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蘇軾詩畫論流變研究

在宋代藝術史上有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即蘇軾是否“揚王抑吳”。“王”指王維,“吳”指吳道子。主張此說者,以蘇軾早年所作《王維吳道子畫》為證據;反駁此說者,又能舉出蘇軾二十余年后所作《書吳道子畫后》為例。對此矛盾,錢鍾書先生創造性地發現,“畫品居次的吳道子的畫風相當于最高的詩風,而詩品居首的杜甫的詩風相當于次高的畫風”,由此得出結論,在中國文藝批評的傳統里,詩與畫存在著“標準分歧”,從而導致“相當于南宗畫風的詩不是詩中高品或正宗,而相當于神韻派詩風的畫卻是畫中高品或正宗”[2]。錢先生的結論暫且不說[3],其對蘇軾詩文的解讀出于機械推理,是建立在蘇軾詩畫論毫無變遷、鐵板一塊的基礎上的[4]。事實并非如此。衣若芬先生《論王維與吳道子》就注意到蘇軾對吳道子評價的變化:“蘇軾對吳道子的逐漸推崇并不影響王維在他的心目中的地位,他也不曾再比較二人的長短,所以我們不必認為‘揚王抑吳’即是定論。”[5]對吳道子的評價背后,實質上折射出蘇軾詩畫論的流變,但衣若芬先生沒有深究下去。本文擬論述蘇軾詩畫論的流變、轉向、回歸和超越,其中包括審美標準側重點的差異、差異造成的階段性特點和造成差異的原因,并在此動態考察的基礎上重新認識蘇軾詩畫論的“清新”美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叶城县| 阳西县| 普定县| 贵溪市| 米脂县| 青河县| 吉林省| 全州县| 伊金霍洛旗| 博湖县| 山阳县| 达日县| 莱阳市| 社旗县| 博爱县| 大庆市| 西平县| 响水县| 长泰县| 梓潼县| 峨眉山市| 喀喇沁旗| 北宁市| 镇赉县| 明水县| 盘锦市| 延边| 隆子县| 巴塘县| 万安县| 丹巴县| 邵阳县| 通辽市| 河西区| 安阳县| 宜兰县| 庆元县| 大同市| 雷山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