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本原理篇

基本原理篇共包括三章。第一章進行了文獻梳理和述評,回顧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發展思想和中國現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第二章是全書的理論樞紐,我們從“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系”這一分析框架出發,對生產方式(一般)和生產方式(特殊)進行辨析,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兩條路徑。路徑Ⅰ是“生產力進步—生產方式(一般)變革—職群分裂—生產關系演進” ,路徑Ⅱ是“生產關系演進—階級分化—生產方式(特殊)變革—生產力進步” 。同時,第二章還提出了“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系”這一經濟發展循環的兩個分析維度,在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人類經濟發展必將在這一螺旋式上升過程中實現更高層次的“復歸” 。在此基礎上,本書從歷史視角出發,區分了經濟發展階段的兩種劃分方式,重點探討了以社會關系和分工決策為劃分標準的“三階段論” ,提出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類社會已經呈現出了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變的某些先兆特征。在此基礎上,提出需要從更為廣闊的視角看待經濟新常態。經濟新常態的實質,既不是所謂要素報酬遞減,也不是所謂人口紅利衰減,更不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在新一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市場經濟的無序性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適應生產力的快速變化,從而造成經濟增長速度下降、經濟發展動力衰弱、經濟結構出現混亂等一系列問題。我們不僅要適應新常態,更要通過改革引領新常態,這種改革主要體現在所有制和收入分配關系上。第三章從統計視角出發,對后發經濟體近20年來的發展狀況進行總體判斷。同時,以“社會有機體”為統攝,在比較各種發展價值觀取向的基礎上,探討了經濟發展的目標導向問題,設計了一個測度發展水平的統計指標體系,并應用該體系對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狀況進行了量化測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德昌县| 镇沅| 星子县| 嘉兴市| 行唐县| 皋兰县| 蒙自县| 舟山市| 大荔县| 万州区| 长春市| 岑溪市| 松原市| 福建省| 阳江市| 页游| 昌乐县| 那坡县| 汕头市| 双牌县| 金川县| 九寨沟县| 武山县| 南华县| 怀集县| 乌鲁木齐县| 双桥区| 安化县| 台北县| 石河子市| 高要市| 崇礼县| 都江堰市| 开封市| 瑞金市| 井陉县| 武冈市| 江华| 平和县|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