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社會和行動的象征性問題

由于當代社會高度復雜化并具有多變性,所以,當代社會理論意識到要窮盡或是高度精確地、絕對地把握社會事實是不可能的。面對一個高度復雜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實體,當代社會理論家認為只能象征性地把握社會實在,只能通過象征性的結構去推論和分析社會實在。所以,與其說當代社會理論要研究社會實在,不如說它要研究表現著這個社會實在的象征結構或形式。這一方面說明了社會理論家意識到了社會結構的復雜性、變動性與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同時也意識到社會科學家畢竟有責任有義務去了解這個社會實在。因此,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把社會實在視為象征性的東西,而不是視為可以絕對把握的完滿的一個完整體系。

重視社會的象征性結構不等于忽視社會實在的結構,而是通過社會的象征性結構去了解社會實在。社會實在所提供的實際材料,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討象征地結構起來的社會。因為社會是以文化為主,文化就是象征體系的產物,文化中的組成要素,如語言、各種制度、各種組織,都是透過象征性的符號來建構和運作的;社會是由人的行動產生和再生產出來的,而人的行動是以象征體系作為中介、手段和參照網絡,所以社會實在本身在實質上本來就是象征性的。過去傳統古典的社會學家由于受到傳統自然科學模式的影響,以為社會實在和自然的實在一樣是確確實實地穩定地存在在那里。但是,后來進一步的研究越來越清楚地顯示,社會的實在無非是透過文化的產物而建構的,而文化的產物是象征的體系,所以要了解社會,必須要透過象征去了解。

綜合上述兩種分析方法的轉變,表明當代社會理論所遵循的理論模式和方法論已經有根本的轉變。正如吉登斯所表示的,當代社會理論自20世紀以來的各種演變,證明了社會科學和社會理論的演變永遠都是同方法論的爭論密切地聯系在一起(Giddens,A.1987:1-10)。反過來,方法論的爭論也推動著、影響著和決定著社會理論發展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普定县| 白山市| 乌什县| 鄯善县| 区。| 阿瓦提县| 安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澄江县| 云阳县| 桑植县| 绵竹市| 福州市| 方山县| 都匀市| 定远县| 深泽县| 屏山县| 无极县| 北安市| 岐山县| 惠安县| 揭阳市| 白银市| 丰城市| 浦东新区| 博乐市| 海安县| 太和县| 济宁市| 景宁| 台州市| 荆州市| 贡觉县| 葵青区| 普洱| 八宿县| 江孜县| 旺苍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