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王昭巖的校園,對余笙來說顯得更加沉悶。
高考備戰如火如荼,到最后幾天的時候,大家倒都淡定起來,不再一頭扎進書堆里了,而是三五成群的暢談理想和人生,商量著高考后去哪里放空自己。
猴子是王昭巖的同桌兼死黨,學習成績一般,但家庭條件在一幫同學中算是最好的。
當初余笙去京都找王昭巖時,他巴心巴肝的想去,然而,因為不是“好學生”,批不下來假,所以沒去成。
但是他告訴余笙,只要王昭巖愿意回來,以后上學費用不是問題。
余笙了解王昭巖,他不會心安理得的接受別人的幫助,最好的朋友也不行。
可她天真的覺得,可以是借啊,再不濟可以算利息的呀。
所以,余笙跟猴子打包票,一定會將王昭巖帶回來。
當余笙蔫著一個人回來時,被猴子數落了一頓,可事后他又向余笙道歉,說到底,王昭巖是什么樣的人,他也是清楚的。
余笙聽著一群人在那里高談闊論,只是笑著坐在一邊沒吭聲。
猴子從后面拍她一下,“發什么呆呢?”
余笙打他一下:“誰發呆了,你怎么不去談談你的理想呢?”
“切,我能有什么理想,我就老老實實考試,然后靜待哪個學校能收留我,再然后,嗨,幾年后的事,誰知道呢!”
余笙笑笑:“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高考來的快去的也快,十年寒窗,兩日交卷,不管結果怎樣,都是最后那一哆嗦了。
最后一場考完,大家直奔宿舍,有敲缸打盆慶祝的,有手足舞蹈歡呼的,還有將試題書本狠狠摔在地上然后又默默撿起來的。
可謂是人間小百態啊。
余笙看著眼前瘋狂的場面,會心一笑。
她又想起了京都那離別的車站。
如果王學霸在此,不知道這會兒會是什么狀態。
高考成績出來時,余笙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因為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余笙的哥哥余俊已經在讀大三,對于填報考志愿這種事,他絕對需要給予妹妹充足的指導意見。
電話中兩人溝通完后,最后確定報京都大學建筑學院的風景園林專業。
高考后的那個暑假是在放松和等待中度過的。
當接到學校電話讓去拿通知書時,余笙高興的快要跳起來。
然而當她真的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卻如遭雷擊般定在那里無法動彈。
明明是京大怎么突然變成云大了?
余笙清楚的記得,填志愿時,她只選了那么一個選項,后面的幾個志愿壓根都沒有填,而且也沒有選擇服從調劑項。
負責畢業生工作的老師看余笙一臉迷茫加受打擊的表情,不解的問她:“余笙,考上這么好的學校,怎么見你不高興呢?”
余笙訥訥道:“這不是我報考的學校。”
雖然云大也很好,甚至比京大還好,可那有什么用,一個南一個北,這距離都快縱穿整個祖國了。
余笙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她實在想不出自己填好的志愿怎么會變。
她給哥哥打電話,想讓他幫她分析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余俊在電話里吞吞吐吐半天,才說:“余笙,應該是爸媽改了你的志愿。”
余笙不解的大聲問:“為什么呀,他們什么都不懂,怎么會想到要去改我的志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