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天時地利

一、機道一體

我國自古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說,一般認為這句話出自管仲?!豆茏印醒浴?“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 《管子·五輔》:“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此所謂三度”; 《管子·輕重乙》:“故此所謂善因天時,辨于地利而辟方都之道也”; 《管子·白心》:“上之隨天,其次隨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故其言也不廢,其事也不隨?!?/p>

“天時地利人和”的觀念對中國的戰略思想和日常行為有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人們在重大事情上依然擇日而作、擇地選位,必要時還會匹配生辰八字。

戰略上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將短期與長期結合起來考慮。短期近似于隨機,長期可理解為道。隨機是在時間軸上的特定節點順勢而為。這種順勢而為考慮到這個時間軸的未來,考慮到了長期性,因此是一種道。

因此,戰略雖然要考慮長期的勝利,但并不能離開具體戰役和戰術的勝利。

天時地利的觀念,體現著中國人“機道一體”的思想——隨機(機,即天機)而恒道的高度智慧。“機道一體”意味著天人合一,遵守宇宙的秩序法則。所以,《道德經》開篇即講恒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易經》則認為“天地感而萬物生”, “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萬物通。”

而孔子直接表述了為人之道,見《論語·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顯然,戰略上的“道”必須是“天地秩序”之道(交),因此一定是善道;天地若不交,自然不善。得天獨厚者,替天行善道。

馬云在2019年巴黎Viva Tech峰會上表示,2019年9月10日,也就是他55歲生日和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之際,馬云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不再擔任阿里的正式管理職務。

馬云此舉,早有端倪。

1999年大年初五,在湖畔花園馬云家里,他對著阿里巴巴的創始團隊第一句話說的就是:“跟大家共同探討以后至少5年、10年我們要做的事情?!?/p>

2018年9月10日,馬云在公開信里說:“10年前我們就問自己這個問題,如何保證馬云離開公司以后,阿里巴巴依然健康發展?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p>

對于一個市值四五千億美元的世界級大企業,相對于74歲的任正非、73歲的宗慶后、72歲的曹德旺,54歲的馬云在還年富力強的時候,能夠“下”得下來,背后不知有多少未雨綢繆,耗費多少心血。

馬云做出這樣的選擇,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大惑不解。

在2018年9月11日的俄羅斯遠東經濟論壇企業家圓桌會上,普京就讓手下去問馬云:“你這么年輕,為什么退休?”

馬云回答道:“總統先生,我不年輕了,昨天剛好在俄羅斯過了54歲生日。我創業19年,做了一些事,但還有更多熱愛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

普京笑著鼓掌,并說道:“你比我年輕,我都66歲了!”

馬云1999年創建阿里巴巴,受盡磨難,也歷經輝煌。退役此舉對阿里巴巴的戰略具有深遠影響,馬云或以“退下”告訴世人,作為信息時代的“愚公”,既然互聯網的高山已移,恒道終求,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列子·湯問》)

二、客觀性與主觀性

杰克·倫敦說:“一個人在困境的時候,可以靠夢想堅持下去,而一旦走出困頓獲得成功,生命的意義便成為一個問題。苦難可以使人的內心很強大,而成功卻能夠毀滅一切。”

前面說了機道一體、天人合一,哲學上來說,可以進一步思考天時地利的客觀性和主觀性。

天時地利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戰略上,前者體現為“天下大勢”,后者體現為“一念之間”。大勢為“天”,一念為“地”,天地交,戰略成。也就是說,個人的“一念之間”要契合“天下大勢”。

天時地利的客觀性,就是大社會潮流或大自然規律作用下的不以個人主觀意念為改變的大勢。例如歷史上的三國兩晉南北朝后的中國,在四分五裂數百年后,人們渴望“大一統”,隋唐的興起就具有天時地利的客觀性;又如明末全球進入“小冰河”周期,陜西、河北、山東和東北的大旱無可避免,李自成起兵,而皇太極也迫切希望進兵中原,最終兩軍相逢于山海關。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千古流芳,以下是諸葛亮對當時天下大勢的判斷。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p>

