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挖掘古代蓮子

1950年秋,位于東京大學檢見川厚生農場一角的穗積建設的氏家為了進行平日的業(yè)務聯(lián)絡,拜訪了高野忠興。

高野從1948年3月開始擔任厚生農場的管理人。他受學生部厚生課管轄,工作是種番薯、擠牛奶、種花生提供給員工與學生。

高野出生于兵庫縣赤穗,1945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文學院,從研究生院畢業(yè)后曾去往北海道就職。但后來由于戰(zhàn)爭愈演愈烈,他被征召至滿洲,后被扣留在蘇聯(lián),直到1948年才復員。

穗積建設負責農場內沼澤區(qū)域的填埋工程,氏家是工程事務所的主任。當時,穗積組負責印幡沼排水開墾的工程。

氏家完成業(yè)務聯(lián)絡后,對高野說:

“我前些天碰到一位自稱研究植物的老先生,他說了些奇怪的話。說是挖掘這塊濕地的話,會發(fā)現(xiàn)蓮子。他希望給他挖出蓮子來。”

“蓮?”

“是的。我跟他說,因為這里是東京大學的土地,所以要挖的話需要大學的許可。他好像是研究蓮的老師。”

老先生所說的濕地,正是穗積建設現(xiàn)在要填埋的地方。那里原來是一片低濕地,生長著茂盛的蘆葦?shù)戎参铮浇某r居民開墾了一部分區(qū)域作為水田。當然,里頭連一株蓮花都沒有。

高野不解地心想:

“為什么挖那兒會出現(xiàn)蓮子呢?……”

總之,學者想要研究植物。既然這家農場是大學的一部分,就應該為其提供幫助。

高野對氏家說:

“這樣吧,下次如果那位老師再來的話,跟他說讓他來這家事務所好了。”

又過了一陣子,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晌午,一位客人拜訪了高野。他便是氏家所說的那位研究蓮花、頭發(fā)半白的老先生,手里還拿著鐵鍬。

高野與這位自稱大賀一郎的老先生在事務所的陽光房中交談了一個小時左右。

高野聽到大賀的夢想,驚訝得目瞪口呆。

“我自己用鐵鍬去挖過了,但是完全不行。能不能請你幫忙在農場挖掘一下?或者能不能請青年團的人來挖掘,或是請中小學校來幫忙?”

聽到這番話,高野恍然大悟。

“這位老先生還停留在過去的感覺,以為日本還和戰(zhàn)前一樣。”

當時正值戰(zhàn)后不久,社會上頻頻發(fā)生叫作“某某事件”的兇惡事件。而且這一年的6月25日爆發(fā)了朝鮮戰(zhàn)爭,日本依然處于群情騷然的狀態(tài)。表面看上去十分平靜的這家農場,實際上也迎來了許多商人造訪。

“養(yǎng)牛怎么樣?擠牛奶可以賣個好價錢。”

“在這家寬闊的農場里種栗子吧。賣栗子的利潤平分。”

“養(yǎng)豬吧!”

“養(yǎng)鴨子吧!”

大家都在念叨著聽來很誘人的賺錢經。誠然,進行生產并沒有錯,但這些人說的全都是關于如何做生意、賺錢的內容。

可眼前的這名博士卻如此不諳世事,這令高野感覺十分奇妙。在這動亂不堪的世道中,還有人在嚴肅地思考與實踐這么荒謬的事情。高野在感覺驚訝的同時,也深感欽佩。

“跟賺錢沒有一點兒關系的事情,這位經驗豐富的偉大學者還真會說一些像夢想一樣的東西啊……”

然而,高野的心弦被他的這番話觸動了。在思考埋藏在地底深處的蓮子時,大賀的夢想逐漸感染了高野。

高野請大賀再次過來,并向他詢問:

“老師您說想要挖掘,您想怎么去挖呢?”

大賀回答說:

“府中婦女會捐給我1萬日元作為基金,用這筆錢來挖吧。”

高野心想,僅憑1萬日元肯定是不夠,于是說“問問穗積組吧”,當天就與大賀道別了。

高野馬上拜訪了穗積組,向其詢問:

“埋著蓮子的地層說是在地下5米,要挖5米需要多少費用?”

