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室內空氣凈化卷)
- 鄭祥
- 2545字
- 2019-10-25 16:07:42
第三節 市場競爭主體與競爭格局
2012年前,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較為穩定,品牌數量基本維持在50個左右。隨著霧霾天氣大范圍出現,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這使得國內空氣凈化器品牌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自2013年起,眾多生產企業進入空氣凈化器領域。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品牌數量快速增加到672個;2015年新增334個品牌,淘汰123個品牌,實際在銷品牌達到883個;2016年新增99個品牌,淘汰268個品牌,實際在銷品牌從2015年的883個下降為714個。可以看出:空氣凈化器行業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品牌數量繁多。但2016年新國標的出臺、政府監管措施的加強,加劇了品牌競爭中的優勝劣汰,部分不合格的企業已經被清洗出局,而且進入的品牌數逐年減少,行業集中度逐漸上升。品牌淘汰率的提升在提高行業進入門檻、規范行業的同時,也降低不合格品牌對行業和產品形象的損害,提升消費者對行業優質品牌和產品的信任度和認知度。2010—2016年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品牌數量變化見圖1-7。

圖1-7 2010—2016年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品牌數量變化
2010—2017年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國內外品牌份額變化見圖1-8。2010年之前國內品牌在市場處于領先地位,隨后逐漸走下坡路,市場份額不斷被國外品牌蠶食。雖然在產品的供給量上國內品牌仍處于上升趨勢,但市場占有率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由于國內品牌的繁雜混亂和市場的不成熟,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國外品牌。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吸引了許多國外品牌不斷進入。2013年之前,全球最大的空氣凈化器研發制造基地在韓國。從2014年開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空氣凈化器需求市場,所有技術研發團隊都在關注中國的需求變化,其研發重心也逐漸向中國轉移。2015年,空氣凈化器市場國外品牌依然保持強勢地位:在線上市場,零售額排名前10位的空氣凈化器品牌中國外品牌占6個,其零售額之和占整個線上市場的53%;在線下市場,國外品牌更是表現出壟斷性優勢,零售額排名前10位的幾乎均為國外品牌,其零售額占據了線下市場的80%。

圖1-8 2010—2017年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國內外品牌份額變化
經過2013—2015年行業品牌激增、2016—2017年盤整洗牌后,目前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品牌格局已悄然發生變化。奧維云網監測數據顯示,2015—2017年,凈化器線上、線下國內品牌份額得到快速增長,分別從2015年的31.0%、21.1%增長到39.3%、35.8%,強勢掠奪外資份額,表明國內空氣凈化器品牌競爭力得到了提高,在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高。
目前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競爭主體可以分為三大類:
●專業的空氣凈化器生產公司:其中既包括國產傳統企業,也包括外資專業空氣凈化品牌企業。亞都公司就是國產傳統企業的典型代表,長期從事室內空氣凈化產品的生產,占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布魯雅爾、艾可愛爾等是外資企業的代表,其較中國專業品牌具有更悠久的歷史和更深厚的技術積淀,但仍處在進軍中國市場的摸索開拓階段。
●以空調為主的家電企業:該類型企業逐步進入室內空氣凈化領域,如遠大、美的、格力等。這類型企業在新風系統市場中憑借其本身空氣產品的實力,以及其建筑安裝能力,具有較大的優勢。空氣凈化產品作為空調行業中的子項目的需求得到進一步挖掘,格力、美的、海爾分別推出具有專業除甲醛、強調殺菌功能的空調以及空氣凈化產品。
●外資家電品牌:歐美系列以飛利浦、伊萊克斯等為代表,日韓系列以松下、夏普、大金等為代表。該類型企業依托于國際馳名的電器制造公司,企業規模龐大,生產技術先進,具有較強的產品研發和品牌優勢,同時憑借其外資底蘊,產品在混亂的市場競爭格局中,更受消費者青睞。
在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發展之初,本土品牌亞都一直處于領軍地位。但隨著外資品牌對中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重視并不斷發力搶占市場,亞都的市場份額被不斷分食。2012年,本土品牌由一統江山沒落至僅占據約1/4市場的局面。2010年至2012年前三季度,本土品牌市場占比由58.3%降至26.1%;該階段外資品牌表現相反,十分強勢。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雖未確立絕對的領導品牌,但外資品牌優勢仍然十分明顯。
2014年中國的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品牌市場占有率累計達到84.8%,行業集中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品牌中,以飛利浦、夏普、松下為主的外資品牌有9個,銷售額市場占比達到68.5%,而以亞都、美的、萊克等為主的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僅為16.3%。各大品牌對線上、線下市場布局各有側重。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空氣凈化器市場,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品牌線下、線上市場累計占有率分別達到97.1%、76.2%。線下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品牌中,以飛利浦、惠而浦、A.O史密斯為主的外資品牌有10個,銷售額市場占比達到66.6%,而以亞都、美的、萊克等為主的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為30.5%。線上銷售額排名前15位的品牌中,以飛利浦、霍尼韋爾、布魯雅爾為主的外資品牌有10個,銷售額市場占比達到56.4%,而以亞都、美的、萊克等為主的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為19.8%。這表明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外資品牌仍具有較大優勢。
一、線下市場
線下市場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2017年線下市場銷量排名前10位的品牌占據91%的市場份額,其中外資品牌占據7席。市場銷量排名前3的飛利浦、萊克、惠而浦,銷量占比分別為20%、16%和13%。2017年空氣凈化器線下市場主流品牌零售量及零售額見圖1-9和圖1-10。

圖1-9 2017年空氣凈化器主流品牌零售量市場分布(線下市場)
二、線上市場
與線下市場相比,線上市場由于電商渠道時效性強、易打破區域限制,為企業快速布局搶占市場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目前線上市場品牌競爭更為激烈,品牌集中度相對較低,競爭形式也更為復雜多變。2013年,線上市場銷量排名前5位的品牌分別為飛利浦、夏普、松下、亞都、大金,外資品牌占據4席,僅有亞都作為國產品牌代表躋身第一梯隊。2014年銷售額排名前10位的品牌集中度僅為68.6%,線上市場銷售額排名前兩位的飛利浦、夏普市場占有率合計為30.6%,遠低于線下市場的占有率;而以凈美仕、美的、TCL、亞都、SKG等品牌為主的國產品牌迅速加入線上市場競爭,并快速實現空氣凈化器線上市場份額的攀升。2017年線上市場銷量數據表明,國產品牌小米取代飛利浦名列銷量榜首的位置,另一國產品牌TCL進入銷量前五位;而在市場銷售額上,飛利浦幾乎是小米的2倍。

圖1-10 2017年空氣凈化器主流品牌零售額市場分布(線下市場)
2017年線上市場空氣凈化器主流品牌零售量及零售額見圖1-11和圖1-12。

圖1-11 2017年空氣凈化器主流品牌零售量市場分布(線上市場)

圖1-12 2017年空氣凈化器主流品牌零售額市場分布(線上市場)
- 油氣田含油污泥處理技術
- 近代松花江流域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變遷
- EOD·生態引領發展模式研究:以中信國安實踐為例
- 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重大問題研究:農業生物災害卷
- 新時期首都環境管理機制創新研究報告(2016)
- 寧夏自然災害防災減災重大問題研究:環境災害卷
- 供熱工程
- 世界可持續發展歷史軌跡:人物與思想
- 世界環境史(見識叢書47)
- 青海省草地生態監測方法及植物識別
- 食品發酵工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
- 污染物的環境行為及控制
- 污染土壤修復技術與應用
- Plasma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環境保護中等離子體治理技術)
- 長江三角洲自然災害數據庫建設與風險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