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政治體視角下的華夏與華夏化
- 胡鴻
- 347字
- 2019-09-30 10:45:17
第一章 華夏的出現及其性質
“華夏”,在今天的學術語境中,一般被認為是漢族的前身,中國歷史前期的核心族群。如本書導論中所闡明的,族群(ethnic group)的最根本特征是“共同血統”和“共同文化”,雖然各路學者對族群的這兩個特征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是原基性的還是工具性的,是自我宣稱的還是從外部觀察得出的等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但承認具有這兩個特點的人群可以被稱為一個“族群”,則是大家進行論辯的前提。無論是在血緣還是文化意義上,華夏所指代的人群集團的起源,都是難以確切追溯的。但這一詞匯何時開始出現,其原初含義及其變遷軌跡如何,則是可能理清的,借此可以知道其使用者對自身的認識和定位。那么,“華夏”在其名稱初見于史時,到底能不能看作一個族群呢?如果不是,它所指稱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群集團呢?這些是本章想要探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