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早期經濟法文獻輯注與研究
- 張世明 王濟東
- 351字
- 2019-10-18 16:22:23
二 戰爭之經濟的全體性(反戰行為之禁止)
關于戰時經濟法第一章所規定之反戰行為之禁止,系指禁止對戰爭有害之行為(Kriegssch?dliches Verhalten)[2]。此項法律之規定為:“凡將國民生活所需重要之原料及生產品加以毀滅,囤積或匿藏或使此種需要上足以發生危險者,當處以苦役或徒刑。特別重要時,則當宣告死刑。凡無正當理由而藏置貨幣者,當處以徒刑,特別重要時,則當處以苦役。”
此條規定,顯然為包括戰時經濟法之一般事項,凡囤積或匿藏財貨及現金,即有害于國民經濟之一切行為,所科之嚴厲刑罰,乃為不能遵守秩序時之一種有效的應付手段。
由戰時經濟法所生之義務,表示前線軍人之義務與后方義務相等。德國戰時經濟法之一特征,即為“戰斗部隊與后方之間戰爭犧牲均衡化”。蓋戰爭演進至今日,已發展至國民生活之領域,換言之,即出現了所謂戰爭之全體性(Totalit?t des Kriege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