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1967)
任何一個憑純粹經驗創作的詩人,都不免缺乏精深和博大。往往當經驗淪為歷史時,人們不難發現作品的生命力并沒有灑上思想和藝術的光輝,而只是源于一種感人的紀實性。客觀地評價,沙遜在英國文學史上便是位純粹經驗的詩人。其文學創作的高峰是現實的戰爭殘酷和痛苦的自我反省所饋贈的。無論是在他創作高峰期間,還是在他晚期冥想著超脫,尋求靈魂的安寧時,沙遜都沒能調和好感性與理性的關系,總...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886—1967)
任何一個憑純粹經驗創作的詩人,都不免缺乏精深和博大。往往當經驗淪為歷史時,人們不難發現作品的生命力并沒有灑上思想和藝術的光輝,而只是源于一種感人的紀實性。客觀地評價,沙遜在英國文學史上便是位純粹經驗的詩人。其文學創作的高峰是現實的戰爭殘酷和痛苦的自我反省所饋贈的。無論是在他創作高峰期間,還是在他晚期冥想著超脫,尋求靈魂的安寧時,沙遜都沒能調和好感性與理性的關系,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