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離土星后,就會長時間沒有資源補給,所以這次云陽也沒有著急離開,而是派出兩艘護衛艦在小行星帶,木星和土星之間來回穿梭,收集物資,土星的資源和木星差不多,沒有多少額外的資源,到是稀有金屬資源較多,讓四艘飛船得到了充足的資源補充,本來想進入半生飛船參觀的,結果半生飛船在縮小后化成的飛船也和護衛艦一樣,只有工程維護通道,并不打算讓活人進入。
經過智腦解析,半生人的數據庫中,大半都是半生人的歷史及次元宇宙的資料,出乎意料之外,資料中沒有半點描述半生人形象的內容,但在科技樹方面卻與鉑星文明相似,可以取長補短,其中有幾種科技引起了云陽、小蘿莉和智腦的興趣并進行研究。
智腦在半生文明的數據庫中發現了一種護甲技術,這種護甲采用的金屬十分奇特,平時穿在身上猶如衣服一般,十分柔軟而且很輕,可以根據喜好做成任何造型并上色,在充能進入戰斗狀態后,物理防御方面,單位面積上遇到的撞擊力量越大,抗打擊性就越強,表面壓力越大,韌性越高,而且會將接受到的外力轉換為護甲的能源進行使用或者轉換為個人護盾的能量,對能量攻擊的防御更是完美,可以對任何已知能量攻擊直接全部吸收,吸收不了的就順著能量管道排出裝甲體外,兩種防御模式同時減少對護甲內主體的傷害,根據資料描述,這種護甲除非是遇到強大的引力場撕裂或者維度打擊武器,否則基本上不會破損。
而這種金屬十分稀有,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人工合成的概率很低,智腦試圖通過在木星收集到的奇異金屬進行轉換,結果只有失敗,而這種金屬,在半生文明在這個宇宙的探測中,暫時沒有發現天然的存在。這種轉換技術對溫度波動范圍和波動時間要求非常嚴格,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波動條件下,對一種金屬進行迅速的冷熱交替,同時要在超強的壓力和引力變化波動范圍內才能產生。而這還不夠,能轉換成這種金屬的金屬在宇宙中更是少得可憐。半生飛船上也只有薄薄的一層這種護甲,防御也依舊靠護盾為主。無奈,智腦在不影響性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分離出一小部分半生飛船的裝甲進行研究,最后采用量子傳輸系統將裝甲先是掃描量子化后暫存在傳輸系統的緩沖區內,然后根據結合鉑星文明和半生文明的技術為云陽和小蘿莉造設計出的兩套裝甲樣式,在釋放重組的過程中按照設計好的樣式進行重組并預留了功能模塊添加區域,而這兩套裝甲,也只有小飛船或半生文明的飛船才能夠進行瞬間傳送,其他文明想要半路搶人,還會受到裝甲內部系統的強烈反抗。
半生文明數據庫中,有一項技術引起了云陽的注意,即在半生人對抗這個宇宙反噬的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生命延長技術,該技術對半生人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在智腦分析后,結合鉑星文明的生命工程技術,可以讓云陽在現有條件下,足足多出2000年的壽命,是鉑金人平均壽命的兩倍。探索宇宙本來就是件耗時的事情,云陽再三確認了智腦的分析結果,確認安全后進行了身體改造,過程很順利,云陽因此也獲得了總共3000年的壽命。對此云陽很是滿意。
而小蘿莉則在半生文明的資料庫中,發現了一種微觀技術理論,可以在原子層面進行操控的技術,由此制造出的納米機器人更加高效,性能比鉑星文明生產的納米機器人更強,如果材料及技術水平允許,甚至可以造出皮米或者飛米級別的功能模塊或者機器人。但由于小飛船當前的生產能力有限,無法進行制造,而半生文明的飛船目前也不能進行這方面的制造。小蘿莉只能留著這個項目,等待機會再進行開發。
武器系統,結合半生人和鉑金人的武器系統以及二貨科學家對球形戰艦的觀測分析,小飛船終于有了一炮滅掉一顆小行星的能力,雖然不能產生那種變態的引力波動,但保命和突襲是足夠了。這個能力對能源消耗巨大,在移植了半生人的能源系統后,單獨作為主炮的能源系統才勉強夠用。而半生人的能源系統很奇特,用的是引力能,宇宙中無所不在的引力,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在宇宙航行中,能源是重中之重,所以云陽和智腦研究后決定在所有飛船中在鉑星文明能源系統基礎上增加了半生文明的引力能系統,兩個系統分別滿足不同功能區域的能源需求,并且可以聯網供能。
