是出于人為的原因,因此可以認定此四人的行為屬于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同時客船的傾覆致使130人死亡,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屬于造成了嚴重后果,因此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客觀特征。主觀方面,四人明知自己的違規操作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后果,但因為疏忽大意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堅信能夠避免,符合交通肇事罪的主觀特征。所以此四人的行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可以以交通肇事罪論處。

【案例35】

陳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但不符合逃逸的量刑情節。在客觀方面,陳某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導致1人死亡、1人輕傷的危害結果;在主觀方面,陳某屬于過失,因此,構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有三個量刑檔次,從輕到重依次為普通量刑、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量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因此,逃逸是較重量刑情節。但構成逃逸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而本案中,陳某逃逸的主要原因是怕受到受害人親屬的毆打,且次日自動投案,因此,不符合逃避法律追究逃逸的量刑情節。

【案例36】

王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王某在交通肇事后為掩蓋罪行、毀滅證據、逃避法律追究,在客觀上,將被害人李某帶離事故現場后遺棄,致使李某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在主觀上,對李某的死亡持希望或者放任態度。

需要注意的是,逃逸致人死亡分為兩種情況:第一,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行為人主觀上不希望發生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是沒有救助被害人、或者未采取得力的救助措施,導致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因此,該種情況下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按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檔次處罰。第二,行為人為掩蓋罪行、毀滅證據、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案例37】

徐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以逃逸情節量刑。在本案中,徐某在將三名被害人送至醫院后,借故取錢而逃逸,符合交通肇事罪的逃逸情節。需要注意的是,在交通肇事罪中,逃逸一般指“逃離事故現場”,但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部門處理時逃跑,依然是逃逸,因為一般來說只要是在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都是“交通肇事后的逃逸”。

【案例38】

李某的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并符合了醉駕的從重處罰情節,但案發后李某具有坦白的情節,可以從輕處罰。

危險駕駛罪的情形之一是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醉駕的標準是車輛駕駛人員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為醉酒駕車。又根據201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的8種從重處罰情形,李某酒后駕車發生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責任,并且血液酒精含量達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故李某構成危險駕駛罪且符合兩種從重處罰的情形。當然李某歸案后具有坦白的從輕處罪情節,故對李某量刑時綜合考慮從重、從輕的情節,依法做出公正處罰。

注意:《刑法修正案(九)》第8條對危險駕駛罪進行了修訂,新增設了兩項危險駕駛行為。

【案例39】

徐某的行為構成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六)》第1條第2款之規定,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是指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客觀上,徐某在明知違反安全作業規章的情況下,為趕活而強令許某等2人違章冒險作業;此處的強令不能被解釋為他人反對、反抗后而強迫他人必須執行,而主要是指強令者發出的指令內容,他人必須或者應當執行;本罪是結果犯,徐某的強令行為導致了許某等2人違心違章作業并導致死亡的嚴重后果。主觀上,徐某具有過于自信的過失,即盡管預見到違章操作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但堅信危害結果能避免。主體上,徐某因從事公司委派他負責電梯安裝的派活、技術指導等工作,故屬于直接指揮生產作業的管理人員。所以,徐某的行為構成了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

注意:根據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兩高”《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5號《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時廢止。

【案例40】

余某、代某的行為構成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六)》第2條修訂《刑法》第135條的規定,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是指安全生產設施或者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

客觀上,在礦洞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情況下,余某和代某非法組織村民開采被國家查封的礦洞,經有關部門提醒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在這種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并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情況下仍強行生產;本罪是結果犯,余某和代某的行為導致了重大傷亡事故,情節特別惡劣。主觀上,余某和代某屬于過失,即在經有關部門要求礦洞整改后,余某和代某應該預見到安全生產措施不符合國家規定所產生的危害后果,但輕信可以避免。主體上,余某和代某屬于礦洞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因此,余某和代某的行為構成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

注意:根據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兩高”《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5號《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時廢止。

【案例41】

王某的行為構成了重大責任事故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六)》第1條第1款對《刑法》第134條第1款的修訂,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

客觀上,王某在生產、作業中違反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造成兩死多傷的嚴重后果。主觀上,王某是過失。此處需要區分兩種心理狀態,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可能是出于故意,但對行為引起的嚴重后果是過失。

