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條 要約

Article14

(1)A proposalfor concluding a contract addressed to one or more specific persons constitutes an offer if it is sufficiently defi-nite andindicatestheintention ofthe offerorto be boundin case of acceptance.A proposal is sufficiently definite if it indicates the goods and expressly or implicitly fixes or makes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and the price.

(2)A proposal other than one addressed to one or more spe-cific personsis to be considered merely as an invitation to make of-fers,unless the contrary is clearly indicated by the person making the proposal .

譯文

(1)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如果十分確定并且表明要約人(原譯文為: “發價人”,下同)在得到承諾(原譯文為: “接受”,下同)時承受約束的意思(原譯文為: “意旨”,下同),即構成要約(原譯文為: “發價”,下同)。如果一個建議寫明了貨物,而且明示或暗示地規定了貨物的數量和價格或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原譯文為: “一個建議如果寫明貨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規定數量和價格或規定如何確定數量和價格”),即為十分確定。

(2)非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發出的建議,僅應視為要約邀請(原譯文為: “邀請做出發價”,下同),除非提出建議的人明確地表明了相反的意思(原譯文為: “意向”)。

目錄

1.調整對象

2.要約的構成要件(第1款)

       2.1 訂立合同的建議

       2.2 交易對象的特定化

       2.3 建議內容的確定性

       2.4 表達了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

       2.5 小結

3.要約邀請(第2款)

       3.1 要約邀請的定義

       3.2 構成例外的條件

4.與第55條的關系

       4.1 兩者之間的矛盾

       4.2 兩者之間的補充關系

正文

1.調整對象

要約(offer)在我國的外貿實踐中又稱發盤、報價,它是構成合同的一個基本要素。困擾我國外貿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的一個實際問題是:在什么條件下,一方當事人發出的有意與對方簽訂合同的建議才能構成有法律約束力的要約?本條專門規范了這一問題:它明確規定了一個要約所必須具備的構成要件,而且分別從正反兩個方面對此進行了規定。

2.要約的構成要件(第1款)

本條第1款共有兩句,本款第一句明確規定,“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如果十分確定并且表明要約人在得到承諾時承受約束的意思,即構成要約”。本款第二句則對第一句中出現的“十分確定”一詞作了進一步的解釋。據此,“如果一個建議寫明了貨物,而且明示或暗示地規定了貨物的數量和價格或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即為十分確定”??梢?,本款直接從正面規定了要約的構成要件。根據本款第一句的字面含義,構成要約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要件:訂立合同的建議、交易對象的特定化、建議內容的確定性和表達了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下文就此分別進行論述。

2.1 訂立合同的建議

構成要約的第一個要件是:一方當事人發出的信息必須是“訂立合同的建議”?!豆s》對于“訂立合同的建議”并沒有統一定義。在國際貨物買賣這一背景下,“訂立合同的建議”應該是發出建議的一方當事人有意識地向對方發出的、表明愿意向對方銷售或采購某些貨物的意思表示。換句話說,愿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必須被反映在該建議中;否則,相關的建議就不能構成要約。[3]在司法實踐中,應該對“訂立合同的建議”這一概念作寬泛的解釋,無論是我國外貿公司看到外國公司的供貨信息后向對方發出的詢價信件,還是在自己網站上刊登的供貨信息,如“出售一級龍井綠茶,歡迎來電詢問”,都應該將它們視為一種“訂立合同的建議”,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只要條件合適,發出上述信息的當事人一般均有與對方簽訂合同的意愿。

2.2 交易對象的特定化

構成要約的第二個要件是:上述訂立合同的建議必須是向特定的人發出的,本款中“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這一表述,明確表示了這一點。交易對象特定化這一要求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通常情況下,貨物買賣涉及貨物的交付和貨款的支付,為了保證交易的安全性,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一般均會自己選擇交易伙伴。選擇交易伙伴的方式就是將訂立合同的建議寄給其選定的對方當事人。從國際貿易的實踐看,滿足這一要求并不十分困難,當事人至少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其一,直接寫明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并根據上述地址將相關的信息直接寄給特定的收件人;其二,在收件人為公司企業的情況下,可以僅僅寫明公司企業的商號和地址,并將相關信息寄送至上述地址。[4]

如果銷售或采購貨物的建議是以上述方式向一個或少數幾個特定的人發出的,這無疑已經滿足了交易對象特定化的要求。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外貿公司將其供貨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群發給其客戶名單上的所有客戶,并將相關的信息直接發到這些客戶的郵箱中。這是否也符合交易對象特定化的要求呢?筆者認為這無疑符合此要求,盡管上述交易信息是通過群發方式散發出去的,但是,這些信息最終分別進入了特定公司或特定個人的郵箱。這樣看來,每個收到郵件的公司或個人都是特定的。因此,即使相關的外貿公司僅僅將產品目錄或廣告通過郵件群發方式散發給50家或70家客戶,也符合了這里所說的特定化要求?!豆s》秘書處也持這一看法。[5]如果上述廣告或產品目錄不是發送到某一公司的郵箱,而是在馬路上、廣場上散發給路人,這就沒有達到交易對象特定化的要求(詳見下文分析)。