客觀性與主觀性互不可分,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對于不同的個體來說,具有相對性。

天時地利的主觀性,是指客觀的天時地利對于不同個體的“一念之間”或相同個體不同的“一念之間”的差異,產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作用。

王莽變法與劉秀的“光武中興”體現著天時、地利的客觀性與主觀性。

王莽的“一念之間”,要面對的是“土地兼并、門閥割據、社會經濟凋敝”這樣的社會現實(客觀的天時地利),他的新法觸犯了權貴集團的利益,他所推行的“古代社會主義經濟政策”(胡適語)也違背了當時的現實,最終未能取得成功。

而劉秀的“一念之間”,卻是有“推翻新朝、討伐篡漢逆賊、中興漢室”這樣的道義背景(主觀的天時地利),最后劉秀借用對王莽不利的力量,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王莽出生之時,王氏已經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們輪流當大司馬,族里最差的也是將軍或者侯爺。王莽自小是名聞天下的優等儒生,潛心讀書,生活簡樸。父兄去世后,他一個人贍養母親和寡居的大嫂,撫養兄長的遺孤。對內照顧族內的長輩和叔伯,對外結交名人賢士,堪稱道德完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整個社會所矚目,聲名遠揚。29歲受封新都侯,38歲擔任大司馬。

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改國號為新,建立新朝。王莽上位以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甚至殺掉了三個兒子。然而,新朝短短十幾年間,生靈涂炭,王莽身死名滅。

胡適曾說:“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他認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國有、均產、廢奴三個大政策。

《劍橋中國史》總結王莽的政策有:

(1)降低貨幣成色,使國家獲得更多的黃金,而且越是面額高的貨幣,貨幣成色越低,用來減少這個政策對低收入人群的影響(改革貨幣);

(2)廢除奴婢制度(人人平等);

(3)提出“均田制”的思想(土地國有,平均分配);

(4)酒、鹽、鐵國家專營,依靠國家手段,穩定糧、布市場;

(5)對漁民、獵人、商人、工匠開征什一稅,根據收入征收而不是按資本征收;

(6)欠收時減少官俸;

(7)對官員嚴厲監管,因為三個兒子、一個孫子、一個侄子犯法而迫使其自殺(法律面前,人人一律平等);

(8)滅高勾麗改名為下勾麗;

(9)重視科技,支持當時被儒家稱為“奇巧淫技”的科學發明,還親手解剖人體。

古代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天時地利的客觀性和主觀性,并將這種智慧創造性地體現在八卦當中。

八卦分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就是伏羲八卦,次序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說的是天下大勢,是客觀存在;后天八卦是文王八卦,次序是:震巽離坤兌乾坎艮,說的是一念之間,是主客觀之間的相互影響。

因此,人心需要順應天地之道,一念之間往往是轉折點,只要是善念,皆有天時地利;倘若天地不交,往往就發展成為一念之差,不僅錯失機遇,還可能引發內憂外患,導致戰略失敗。

對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理解體現在謙卦之上?!断筠o》說:“謙虛的美名遠揚四方,固守中正就可獲得吉祥”。這是說六二爻以心中純正贏得名聲,而不是靠沽名釣譽獲取名聲。

《黃帝陰符經》指出了天時地利的這種主觀性、客觀性,根本上在于人心。也指出了戰略上最大的錯誤是違背自然規律、逆潮流而動的不自量力。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p>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p>

許多企業戰略往往忽視天時地利的主客觀性規律,任由自己的“一念之間”發展,不加控制,最終導致了失敗。

三、周期性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農業社會受“蛛網效應”影響,通常以年為單位,會出現一定的生產周期波動。瓦特發明蒸汽機后,進入工業社會,也出現了特有的經濟周期現象。200多年來,各行各業都不斷經受著這種周期性的沖擊,給各個企業帶來的既有機會,也有風險。

典型的經濟周期包括基欽周期、朱格拉周期、庫茲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周期本質上由工業產品的使用壽命、投資回報率共同決定,而這兩者又由邊際利潤遞減的經濟規律所決定。