其他的小型武器,鉑金人和半生人各有優勢,經過互補,所有飛船都混裝有鉑金人和半生人的武器系統,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兩種武器同時擊中目標后,殺傷力會產生兩次疊加,達到了1:2的效果,而綜合能源消耗則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可以連續開火而不用擔心冷卻系統無法及時散熱。半生人的護盾技術比較獨特,采用類似鉑星文明的斥力場護盾和全息護盾的綜合體,不需要像鉑星文明那樣單獨開啟兩個護盾,而且能源消耗更低。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打不過就跑,至于跑路手段,除了鉑金人的遁入多維空間外,半生人有一種超空間引擎,只要發動,可以瞬間跳躍到三光年以外指定坐標,并且不會留下可以追蹤的痕跡,唯一缺點就是不能長時間運行。而智腦在結合鉑星文明和半生文明的技術后,對超空間引擎進行了初步改造,以便適于長時間工作,通過換算,相當于在宇宙空間中最高可以按照10光年/每小時的速度飛行,比鉑星人的超光速引擎慢但不受時間膨脹的限制。由于在超空間中飛行,飛船可以與目標進行直線飛行也不用擔心航線上撞到任何物體,但由于當前技術限制,必須在工作達到100小時就必須跳出超空間,而由于航線中存在的大量天體,也不能完全等到100小時才跳出超空間,必須時刻對航線進行探測,在100小時的航行距離內,提前跳出超空間躲避航線上的天體,在等待引擎完全冷卻后更換新的超空間核心,才可以再次跳入超空間飛行,最后超空間引擎取代了超光速引擎成為小飛船的主要引擎。
半生文明的工程機器人比鉑星文明的工程機器人更優秀,對于資源采集、飛船修復等工作的效率很高,但半生文明的工程機器人體型巨大,很多地方無法進行操作,智腦只能融合鉑金人,金星人和半生人的機器人技術,造出了通用型的機器人進行飛船改造和升級,這些機器人的能耗非常低,但是效率卻很高,而為了測試這種機器人,智腦通過再次制造三艘護衛艦得到了證實,這種結合了三個文明技術的機器人,確實功能強大,適用范圍更廣,必要時,甚至可以作為單兵或列陣進行戰斗,而這種機器人制造護衛艦的時間明顯縮短,護衛艦的結構和性能都有了大部分的提升。最后,智腦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把舊型號的機器人,包括半生人的機器人全回爐重造,改造成新型的通用型機器人,當然,按照慣例,還是會留下一兩個機器人作為文物進行封存。智腦順便把前兩艘護衛艦也進行了回爐改造。半生人的飛船也參考了鉑星文明的技術進行了自我改造和飛船智腦升級,飛船更接近于實戰和全方位防護同。
現在云陽一共有七艘飛船,一艘主艦,五艘護衛艦,一艘半生人飛船,在不使用狀態下,五艘護衛艦都會化為主飛船外部的一個飛梭形狀的附屬物。而半生人飛船,平時都是作為護甲狀態,依附在小飛船外部,將五艘護衛艦和小飛船包裹起來,然后就是進入了待機模式,如有需求,則會開啟對應的護衛艦區域,讓護衛艦自由起落。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偽裝,變成任何外形。五艘護衛艦,依次命名為水星號,金星號,火星號、木星號和土星號,小飛船則改名為地球號,半生人飛船命名為半生號,為了紀念太陽系及便于在宇宙中整體航行,七艘飛船合體后的飛船被命名為太一號。
對于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得到探測器進行探測后的數據分析后,已經沒有必要前往考察,在穿越柯伊伯帶過程中,找到了許多的稀有金屬,同時發現了少量天然鉑晶,天然生成的鉑晶含有少量雜質,不能作為戰艦護盾發生器晶體使用,但用于單兵護盾晶體卻綽綽有余。在即將飛出太陽系邊緣的時候,意外的發現少量可以轉換為護甲金屬的金屬存在,但由于技術不足,暫時無法進行轉換,只能放在倉庫里面待用。同時,小蘿莉發現了一塊奇異的晶體,可以吸收光線進行生長,只要有光就能生長。隨后小蘿莉把這塊晶體放在一個單獨的倉庫進行培養。在收集完足夠的物資后,太一號朝著銀心方向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