氏家回答說:

“我看花一周時間就能挖出來,費用在5萬~6萬日元左右。”

1萬日元果然不夠。但是大賀無論如何都希望挖出蓮子來,之后他又去了三趟農場。

高野接待并且回復了他。可是大賀只是一個勁兒地說:“我想要挖,幫我去挖。”好像要把其他事情都托付給高野一樣。

高野也開始有點兒后悔了。

“我完全可以拒絕這事。不,我就應該明確地拒絕,把博士趕回去。”

不花錢就讓人挖掘大學里的土地,而且是借農場的力量來挖,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他還自顧自說什么讓人想辦法用1萬日元來解決需要花費5萬~6萬日元的問題,讓人想辦法去找當?shù)貓F體來效力。在這荒亂的戰(zhàn)后時代,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然而,看到大賀如此地熱情,又如此地無依無靠,高野心中不禁萌生出憐憫之情,不由自主地開始慢慢地照顧著他了。

結果,高野實在做不到徹底拒絕大賀。這位老博士身上的某種精神令人無法棄之不顧。

這正是這一時代最為欠缺的對明天的夢想與希望。在這個連生存都十分艱難的時代,看到大賀將光輝的希望與夢想寄托在喚醒沉睡了幾千年的蓮的生命當中,高野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他逐漸開始理解,大賀是一位通過蓮追求真理的虔誠的基督教徒。

高野絞盡腦汁地思索挖掘費用的問題。大賀本人對金錢沒有任何概念,所以高野只能替他日夜思考。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去訪問《千葉新聞》的編輯局局長。見到主編加瀨后,高野向他介紹了挖掘蓮子的計劃。加瀨馬上點頭同意,接著他的話說:

“這種意義重大的工作不應該在小范圍內進行,不如廣泛地向社會呼吁,去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吧。盡管我的力量有限,但也想盡量提供幫助。你也去各大縣市,盡量呼吁更多的人來幫助你吧。”

來自加瀨的意料之外的鼓勵,給高野帶來了極大的鼓舞。高野從未感覺如此高興。原本以為加瀨會簡單干脆地拒絕自己,完全沒想到他竟然二話不說答應了,而且還給予自己莫大的鼓勵。

“能夠遇到加瀨先生可真是幸運啊!”

高野聽從了加瀨的意見,鼓起勇氣四處奔走,拜訪了各大縣市。因為是在當?shù)鼗顒樱愿咭俺闪舜筚R的向導。

然而,當時人們并不熟悉大賀的名字。僅僅在報紙上提到過一次,他曾經讓滑川出土的古代蓮子發(fā)芽,可那棵蓮也枯死了。

聽說他希望從沼澤地中挖出蓮子,有些人十分吃驚,有些人則說:

“這又賺不了錢,他想干嘛呢?”

而千葉縣的態(tài)度則不同。教育廳的社會教育課主管平野元三郎專員答應與其會面。

原來,平野也是一名考古學家。在高野詳細介紹了事情的始末之后,他理解了大賀的心愿,并爽快地伸出援助之手。

“以前我親自挖掘過遺跡,但是挖掘植物還是首次。不管這是天然紀念物也好,還是文化遺產也好,都是史無前例的事情。”

在平野的安排下,此事轉達給了隆高鑒課長、太田德藏教育長、長戶路政司教育委員長等人,并得到了相關人員的理解。

而且,高野申請的6萬日元補助金也發(fā)下來了。如果是向東京大學申請的話,通常會是削減金額或是不同意通過。

高野十分感激。

“發(fā)放了申請的金額,真是感激不盡啊!”

后來才知道,這6萬日元是從當時挖掘木更津的金鈴冢古墳的預算中割愛分撥出來的。這座古墳據(jù)推定是建造于7世紀飛鳥時代的前方后圓墳。當時擔任社會教育課課長的隆高鑒,是以傳說中貍子敲打肚子模仿祭祀音樂而聞名的木更津證乘寺的住持。為了發(fā)掘當?shù)氐倪z跡,他定是比平常更加努力。想到6萬日元是從這筆預算當中割愛的,高野深覺過意不去。太田教育長對這一決定抱有特別的好意。湊巧的是,太田與大賀都出生于岡山吉備町,不過這是在高野他們收下補助金之后才知道的事情。高野一個勁兒地對他們表示感謝。

1951年2月末,高野帶著縣里發(fā)放的補助金來到穗積組的現(xiàn)場事務所,將這筆錢交給了氏家主任。

“我從縣里拿到了補助,能用這些錢來挖掘嗎?”

氏家一口答應了。

“沒問題,開始挖吧。”

但是,大學當局卻以冷眼看待高野。

“真是會做些沒用的事情,吵得學校不得安寧。”

大賀本人也遭到周圍人的取笑。

“說些什么癡人說夢的話,你也真是個笨蛋。聽著浦島太郎的故事把它當真了吧。”

“說是花了6萬日元,真會做些蠢事啊。”

大賀找到測定了檢見川出土的丸木舟與槳的年代的甲野勇,和他商量:

“甲野先生,我拿到千葉縣給我的6萬日元,想要挖掘檢見川的土壤。你來幫我吧。”

甲野答應了他:

“好,我們一起去吧。”

