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國道路的和平性貢獻
中國道路使世界力量結構發生變化,促進力量轉移,進而重塑世界新格局,促進世界多極平衡,利于維護世界和平,這對解構“國強必霸”的邏輯是一種和平性貢獻。
西方發達國家所倡導的發展道路具有三個理論支柱:強調個人權利和自由的自由主義,認為最好的制度是尊重個人自由的制度;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西方中心論,認為西方文明是真正的文明,西方標準就是世界標準,非西方世界應向西方標準看齊;兩極對立的世界觀,認為國家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符合自然秩序。顯然,這種道路蘊含的是“兩極對立”的世界觀,蘊含著“對立”“沖突”,甚至發動“戰爭”的基因,因而不利于世界和平。這就是當今世界不夠安定、不太和平的深層原因之一。中國道路既尊重個人權利、自由、平等和全面發展,又注重社會和諧,也強調國家富強,注重正確處理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之間以及政府、市場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中國道路的世界表達,就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強調世界多極制約、世界大同、協和萬邦、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反對單極獨霸,又注重建構當今世界和平發展新秩序。就是說,中國道路強調世界是多極的而不是單極的,是合作共贏的而不是單極獨霸的,是拒絕“國強必霸”的邏輯并反對圍堵打壓別國的。顯然,中國道路有利于世界合作共贏、和平發展。這種中國道路對整個世界就是一種和平性貢獻。
中國和平發展影響到全球各個地區,不僅涉及一些世界性大國,也涉及亞、非、拉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不僅關乎世界金融、貿易和安全,也關乎國際機構和組織,包括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和八國集團等。中國和平發展已成為國際關系議事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和平性貢獻主要在于:在中國和平發展的影響下,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兩極世界瓦解的背景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受阻,中國因素越來越有效地抑制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中國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努力是推動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這對鞏固世界和地區安全且使更多國家成為國際政治進程的參與者發揮著積極作用;在人文領域,中國大力加強“軟實力”建設,在全球努力塑造一個積極的中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