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通與互鑒:池田大作文明對話思想研究
- 陶金
- 2342字
- 2019-10-21 15:10:00
二 21世紀以來的日本宗教對話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世界宗教對話實踐開始由教理問題的比較轉向人類面臨的緊迫問題的探討,日本的宗教對話研究也隨之緩慢轉型。2000年,第十屆世界宗教和平會議在日本京都召開;2001年,日本宗教學會會刊《宗教研究》第329號以“近代·ポスト近代と宗教的多元性”為題發行特刊,收錄了14篇專題論文;同年,岸根敏幸出版專著《宗教多元主義是什么——對于宗教理解的探求》[7],日本的宗教學者開始在全球一體化的視域下,對宗教對話的代表性理論“多元主義”展開探討。2002年,日本宗教學會第六十一次學術大會在東京大正大學召開,特別部會的主題設定為“21世紀諸宗教的共存與自我同一性問題”,成果收錄于《全球化時代的宗教間對話》[8]一書,代表學者星川啟慈從教理教義的視角、田繁等人從伊斯蘭教視角、蘆名定道從基督教與多元主義視角、高田信良從佛教視角、山梨有希子從全球化視角、間瀨啟允從宗教本土化與多元主義視角分別圍繞宗教對話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了探討。2005年3月,國際宗教史學會(IAHR)在東京召開年會,大會主題為“宗教——相克與對話”,基于大會的研討成果,日本宗教學者開始圍繞“公共哲學”[9]與宗教對話的關系展開研究,代表學者有山脅直司、星川啟慈、齊藤謙次等,同年集成《現代世界與宗教的課題——宗教間對話與公共哲學》[10]一書。直到2010年前后的十余年時間里,宗教對話研究成為日本宗教學界一個熱門話題,各種相關研討會定期舉辦,《宗教研究》會刊中也設立專欄性板塊,供學者們從全球化視域下的哲學、宗教學理論、各大宗教、東西方地域差異等視角對宗教對話的定義、界限、困境、方法等展開學術討論,各類關于宗教對話研究的論著也大量涌現。這標志著日本宗教對話研究開始進入鼎盛期,對西方宗教對話理論不再是單純的追隨,而是開始展開獨立思考與批判,結合東方宗教特點重新反思宗教對話的難題與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新宗教團體聯合會(新宗聯)也積極投身宗教對話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中來,為日本宗教對話研究增添了別具一格的東方新宗教特色。
綜上所述,按時間順序簡略梳理了日本宗教對話研究的發展狀況,從整體上來看,大致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日本的宗教對話研究重視對話實踐。日本的宗教團體,尤其是佛教團體較早就參與到與西方天主教等教派團體的對話,比如上文提到的日本傳統佛教團體展開的“禪與基督教懇談會”“東西靈性交流”等。近年來,立正佼成會、創價學會等當代新佛教團體也活躍在世界對話舞臺。特別是新宗教聯合會,在宗教協作、慈善救助等方面表現十分積極。此外,相較其他宗教,日本佛教是東西方宗教對話、文明對話的主要參與者,且多以佛教中的某一宗派作為東方宗教、東方佛教的代表參與對話。
第二,日本的宗教對話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緊密。日本學者在“對話”理論研究方面,注重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相互推進,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理論研究的特點除了積極將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譯介到日本,還力求站在注重東方宗教特點的立場去評述西方對話理論。如日本學者森本アンリ就曾從日本神道是非語言表述型宗教的特點對基督教倡導的語言形式的對話提出質疑。此外,在“對話”理論研究方面,日本學者還善于從微觀上、著眼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來展開研究,比如日本學者星川啟慈提出了宗教對話的“多元主義”再思考,“排他性”再議等觀點,并對宗教對話的參與者范圍、主題、對話語言等問題提出了新的創見。2005年前后,以山脅直司為代表的日本眾多宗教學者還積極將“公共哲學”的理念引入宗教對話,以解決對話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等。
第三,日本新宗教團體參與“對話”的積極性較高。在與西方天主教展開的宗教對話中,日本當代新佛教團體立正佼成會長年展開各種研討與宗教對話活動,尤其是在宗教合作、難民救助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日本新宗教團體,由于具有教團眾多、組織方式靈活多樣的特點,加之其教理多以追求現實世界的幸福生活、幸福人生為目標,貼近民眾現實生活,因此比較容易接受“對話”這樣具有現代性的宗教活動方式,在宗教合作與公益事業中表現也較為積極。并且,由于新宗教一般創教歷史相對較短,也希望通過與西方傳統宗教相接觸,在對話中展開教理比較與探討,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提高知名度與認同度,這也是它們積極參與世界宗教對話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對日本開展的宗教對話實踐及相關研究情況的一個梳理。從上述歸納與總結中可以看出,池田對話并非偶然為之,在日本社會中是有其培育土壤的。日本是亞洲國家中率先完成近代化轉型的國家,戰后日本民主化改革進程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讓日本宗教團體獲得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發展空間。宗教對話理論研究的不斷推進與各個教團教派參與到宗教對話中的實際行動,對于創價學會這一在日本發展最快、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新佛教團體觸動頗深。但值得關注的是,池田大作并未選擇將主要精力放在以教理、教義比較為主要內容的宗教對話上,而是主要致力于文明對話的推廣。池田大作開展的宗教對話,是與具有宗教信仰背景或宗教學知識架構的學者進行更寬泛意義上的對話,圍繞宗教性質問題、教團建設問題、宗教發展歷史與未來走向等問題進行探討,對話的基本著眼點在于求同、求和、求互利共生。究其原因,這與創價學會作為新宗教團體的自身定位、路線設定、在日本社會中的發展形態等許多因素密切相關??梢哉f,池田大作推廣的文明、宗教對話,是日本新宗教團體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宗教對話的一種新形態,與日本社會諸宗教整體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創價學會走向世界的訊號,其對話內容、風格等也體現出池田大作本人對當代文明對話、宗教對話行動的自身理解及其個人特色。因此,無論是對創價學會這一教團的評價還是對其教團代表池田大作的對話活動的評價,都應立足日本宗教整體發展的大背景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