2.3 建議內容的確定性

由上可知,“建議內容的確定性”是“訂立合同的建議”成為要約的另一要件,因為本款第一句明確要求,相關的建議必須“十分確定”。為了方便各國當事人和司法機關對《公約》有著統一的理解和解釋,本款第二句對“十分確定”這一概念作出了專門的定義。據此,這是指: “如果一個建議寫明了貨物,而且明示或暗示地規定了貨物的數量和價格或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根據這一定義,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方面的結論:

第一,相關的建議明確規定了要約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內容,它們主要是貨物、價格和數量。如果一項訂立合同的建議中已經寫明了上述三方面的內容,那么,無疑其已經具備了“內容確定性”這一要件。但實際上,本款并沒有要求如此嚴格的“確定性”。根據本款規定,只要在建議中寫明貨物的名稱,即使它沒有明確載明貨物的數量和價格,而僅僅明示或暗示地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這也符合了本款規定的“內容確定性”要求。盡管這一規定已經比較明確,但是這里還是存在兩個值得澄清的問題:如何理解這里的“暗示地規定”?這里的“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究竟是什么意思?下文分別就此進行論述。

首先,“暗示地規定”的內涵。根據“暗示地規定”的字面意思,它應該是指:在當事人發出的簽訂合同的建議中沒有直接明確地寫明貨物的數量和價格或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卻提供了一些可以用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線索或依據。在多數情況下,當事人已經通過口頭聲明向對方說明了這些線索或依據,當然,它們也可能是雙方在長期交易中形成的習慣性做法。[6]比如,基于雙方長期的交易習慣,訂貨方只需告知供貨方所需的貨物名稱,供貨方就能知道訂貨方需要購買貨物的數量和愿意支付的價格。總之,這里的“暗示地規定”要求,當事人必須作出一定的語言表述或行為,根據這些語言表述或行為,人們能夠查明貨物的數量和價格。

其次,“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的內涵。在討論“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和價格的規則”的內涵之前,我們應該先澄清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這一規定僅僅適用于訂立合同的建議中沒有明確寫明貨物數量和價格的情形;二是我們應該分別討論何謂“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的規則”和何謂“規定了確定貨物價格的規則”,因為它們顯然有著不同的內涵和確定方法。

就“規定了確定貨物數量的規則”而言,它通常是指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寫明了可以用來計算并確定貨物數量的方法。西方學者一般主張,對此應采取比較寬松的解釋方法,即使建議中僅僅寫明“將收購你公司今年生產的全部糧食”,也認為符合本款的要求。[7]我國學者也認同這一點,例如張玉卿認為:無論是甲向乙建議,他愿意向乙提供其一年內生產所需的所有鐵礦石,還是乙向甲表明,愿意向甲采購其一年內開采的所有鐵礦石,都已經符合了本款要求。從解決國際貿易糾紛的司法實踐看,多數國家的法院對該項認定均比較寬松。在一起有關天然氣交易的案例中,奧地利法院認為:即使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僅僅提到“700至800噸”這一數量,這也已經確定了買賣的數量。在其他類似的判決中,法院認為: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有關“三卡車雞蛋” “20卡車罐裝濃縮番茄汁”等表述,已經達到了本款的要求。[8]無論是上述學者的觀點還是司法判例中的判定,都是正確的,因為在這些表述中已經確實蘊含了計算貨物數量的方法,據此,對方當事人可以算出他可以購買或出售貨物的具體數量。

那么,如何理解“規定了確定貨物價格的規則”這一表述呢?它應該是指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載明了可以用來計算并確定貨物價格的方法。國內外學界和司法實務界對這一概念的界定也比較寬松,無論是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采用“以貨物交付時的市場價格或交易所表明的價格”[9],還是標明了每件皮毛的價格為“35~65馬克”[10],都屬于已經載明了“確定貨物價格的規則”。當然,在建議中,僅僅載明價格區間也是可行的,因為在上述案例中,銷售的皮毛質量是有區別的,質量好的皮毛自然價格較高,質量差的皮毛自然價格較低。上述觀點或判決顯然是成立的,因為通過上述列舉的方式,人們確實可以查明所售貨物的價格。

