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開宗明義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1],曾子侍[2]。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3],以順天下[4],民用和睦[5],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6]:“參不敏[7],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8]。復坐[9],吾語汝。身體發膚[10],受之父母,不敢毀傷[11],孝之始也。立身行道[12],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13],孝之終也[14]。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大雅》[15]云:“無念爾祖,聿修其德。[16]

注釋

[1]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居:在家里閑坐。

[2]曾子:曾參,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歲。侍:陪伴尊長。

[3]先王: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古代圣王,如堯、舜、禹、湯、文、武等。至德:最高的德行。要道:精要的道理。

[4]以順天下:使天下人心歸順。順:使……歸順。

[5]用:因此,因而。

[6]避席:席,鋪在地上的草席,這里指自己的座位。古人席地而坐,按照禮節,起身回話時要離開所坐的席子,即離開座位表示尊重。

[7]參不敏:參,曾子自稱自己的名字,表示尊師之意。敏:聰敏。

[8]教:教化。所由生:由此而產生。

[9]復:回去,再。

[10]身體:軀干為身,四肢為體,指全身而言。發:毛發。膚:皮膚。

[11]毀傷:毀壞,殘傷。

[12]立身:樹立自身。行道:奉行道義。

[13]顯:顯耀。

[14]終:最后,歸宿。

[15]詩句引自《詩經·大雅·文王》。

[16]無念:反詰語,能不思念?無念爾祖:怎能不想念你自己的先祖。聿(yù):文言助詞,無意義,用于句首或句中。修:學習,發揚。其:他們的。

釋文

孔子在家里坐著,他的學生曾子坐在旁邊陪著。孔子說:“先代的圣帝賢王有最高尚的德行和最精要的道理,通過這些就能夠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因此而和睦相處,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是什么嗎?”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生我不夠聰敏,哪里會知道呢?”孔子說:“這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回原來位子坐下,我講給你聽。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來自父母,不敢損毀傷殘,這是孝道的開始。人活在世上要有所建樹,奉行道義,揚名聲于后世,從而使父母榮耀顯赫,這是孝的最終目標。所謂孝,開始時從侍奉父母做起,中間的階段是效忠君王,最終則要有建樹功績,成就人格。”《詩經·大雅·文王》篇有詩句這樣說:“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繼承發揚光大你先祖的美德啊!”

解讀

這一章是講《孝經》傳授的緣起,孝道大旨,行孝之方,在全書中具有綱領作用,對孝的意義、內容和表現形式都做了扼要的概括,即使不讀下面的17章,只讀本章,也能得到《孝經》的基本精神。本章首言孝是“至德要道”,把“孝”看成是天下最高尚的德行和最精要的道理,從而將孝提升到道德修養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們可以與《呂氏春秋·孝行覽》的一段話相互印證:“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夫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意思是說,孝是三皇五帝治國平天下的根本,是各種事情的綱紀。掌握了一種治國平天下的方法而所有的好事都會出現,所有的壞事都能去掉,天下都會順從,恐怕只有孝道吧。

接著對孝做了進一步闡釋:“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教化的源泉。說明孝是人之為人最根本的行為準則,也是教化的源泉所在。

行孝的基本內容是不毀傷自己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與父母血脈相通,情感相系,因此要愛護我們的身體。《論語·泰伯》載: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就是說,曾子有病,把他的學生召集到身邊,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沒有損傷)《詩經》上說:‘小心謹慎呀,好像站在深淵旁邊,好像踩在薄冰上面。’從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體是不會再受到損傷了,弟子們!”曾子借用《詩經》里的三句,來說明自己一生謹慎小心,避免損傷身體,能夠對父母盡孝。《禮記·祭義》也記載曾子曾經說過:“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大戴禮記·曾子大孝》引曾子說:“身者,親之遺體也。”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可以說是遺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們要珍惜愛護,保全我們的身體就是在行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禮記·祭義》)意思就是,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父母完全給予了我們,我們就要完全回歸天地,讓父母的這部分遺產得以保全,這就叫孝。怎么叫全呢?不使身體缺損,不讓身體受辱,這就叫全。對自己身體的愛護當然不是宣揚自私的活命哲學,而是一種自愛、自尊,自愛是儒家仁愛思想連環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自愛使我們可以愛護生命,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注意鍛煉,沒有不良嗜好,避免自殺、鋌而走險、違法犯罪等行為的發生。

孝的最高的表現形式是,通過行孝,名揚天下后世,光耀父母。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毀傷其身,還要進一步提升,要立身立德,做君子,希圣希賢,有所成就,奉行道義,建功立業,讓自己的好名聲傳揚后世,從而使父母榮耀顯赫。這種光宗耀祖的行孝觀念深深地滲透到了我們民族的意識之中,古人所謂“衣錦還鄉”就包含這樣的意思在內,《三字經》中就有“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儒林外史》第十五回“葬神仙馬秀才送喪思父母匡童生盡孝”,馬二先生開導匡超人,勸他潛心舉業:“賢弟,你聽我說。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總以文章舉業為主。人生世上,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只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顯親揚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

人在青年時期以侍奉親人來體現孝道,中年以服務于國君為孝,晚年則表現為立身揚名,成就圣賢人格。唐玄宗《孝經御注》說:“言行孝以事親為始,事君為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于立身也。”這講得很明白,孝道從奉事父母開始,在家里要養成這顆孝心,孝心養成以后,到了朝廷就叫事君,在事君過程中建功立業,顯親揚名。其實“中于事君”也就是傳統說的“移孝做忠”,當然,我們現在解釋“忠”不能像過去那樣忠于皇帝,而是忠于國家,忠于人民,這是孫中山講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尼勒克县| 丰都县| 美姑县| 义马市| 怀柔区| 黄龙县| 于都县| 新河县| 平原县| 湄潭县| 虞城县| 济源市| 宁陕县| 精河县| 江达县| 翼城县| 定安县| 桑日县| 棋牌| 乌鲁木齐县| 汽车| 莱阳市| 区。| 富宁县| 桐梓县| 长春市| 临安市| 牡丹江市| 宜兰市| 庄河市| 海阳市| 嫩江县| 会泽县| 南江县| 雷山县| 榆树市| 麻城市| 鄯善县| 南充市|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