一般認為,使用壽命小于1年的工業產品,很少出現特別的周期性波動。

基欽周期是英國經濟學家基欽于1923年提出的存在著40個月(3~4年)左右的一個周期。這是一種小周期,俗稱存貨周期、庫存周期、短周期,其實質是主要產品產量的周期,而不是存貨或庫存的周期。基欽周期是與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最為相關的經濟周期,其主要描述指標是可選消費品產量同比增長率、5000戶工業企業存貨同比增長率、產成品庫存PMI、5000戶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

朱格拉周期是1860年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種為期1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該周期是以國民收入、失業率和大多數經濟部門的生產、利潤和價格的波動為標志加以劃分的,通常體現為行業的投資周期。

庫茲涅茨周期是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提出的一種為期15~25年、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由于該周期主要是以建筑業的興旺和衰落這一周期性波動現象為標志加以劃分的,所以也被稱為“建筑周期”。在全球房地產商品化程度提升之后,房地產業對于庫茲涅茨周期影響更大。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于1925年提出的。認為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著50~60年的一個周期,也稱康波周期、創新周期或長周期??档吕疽蛑芷谄骄L度為54年,其中包含了3個庫茲涅茨周期、6個朱格拉周期、15個基欽周期。一般認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生產力發展的周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重要科技創新的周期。1790年至今,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拐點如下:1791年低點,1818年高點;1845年低點,1872年高點;1892年低點,1925年高點;1948年低點,1969年高點;1993年1月低點,2025年3月高點(預計)。目前,全球經濟仍處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擴張期。

處于哪個周期、處于周期的哪個階段或位置,對于天時地利的認知非常重要。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天時地利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周期,或者反過來。譬如說,處在1978-2018年中國經濟大增長周期中的企業,是有著巨大的天時地利的。

但反過來,進入經濟逆周期,或者進入經濟周期調整下行階段的時期,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就可能是普遍性的。

四、均衡結構

天時地利最終體現為一種均衡的結構:“一念之間”與“天下大勢”均衡;“一念之間”與責任能力均衡;“一念之間”與人脈資源均衡。

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妨看作是他的情懷和理想,現實中做不到,做到了也虛。

不如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泰伯》)。

均衡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是認知與行動的均衡。

這是整個戰略均衡的先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實當中我們遇到的企業戰略問題,往往首先在認知層面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認知不夠,行動方向就容易錯;若認知錯了,行動又執行得特別好,就容易出現災難。

基于“后發優勢”(林毅夫)或者“后發劣勢”(楊小凱)的經濟理論的啟發,一些企業研究發展戰略的方法是借鑒美國,根據美國社會發展的進程,根據中美的發展差距來研究企業戰略。這種做法對“跟隨者”來說十分有益,它巧妙地降低了學習成本,避免了認知的不足,有助于實現趕超,被人詬病的“山寨戰略”也和這一做法異曲同工。

認知與行動均衡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倘若知行合一,企業家的“一念之間”必然會有很好的戰略結果,然而知行合一并不容易。

包容異見是實現認知與行動均衡的有效方法,像華為建立“藍軍”,實行戰略論證和仿真研究的企業,實屬珍貴。

其次是個人與他人的利益均衡。

這是整個戰略均衡的核心,解決“利他”和“利己”的矛盾統一,解決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解決企業家個人與其他利益干系人之間的平衡。

亞當·斯密最先發現了“利他”和“利己”之間的均衡關系,他洞見到人們在“利己”的驅動之下,通過社會分工促進了社會經濟繁榮,客觀上實現了“利他”;而稻盛和夫則說:“心懷利他,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恰如胡適所說,“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在他奠基性的經典之作《易卜生主義》(1918)中,胡適引用易卜生的話說,“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種真實純粹的為我主義。要使你有時覺得天下只有關于我的事最要緊,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阋胗幸嬗谏鐣?,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械臅r候我真覺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緊的還是救出自己。”對此,胡適解讀說,“這種‘為我主義’,其實是最有價值的利人主義?!?/p>

實現“共同富?!焙汀坝懈M怼痹诂F實中國社會中十分艱難,有的企業家回鄉修路、捐款、捐別墅遭人嫌棄,主要是嫌少。這不是法律或道德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學的問題。

