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老年人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升

北京市加強社會福利政策頂層設計,積極推進社會福利政策整合。綜合社會福利政策著眼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分三層進行制度設計:一是建立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生活服務補貼制度,提高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獲取專業養老生活照料的支付能力;二是建立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補充失能老年人因生理或心理失能而產生的額外照顧服務支出;三是健全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提升老年人因高齡后隨年齡段增長而相應獲取的階梯式福利政策關照。2012年北京市《關于加強首都民政工作的意見》首次提出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近年來北京市社會福利覆蓋人群逐步擴大,民生福祉水平明顯提高,分類保障人群更加精準。

(一)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穩步推行

2009年北京市公布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市民居家養老(助殘)服務辦法》的意見,首次把社會福利適度普惠和重點特困幫扶相結合,推出可以作為代金券使用的社會養老助殘券,其按照年齡層及生活狀況評估等標準對老年人進行發放。到2017年共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約614.69萬人次,發放補貼金額約6.22億元,老年人當年養老服務補貼消費達到了6.02億元。

(二)領取高齡津貼人群不斷增加

北京市于2008年建立老年人高齡津貼,隨著北京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加上通過落戶方式進京的老人,2009年領取90歲及以上高齡津貼的老年人數量為2.76萬人,2017年末這一數字攀升至4.7萬人,該年度共發放金額8404.36萬元。

(三)老年人享受醫療救助的范圍擴大

2010年北京市開始對100歲老人實行補助醫療制度,對100歲及以上老年人在北京市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及住院發生的,且符合有關醫療報銷規定的醫療費用中的個人負擔部分給予補助,2011年擴大補助對象范圍,將年齡下調到9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與此同時,發放的補助金總額呈不斷增加的態勢,2011年僅為315.3萬元,到2017年為95歲及以上老年人發放醫療補助3131人次,共計835.4萬元。

(四)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標準每人每月120元;獨生子女傷殘、死亡特別扶助金標準每人每月分別為400元、500元,全年共投入資金2.63億元,覆蓋9.9萬人。

專欄:經濟困難的失能和高齡老年人補貼試點

2015年起,北京市開始對全市老年人進行篩查,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完成全市約16.8萬名老年人的能力評估工作和8.98萬名高齡老年人的需求調查工作,經評估確定為失能的老年人16.7萬人。西城區率先試點,具有西城區戶籍且實際居住在該區內,經評估確定為中、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每月可申請享受400元額度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護服務補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巴林右旗| 德化县| 鄯善县| 湘潭县| 离岛区| 项城市| 澜沧| 漯河市| 江都市| 邹城市| 娄烦县| 玉林市| 灵石县| 黑水县| 伊宁市| 台南市| 普洱| 开鲁县| 永康市| 方城县| 义乌市| 乐昌市| 江口县| 大关县| 团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嘉定区| 景宁| 双流县| 南岸区| 淮北市| 丁青县| 云龙县| 电白县| 衡水市| 乌苏市| 尼玛县| 津市市| 丹东市|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