【案例42】

王某、張某、楊某的行為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在客觀上,王某、張某和楊某作為礦區工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未及時報告大壩險情,因而發生了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后果;在主觀上,王某、張某和楊某對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是出于故意,但對其行為引起的后果則是過失。需要注意的是,本罪在客觀上屬于結果犯,以發生了重大傷亡事故或其他嚴重后果為犯罪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在主觀上,對于犯罪結果屬于過失。

注意:根據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兩高”《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5號《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時廢止。

【案例43】

魏某的行為構成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在客觀上,魏某作為礦長明知自己的決定違反安全作業的規章制度,可能導致安全事故,卻懷有僥幸心理,自認為不會出事,而強令他人違章作業,最終導致25名礦工死亡的嚴重后果;在主觀上,魏某對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持過失態度。

需要注意本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在《刑法修正案(六)》通過之前,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是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客觀方面之一,《刑法修正案(六)》將該行為作為單獨一款規定,并加重了法定刑;從主體上看,本罪的犯罪主體限于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者或個體礦主、包工頭,不包括直接從事生產、作業的工作人員,而后者能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

注意:根據2015年12月16日起施行的“兩高”《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5號《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同時廢止。

【案例44】

賈某、王某的行為構成玩忽職守罪。本案需要注意玩忽職守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第一,主體方面,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重大責任事故罪的主體是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第二,玩忽職守罪發生在國家機關的管理活動中,而重大責任事故罪則發生在生產、作業過程中。第三,玩忽職守罪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而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案例45】

陳某的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

本案中,陳某購買自制槍支和子彈的行為,違反槍支管理規定,在客觀上屬于非法持有槍支、子彈的行為。在主觀上,陳某明知槍支系國家嚴格管制物品,仍然購買并使用,具有非法持有槍支的主觀故意。另外,陳某在市區繁華路段使用槍支并抗拒抓捕,情節嚴重。因此,陳某的行為已構成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

本罪應當注意的是“私藏”和“非法持有”的區別。“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備、配置槍支、彈藥條件的人員,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擅自持有槍支、彈藥的行為。“私藏”是指依法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人員,在配備、配置槍支、彈藥的條件消除后,違反槍支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私自藏匿配備、配置的槍支、彈藥且拒不交出的行為。

【案例46】

陳某的行為分別構成爆炸罪;非法儲存、制造爆炸物罪和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

陳某為發泄私憤,在公共場所制造爆炸,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已經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并造成公共財產損失,構成爆炸罪。陳某利用其進行爆破作業的機會,為個人目的,對應當及時上交的導火索、雷管、炸藥等物,私自隱藏和儲存,并以此非法制作爆炸物,構成非法儲存、制造爆炸物罪。陳某的行為屬于非法持有槍支與私自制造獵槍子彈的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罪。

對陳某的行為應當按照數罪并罰的原則進行處理。

【案例47】

楊某、王某二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和行賄罪。其余13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

這里重點談一下重大責任事故罪。根據《刑法》第134條的規定,特別是司法中細化后的2015 年12月14日“兩高”發布的司法解釋,本罪的主體包括對生產作業負有組織、指揮或者管理職責的負責人、管理人員、實際控制人、投資人等人員,以及直接從事生產、作業的人員。本案中楊某、王某等15人的身份符合了該罪主體的特征。本罪的客觀行為特征表現在生產、作業中違章施工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本案中楊某、王某等15人的行為符合違規施工,造成死亡10人和重傷4人的惡果,屬情節特別惡劣。本罪在主觀上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和過于自信兩種過失。本案中楊某、王某等15人的行為符合了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且情節特別惡劣,故應在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刑規定中判處刑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闽清县| 泰兴市| 无为县| 吉安县| 靖宇县| 军事| 洛南县| 江孜县| 华蓥市| 卢龙县| 湾仔区| 株洲市| 稷山县| 六枝特区| 尤溪县| 秦安县| 固原市| 彰武县| 汪清县| 准格尔旗| 威远县| 昌吉市| 灵丘县| 黄石市| 连江县| 贡山| 临沧市| 汶上县| 平乐县| 柳州市| 汾阳市| 宝鸡市| 土默特右旗| 通州区| 陕西省| 石景山区| 永寿县| 武汉市| 湖北省|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