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車交通與城市社會:1905~1937年的上海
- 李沛霖
- 204字
- 2019-10-21 14:52:33
第二節 傳統城市交通方式的運營
開埠之初,上海租界內以轎子為主要的載客工具。中外客商,多用轎子代步。租界當局規定,轎子須納捐領照,每乘每季須繳捐2元。19世紀70年代,馬車、人力車在上海興起后,轎輿客運受到影響,數量不斷減少。到1905年,公共租界發照的轎子已減為733乘。后來,由于電車和出租汽車的問世,轎子在租界內迅速減少。1911年,公共租界發照的轎子減少為199乘。[104]由此,在辛亥革命后,上海市區除民間婚喪用轎外,轎輿漸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