第二,本款僅僅規定了構成要約所必須具備內容的最低要求。由上可知,根據本款規定,如果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寫明了貨物、數量和價格或者載明了貨物以及確定其數量和價格的方法,就已經符合本款所規定的“內容的確定性”要求。但應該指出:這里規定的三要素是《公約》對要約內容的最低要求,因為對于一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而言,僅僅載明貨物、數量和價格三方面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通常而言,這種合同至少還涉及貨物交付的方式、時間和地點,付款的方式、時間和地點,等等。然而,缺少這些內容并不影響相關的建議成為法律意義上的要約,也不影響合同的生效。

根據《公約》的規定,只要一項要約中載明了上述三要素,對方就可以對此進行承諾,一旦承諾生效,合同即告成立。[11]至于合同其他方面的內容,如果合同中對它們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那么,可以按照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習慣做法來確定;在缺乏這樣的習慣做法時,則根據《公約》的相關條款來予以補充?!豆s》第31條、第33條、第57條第1款和第58條第1款分別規定了交貨的地點、時間和付款的地點、時間。

2.4 表達了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

根據本款的字面意思,“表達了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是訂立合同的建議成為要約的另一個要件。這句話的意思是,發出訂立合同建議的人必須表明:只要受要約人表示接受要約的內容,合同即告成立,要約人也就受其提出的訂立合同建議的約束。由此可見,這一要件具有一個重要功能,即在對方當事人表示同意其建議時,發出建議的當事人不僅無權修改建議的內容,而且無須對承諾作出任何反應。他應該做的就是履行合同義務。在國際貿易實務中,一方當事人在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建議時,很少會在其建議中加上一句“如果你接受,我就受其約束”。所以,在具體的爭議解決過程中,爭議解決機構面臨的一項任務是:查明并確定發出訂立合同建議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表明了上述意愿?

一般認為,應該通過對上述“訂立合同的建議”的內容進行客觀分析,來查明當事人是否有這一意愿。[12]在國際貿易實務中,發出訂立合同建議的當事人同時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貴公司應該在收到發盤的10日內作出回復”,或者在“在10月10日以前回復本公司” “我公司愿意訂貨,貴公司應該立即發貨”[13]。這些表述已經蘊含了“在對方承諾時自己愿受其約束的意思表示”,因為在這些表述中,建議發出人已經表達了這樣一個信息:發出建議的當事人已經設定了對方作出承諾的條件,只要受要約方在這些限定的條件內作出了承諾,那么,他自然愿意承認其效力。

如果訂立合同的建議中沒有這樣的客觀表述,但建議發出人確實有這樣的“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這樣的情形是否滿足本款提出的“愿意承受約束的意思表示”,的要求?西方國家的學者認為:在一定條件下應該認為滿足了這樣的要求。這里的“條件”是指:如果根據《公約》第8條第2款的規定,一個通情達理的第三者處在同等情況下收到此類建議時,是否能了解、知道建議發出人有這樣的意愿?如果能,那么,就符合本要件所規定的要求;否則,則不符合。[14]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些勉強。因為如果建議發出人確實有這樣的“意愿”,他應該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如果他自己沒有表達,就應該認定他沒有這樣的意愿,而不是通過通情達理的第三者的理解來進行解讀。這樣,有可能將第三者的理解強加于訂立合同建議的發出人。所以,這樣的觀點并不可取。

2.5 小結

綜上所述,構成要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方面的要件。缺少任何一個要件,訂立合同的建議便不能成為要約,它最多只能成為一個要約邀請。

3.要約邀請(第2款)

本款主要規定了要約邀請的定義及構成例外的條件。

3.1 要約邀請的定義

要約邀請又稱公眾要約,本條第2款對此作出了相應的界定。這一界定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公司企業經常會在電視、報刊上刊登廣告,或者在廣場上向行人散發廣告、商品目錄、價格單等,或者在櫥窗中陳列標明價格的商品。所有這些宣傳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們不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特定的人發出的”,而是向不確定的觀眾、聽眾、行人發出的。它們是否可以被視為要約呢?英美法國家和大陸法國家對此作出了不同規定,前者將它視為要約,而后者則持相反觀點。本款規定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即原則上這種向非特定人發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不是要約,而僅僅是要約邀請,但在例外情形下,人們可以將它視為要約??梢?,這一款規定本身是兩大法系妥協的結果。

向非特定人發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能否被認定為要約邀請,有其特有的法律功能:如果被認定為要約邀請,那么,它僅僅是邀請建議收受人給建議發出人發出一個要約,然后由他自己作出承諾與否的決定;反之,如果被認定為要約,那么建議收受人就可以直接作出承諾決定。

3.2 構成例外的條件

由上可知,在例外的情況下,那種向非特定人發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也可被視為要約。根據本款的規定,構成這種例外必須具備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條件。

