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數(2018):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
- 朱鋼 陳方 張海鵬
- 2226字
- 2019-11-19 16:56:02
六 城鄉發展一體化主要短板
近幾年來,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依然較低,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依然較為嚴重,不僅區域發展差距較大,而且城鄉發展一體化內部發展也不均衡。雖然發達地區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相對較高,但也依然存在一些明顯的短板。
(一)城鄉二元經濟突出,改善十分緩慢
2010年以來,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加快,城鄉二元經濟問題不斷得到改善。但是,城鄉二元經濟問題依然十分嚴重,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水平過低,提高速度緩慢。因此,還須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進一步轉移農業勞動力,大幅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1.改善程度十分有限
2010年以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呈逐年持續改善趨勢,但改善進程十分緩慢,程度有限,2016年二元對比系數為0.246,僅比2010年提高了0.065,年均提高0.01,按此速度,到2020年實現0.35的目標值差距較大。
2.近年來改善速度持續減緩
2010年以來,雖然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斷改善,但近幾年來改善速度持續減緩。2014年以來,已經連續3年改善速度下降,2016年僅比2015年提高0.002,遠遠低于2010~2016年平均提高水平。2016年,城鄉二元經濟實現程度為43.07%,比2010年提高了35.19個百分點,年均提高5.87個百分點,按此速度,到2020年也僅能實現目標的2/3。如果未來幾年改善速度持續下降的狀況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將極大影響產業協調實現程度進程和提高,并最終影響到經濟發展一體化目標的實現。按2016年進展,到2020年,城鄉二元經濟實現程度距目標還有一半以上的路程。
3.部分省份二元經濟結構惡化
2016年與2010年相比,有16個省份二元經濟結構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有所惡化;有13個省份二元經濟結構至少已經連續3年惡化。
(二)城鄉要素配置不合理,實現程度低,進展緩慢
2016年,要素配置實現程度為51.36%,距實現目標還有約一半的路程,在經濟發展一體化的3個二級指標中實現程度最低,比經濟發展實現程度低19.9個百分點,比產業協調實現程度低6.1個百分點(見圖2-8)。要素配置不僅實現程度低,而且進展也很緩慢,2010~2016年要素配置實現程度年均僅提高4.7個百分點,分別比經濟發展和產業協調實現程度進展低3.19個和2.08個百分點。
圖2-8 經濟發展、產業協調和要素配置實現程度
1.與GDP比重相比,農業依然容納了較多的勞動力
2016年,勞動力配置的實現程度僅達到47.27%,距實現目標還有一半以上的路程。勞動力配置實現程度低表現為農業勞動力比重過大,與GDP比重相比,農業容納了過多的勞動力。2016年,第一產業勞動力約占勞動力總數的30%,但占GDP的比重僅為8.6%,就業結構與GDP結構存在著較大的偏差,導致第一產業比較勞動生產率低下。
2.金融資金城鄉流動不合理
2016年,資金配置的實現程度為49.27%,距實現目標尚有一半以上的路程,差距較大。資金配置實現程度低完全是由信貸資金城鄉之間流動不合理導致的。各省份財政對農業的相對支持力度較大,2016年,除廣西和海南外,其余28個省份財政支農相對程度已提前實現目標,廣西也非常接近實現目標。但是,2010~2016年,農業貸款相對強度提高非常緩慢,2016年甚至倒退至不及2007年水平,大多數省份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支持明顯不足。2016年,雖然北京等4個省份農業貸款相對強度已提前實現目標,但有22個省份實現程度尚未過半,其中有13個省份實現程度尚不及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有6個省份距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3.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土地利用效率低
2016年,土地配置實現程度為57.52%,低于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比經濟發展實現程度低13.75個百分點,城鎮化土地利用效率遠低于經濟發展水平。
東部地區土地配置實現程度較高,土地配置實現程度較低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區實現程度低。2016年,東部地區每平方公里城鎮建設用地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省份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福建的土地配置實現程度已提前實現目標,廣東距實現目標僅相差1.5個百分點。
但是,西部地區土地配置實現程度低,11個省份中,僅重慶城鎮化土地利用效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4個省份尚未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
中部地區土地配置實現程度也很低,6個省份城鎮化土地利用效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城鄉人力資源差距大,城鄉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
1.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提升緩慢,城鄉差距有所擴大
雖然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斷提高,但受教育水平依然較低,且提高速度緩慢,2016年與2010年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僅提高0.11年,距2020年目標相差較遠。同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鄉差距有所擴大。
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提升緩慢,城鄉差距擴大,嚴重制約了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進展和水平。2016年,農村人力資源水平與城鄉差異的實現程度尚未達到10%,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程度僅達到42%,距2020年實現目標還有約3/5的路程。
2.城鄉醫療衛生服務人力資源差距擴大
2010~2016年,農村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由3人增加到4人,增長33.3%。但是,城鄉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差距卻呈逐年擴大趨勢,2016年城鄉差距遠遠大于2007年水平,致使農村醫療衛生人力資源水平與城鄉差異的實現程度還沒有達到2007年水平,并最終制約了衛生均衡發展實現程度的提高,在12個二級指標中,衛生均衡發展實現程度最低。
(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
2010年以來,在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不斷縮小。但是,與2020年目標相比,城鄉差距依然較大。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現程度為45.92%,距實現目標尚有一半以上的路程。
(五)農業用水效率較低
2010~2016年,農業用水效率繼續逐年提高,但是,與2020年目標相比,農業用水效率依然較低。2016年,農業用水效率實現程度為50.43%,距實現目標還有約一半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