不能有效地利己者,也必不能有效地接受別人的“利他”。傳統農村為何貧困,除了自然資源貧乏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知道通過優化社會分工提高生產力來確?!袄骸?,最終必然無法“利他”。

中國人講究人情味,演變出送紅包習俗和送禮習俗,它以“利他”為先,最終卻可能損己?;閱氏矐c的“送禮”問題,已經成為中國部分三四五線城市和鄉村的現實經濟問題。許多年輕人愿意“北漂”,有時就是為了逃離“熟人社會”的送紅包習俗。

2018年元旦剛過,一則網帖火了,同時也讓網友吵翻了天。在這則網帖中,一位網友說他首次參加同事婚宴,僅隨了100元做份子錢。于是大有人調侃,百元份子怎拿得出手?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物價上漲,越來越高的婚禮紅包讓年輕人感嘆“壓力山大”。在我市,婚禮等喜事的紅包動輒達到800元、1000元,有時候一個月幾樁喜事,還真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而在最近,在陸豐市潭西鎮的一個村子里村委會發出的關于份子錢的公告,引起了汕尾網友的注意,也讓這則公告在網絡上紅了一把。[7]

費孝通、張之毅先生著的《云南三村》中有一個玉村。1943年當張之毅先生回訪玉村考察時,發現玉溪舊有的富商基本走向衰敗。他說:“我們看過以上玉溪四戶富商之家的衰敗情況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像文興祥、馮祥這兩位創下家業的人一經死去,商號即因無人經營而停業。……由于本人在世經營商業時,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幾乎都是閑散過活,并多有煙、賭等不良嗜好,以致家人中沒有一個成器的,所以本人一死,一家即后繼無人?!睘槭裁磿@樣?在不承認個人產權、以家族或其他形式壓制個人的社會里,所謂“有福共享”,也即認定家中“一人成功,大家共享”,結果是縱容懶惰。

為解決好個人與他人的利益均衡,企業戰略中最為重要的是界定清楚各自的“責、權、利”,以契約的形式界定清楚各自的邊界和范圍。

谷歌公司在全球首推DRI(直接負責人)制度,即無論何種事項,從戰略行動到日常事項,都由唯一指定的直接負責人負責。DRI制度對于谷歌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三是個人自身不同階段的均衡。

這一均衡解決個人定位、認同感、歸屬感與成就感問題。

孔子把個人的均衡講得極為透徹,“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企業戰略思考者方惟一先生曾談及創業均衡的話題,“有些打工的高管本質上就是企業家和創業者,成為企業家并非一定要自己當老板”。

企業發展存在生命周期,行業存在發展周期,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后浪推前浪。事業上的均衡需要得到健康和家庭的支撐。因此,就戰略視角來說,需要企業家自制,平衡好個人健康、事業、家庭三者。

第二、第三層次的均衡,本質上取決于第一層次認知與行動的均衡。

秤桿叫權;秤砣叫衡。秤上的小星叫定盤星,也叫準星。標秤上十六錢等于一兩,十六兩等于一斤。秤上為什么要用十六進位呢?秤上有16顆準星:7顆表示北斗七星,告誡人們在用秤的時候心中有方向,不可貪財、不辨是非;另外6顆星表示東南西北上下六方,它告誡人們用秤的時候要心居中正,不可偏斜;最后三顆星分別是福祿壽,誠實守信,斤兩不差,就是添壽、加祿、增福。

均衡做到了極致,自然就擁有最好的天時地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仁寿县| 新乐市| 伊宁县| 衢州市| 襄城县| 布尔津县| 武穴市| 盐源县| 广汉市| 武功县| 和田县| 旬阳县| 土默特右旗| 察哈| 阿拉善右旗| 绩溪县| 松江区| 高雄县| 乃东县| 广元市| 云和县| 宁武县| 桑植县| 翁牛特旗| 贡山| 新兴县| 磐安县| 庄浪县| 伊川县| 萍乡市| 南郑县| 漯河市| 延安市| 南靖县| 贵定县| 阳城县| 永仁县| 陇川县| 武强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