第一,主觀條件。這是指發出建議的人必須明確表示:這種向非特定人發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就是要約,本款后半句“除非提出建議的人明確地表明了相反的意思”,表明了這一點。對于如何理解“除非提出建議的人明確地表明了相反的意思”這一表述,學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在訂立合同的建議中,作出此種建議的人明確地說明了完整的交易條件,這就已經表明了這一意向。[15]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僅僅表明了完整的交易條件,這還是不夠的;此外,該當事人還必須明確表明:相關的建議已經構成了一個要約?!豆s》秘書處就持這種看法。[16]如果建議發出者在建議中寫明“貨物將出售給第一個支付貨款的人”或“愿受約束”等語句,就已經表明了他愿意將此視為要約。[17]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因為無論是從本條兩款的關系看,還是從本款的字面意思來分析,后一種觀點更加符合本款的原意。

第二,客觀條件。這是指向非特定人發出的建議必須具備構成要約的最低要素,即載明貨物、數量和價格。因為本條兩款均采用了訂立合同的“建議”這一表述,唯一的區別是相關的建議是否發給特定的人。由于這兩款均規定了相關“建議”是否能夠成為“要約”的標準,所以,即使那些不是發給某一特定人的建議,也必須具備要約所應具備的要素。這是一個獨立的條件。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秘書處也持這一看法。[18]

4.與第55條的關系[19]

根據本條第1款的規定,價格是要約必須具備的一個要素,發出建議的當事人必須直接寫明價格,或者載明確定價格的方法。據此,沒有載明價格或確定價格方法的建議就不是要約。這就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之間不可能簽訂沒有載明價格或確定價格方法的合同。但是,根據《公約》第55條,即使在雙方沒有明示或暗示地規定價格或規定如何確定價格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有效訂立合同。[20]從字面意思來看,第55條無疑與本條第1款的規定是相互矛盾的。因為按照常理分析,根據第14條第1款的規定,沒有載明價格或確定價格的方法,就沒有要約,沒有要約就沒有合同。但第55條承認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存在有效的合同。所以,我們有必要分析這兩個條款之間的關系。

4.1 兩者之間的矛盾

應該承認:在這兩款之間確實存在上述矛盾。這一矛盾的產生是基于在《公約》起草和談判過程中兩類國家的有關國內法的不同規定。一類國家的國內法承認不載明價格或價格確認方法的要約的效力,它們自然也承認這樣的合同,因此,在《公約》起草過程中,它們堅持要將這一點寫進《公約》;而另一類國家的國內法僅僅承認載明了價格或確定價格方法的要約,所以它們反對將上述規定寫進《公約》。經過反復磋商,最后達成了如下妥協結果:將第二類國家的意見融入第14條第1款,將第一類國家的觀點納入第55條。堅持將其意見寫進第55條的國家還有另一個重要理由,即它們均根據《公約》第92條的規定對第二部分條款行使了保留權,因此,包括第14條在內的第二部分條款便不適用于這些國家;相反,在這些問題上,這些國家依然適用其國內法。[21]

4.2 兩者之間的補充關系

盡管存在上述事實,但從另一個角度分析,第14條第1款和第55條并不矛盾,在它們之間反而存在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因為第14條第1款規定了要約的構成要件,當然進而規定了合同的要件,據此,只有在要約中已經說明價格和符合其他規定的要件時,相關的合同才能訂立。但它并沒有規定,如果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中既沒有說明價格,也沒有表明確定價格的方法,這類合同是否有效?根據《公約》第4條a項的規定,《公約》并不涉及合同的效力問題;相反,它屬于國內法調整的問題。因此,如果雙方當事人簽訂了此類合同,此類合同是否有效應該根據有關國家的國內法來進行判斷。第55條也沒有規范此類合同的效力問題,因為它僅僅規定,合同有效訂立后,在合同中缺乏價格條款的情況下應該采用查明買方應付價款的方法。可見,根據第55條規定,這類合同是否有效,仍然應該根據相關的國內法來進行判斷。如果根據相關國家國內法的規定,沒有表明價格或確定價格方法的合同也是有效的,那么,就可以根據第55條的規定來查明買方應該支付的價格和貨款??梢?,第55條確實對第14條第1款起著補充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乐清市| 加查县| 方正县| 灵丘县| 蒙山县| 治多县| 清苑县| 仙居县| 定州市| 葫芦岛市| 镇江市| 南丰县| 华安县| 新建县| 拉萨市| 五大连池市| 崇州市| 泸溪县| 石台县| 唐海县| 靖西县| 临汾市| 大邑县| 县级市| 雷州市| 富阳市| 沿河| 南郑县| 乐至县| 安远县| 固原市| 濮阳市| 辽宁省| 泸定县| 吉林省| 神农架林区| 渑池县| 临江市| 唐山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