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近代中國社會性質認知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的意義
- 近代中國社會性質認知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21~1949)
- 李張容
- 1405字
- 2019-10-14 12:26:32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推薦閱讀
- 民國中央官僚的群體結構與社會關系(1912—1949)
- 理論創新與教學探索:四川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新進展”論文集
- 轉型期城市社會治理研究
-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理論、實務與展望
- 整合與形塑:地方政務服務機構的運作機制:J市行政服務中心的個案考察(1997~2011)
- 直面:新常態下公務員怎么當
- 走進懷仁堂(下卷)
- 確立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政治文明的中國形態(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叢書)
- 藍色戰略2:南海篇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2017年第2輯)
- 城之國治:城市政治的中國敘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 以開放促改革:全球化新趨勢與對外開放新階段
- 中國人,你要自信(張維為作品)
- 黨的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