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開沅口述自傳
- 章開沅口述 彭劍整理
- 5字
- 2019-09-30 11:04:56
一 家世敘略
1.兩位祖先
我的先祖于明朝末年從浙江紹興遷到吳興,在一個叫作荻港的村莊安家落戶。荻港因水中蘆葦叢生、無邊無際得名。章氏在此聚族而居,人丁漸漸興旺,到第九世時,儼然成為當地望族,開始分成若干祠堂,我家屬于清芬堂。
家族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十二世章節文,號實庵。他走出荻港,過上了游幕生活,先后做過陶澍和林則徐的幕僚。他很得林則徐賞識,林曾保舉他擔任過知縣一類地方官,后升遷為山西代州知州,并勞瘁死于任內。我家曾經長期保存林則徐書贈給他的條幅和對聯,但都不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作為“四舊”毀掉。稍感慰藉的是,我至今保留著實庵公的兩方印章,一牙質,曰“實齋”;一水晶,曰“率真”。我的書齋名曰“實齋”,就是借用他的齋名。
另一個是實庵公的孫子,也即我的曾祖父,十四世章維藩,字干臣(亦作贛岑)。干臣公是我們家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少年從戎,1876年投效左宗棠西征大營,轉戰于新疆南北兩路。西征結束后,隨左南返,歷任安徽撫署文案、牙厘局提調、無為州知州、懷寧縣知縣等職。曾祖父為人豪爽,生性耿直,但似乎不適合在宦海浮沉,因此仕途并不如意。在宣城任內,因上級對“教案”的肇事民眾處分過重,他很不滿,找了個“親老歸養”的理由,辭職了。
19世紀末,中國興起一股不大不小的興辦實業浪潮,辭官后的曾祖父也想一顯身手。他看中了蕪湖。蕪湖自古就是魚米之鄉,在19世紀70年代開埠之后,繁華程度又甚于前。曾祖父看中的,是蕪湖已經發展成全國最大的米市。他想辦一家機器面粉廠,加入到米行中去。為了便于原料和成品的集散,他將廠址選在青弋江畔。為了產品有競爭力,他選購世界一流磨面機生產廠家英國亨利西蒙公司生產的最新型號磨面機。在籌辦過程中,曾祖父遭遇了重重困難,但都一一克服。到1896年,益新面粉公司正式開業。由于設備先進,生產的面粉質量高,因此,益新公司的“鷹牌”面粉很快成為長江兩岸甚至華北各埠最受歡迎的品牌,曾祖父也因此獲利甚豐。
維藩公
民國初年,曾祖父又投資礦業,成立寶興鐵礦公司,以新法開采安徽當涂凹山(屬今馬鞍山市)鐵礦,所產鐵礦石主要外銷日本八幡制鐵所。由于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國際市場上鋼鐵價格飛漲,寶興公司也一度效益頗佳。
多元經營的曾祖父,還曾投資于當地電力公司,并開設一個家具廠,生產各式寧波家具,行銷安徽省內外。
曾祖父在1920年去世,我們家的“輝煌時代”也隨之結束。當我于1926年出生時,家道已逐漸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