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jié) 詩的體性

詩的體性包括以下四種。

一、詩的法度

經(jīng)過千年的摸索與實踐,格律詩到唐代中晚期已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具有下列八個特點:

(1)兩種格律(平起式、仄起式) ———簡單;

(2)兩種副格(平起式首句葉韻、仄起式首句葉韻) ———多彩;

(3)偶句末字葉韻———諧婉;

(4)二、四、六字位平仄分明———穩(wěn)定;

(5)一、三、五字位有條件地不論———靈活;

(6)句中平仄相間———律動;

(7)不允許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嚴謹;

(8)可出現(xiàn)拗句,亦允許補救———寬容。

這些特點,成為大多數(shù)人創(chuàng)作詩歌時所樂于遵守和應(yīng)用的規(guī)則。

二、詩的內(nèi)涵

格律詩通過聲、韻、律的完美組合,把中國文字的動感、美感和樂感運用得出神入化,描述和展示了人類的全部感情。這些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稱為詩心,詩心因人、因事、因觀察角度、因價值取向等不同條件而有所分別,故面世作品都各具詩人獨立之觀點。某些觀點可能具有典型性,某些觀點又或具有普遍性,在詩人的筆下,都會通過各種手法呈現(xiàn)出來。

三、詩的體類

格律詩本身有幾種格式,非律化的詩也有幾種體裁,所有體裁都各具特點和不一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的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體裁,效果相得益彰。比如精警的用絕句,內(nèi)容豐富翔實的用律句,敘事抒情用歌行,樸拙奇奧用古體。務(wù)求通過對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韻字的選擇、安排協(xié)調(diào),達到內(nèi)容和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

四、詩的風貌

大自然是深奧的,世界是多元的,社會是復雜的,人的性格思想有諸多差異,典型性與普遍性的浸透與平衡,個性和共性的矛盾與統(tǒng)一,使詩呈現(xiàn)出多樣的風格。從婉約到豪放,從悲愁怨抑到慷慨激昂,任由作者在其間大展身手。

通過上述四個體性,詩的形象得以確立起來,本教程即以此為線索,在下列各章節(jié)中進行交錯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大渡口区| 景宁| 米林县| 镇江市| 焦作市| 万州区| 河曲县| 界首市| 怀集县| 和田市| 六盘水市| 眉山市| 西林县| 尉犁县| 子洲县| 岚皋县| 新平| 平顶山市| 永善县| 湖北省| 双峰县| 永寿县| 望谟县| 景德镇市| 阆中市| 金昌市| 运城市| 盘锦市| 德惠市| 昌黎县| 平江县| 日土县| 阿荣旗| 四会市| 乐都县| 陕西省| 于都县| 阜新市| 荆门市|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