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白皮書(2017)作者名: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 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本章字數: 1208字更新時間: 2019-10-18 16:51:18
一、老年人社會保險持續擴面提標
(一)養老金水平穩步提高
●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
北京市在2006年制定并出臺了《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自此以后,享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數不斷增加,從2006年的161.5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49.5萬人。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2006年的人均1215元/月增加到2017年的3770元/月,增長了2倍多。
●城鄉統一的居民養老保險金
2009年北京市在新農保的基礎上建立了統籌城鄉的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當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累計參保人數達到162.13萬人,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人數12.72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月人均水平400余元。隨后保障人群持續增加,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底,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213.1萬人,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人數86.6萬人,月平均養老金671元。
●老年人福利養老金
自2008年1月1日起,北京市開始對不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人員每月發放福利養老金。從保障人群來看,2008年這一制度建立之時,覆蓋的是60歲及以上的不享受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人員,2009年又對2008年12月31日前年滿55周歲不滿60周歲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女性發放福利養老金。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享受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人員為40.6萬人,待遇標準為525元/人。
圖2-1 多層次、全覆蓋的老年人社會保障
(二)醫療保險體系不斷完善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醫療保險參保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569.2萬人,其中退休人數286.2萬人。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截至2017年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02.2萬人,其中無保障老年人19.9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86.9萬人,其中老年人參保人數88.7萬人。2018年1月1日,北京市原本實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一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所有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本市戶籍城鄉居民。
在醫保待遇方面,合并后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在報銷標準上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且待遇全面提升,門診最高報銷比例達到了55%,比原來提高了5個百分點,門診年度封頂線統一為3000元;住院最高報銷比例達80%,比原來提高了5~10個百分點,住院年度封頂線統一提高到20萬元。
在就醫范圍方面,原有的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統一協議管理,定點醫療機構數量近3000家,參保人員就醫范圍明顯擴大。
專欄:海淀區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探索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的護理服務商業保險制度,海淀區于2016年7月正式開展了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該項目以服務給付替代傳統的現金給付,向失能老人提供多項照護服務。政府按不同年齡段繳費額度的20%予以補貼,對農業戶籍參保人再額外補貼每人120元/年,對困難家庭全額補助,并與參保人、照護服務機構共同建立長期護理互助基金。截至2017年底,護理保險已有5700余人參保,保費收入747余萬元。其中,城市困難群體(低保、計劃生育扶持家庭)參保比例約為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