大賀與甲野去往檢見川,確認了出土丸木舟的地點。

出土丸木舟的地方后來積滿了水,變成了很深的沼澤地。其他挖掘痕跡很多也成了沼澤。戰(zhàn)爭結束后,東燃中止開采并且撤走了。這些遺留的大片沼澤地,依稀殘留著戰(zhàn)時開采的痕跡。

高野作為當?shù)氐墓芾碚撸偃驏|燃、大學和東京都交涉,希望填埋這些沼澤,使其恢復原狀。但是這件事需要從下至上分步實施,而且還牽涉到填埋費用的問題,所以進展一直不順利。

這時發(fā)生了一起不幸的意外事故。在夏日已過、涼風習習的一個黃昏,兩個小孩淹死在某個沼澤里。高野無比悔恨地想,他們?yōu)楹螘诶滹L襲人的日子里游泳?只有兩個小孩在,他們大概是在蘆葦繁茂的沼澤中游著游著陷入深處被淹死了吧?因為誰也沒看到他們,所以到了傍晚時分才被人發(fā)現(xiàn)。這樣就只能怨恨當?shù)氐墓芾砣肆恕S谑牵迕駛兊脑购藜械礁咭吧砩稀0l(fā)生了這種事,高野也沒法爭辯,只能低頭向村民們賠罪。

高野因為這起事故向東京都提出強烈的抗議,東京都終于讓步,同意為其提供填埋的工程費用。填埋用土決定使用農林省在當?shù)剡M行的印幡沼排水開墾工程中挖出的疏浚土。

這一工程由穗積組承擔。穗積組繼東燃之后建立了事務所、工廠,在用地內鋪設鐵軌,開始了重新填埋的工程。該工程的進展十分順利與迅速。

大賀來的時候重新填埋已經基本完成了。要挖掘已經填埋好的地方需要花費資金,而大學并沒有多余的預算。

挖掘蓮子的工程從1951年3月3日開始,由直屬的近藤組來負責這一工作。

近藤泰次郎率領25人,他們的工作十分出色。工人們都是來自青森縣八戶的精力充沛的人士。氏家估計工作時間大約為一周。選擇3月開工是有原因的。在干燥期的3月,濕地容易挖掘。

大賀開始記錄《千葉縣檢見川挖掘日記》。在3月5日一項中,他記錄了以下內容:

3月5日 晴 上午9點 大賀前往現(xiàn)場

上午9點20分 千葉縣教育課平野氏、關氏、石橋氏到來。

  9點25分 東京大學考古學教室的中川氏到來。

  11點05分 武藏野博物館的甲野氏、吉田氏到來。

    09分 七中校長鈴木三郎氏到來。

    10分 所有人都前往現(xiàn)場。

3日、4日兩天,開始在以前發(fā)掘丸木舟的場所挖掘,但因作業(yè)困難,所以將挖掘的場所向內移動55米,不過中間有兩條小溝,因此避開小溝,從中央向外偏南部的地方挖掘4米角,由9名工人挖掘。

挖掘地點是在檢見川遺跡往北50米左右的地方。因為決定好了挖掘場所,所以工人們馬上在16.5平方米、10塊榻榻米左右大小的地方做了木框架,往下進行挖掘。丸木舟所在的地層是表土草炭層下方的青泥層。

由于是濕地,所以挖了一會兒后底部會有水積留。必須一直用水泵排水。晚上停止發(fā)動水泵,但是一到早上,工程中挖的洞好像水井一樣盛滿了水。直到中午才能抽完水,讓近藤組的工人們鉆進洞里去。

此外,盡管選擇了干燥期的3月,但自挖掘開始后持續(xù)下雨,工作完全沒有進展。

挖了大約60厘米厚的表土之后,就是草炭層。草炭層大約4米厚,這里讓人費了好大一番功夫。之前沒有人知道草炭的性質。草炭是在地下含有水分、呈現(xiàn)出類似于絲棉狀的土壤。如果在這里挖個洞將積留的水抽出來的話,周圍大量海綿狀的草炭就會漉水,讓水滲出來。由于濕地里的水極多,所以再怎么排水也無濟于事。再加上大量的雨水,導致作業(yè)十分艱難。

一周時間的施工期是氏家主任等專家的判斷。但是挖出來的土壤必須一塊一塊地挑揀。要從大量的土塊中尋找像手指頭一樣大小的蓮子,實在是難以找到。

于是,高野在千葉市亥鼻下的簸箕店里定制了數(shù)十個特別的簸箕。要用簸箕來篩選蓮子需要更多的人手,高野找到附近學校的學生們來幫忙。

高野四下奔走,請求市教育長以及檢見川、幕張、畑町的中小學校長給予幫助。其中當?shù)仉x農場最近的千葉市立第七中學的鈴木三郎校長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好的,今后每天都來幫你們挖掘。”

老師和學生們都聽從校長的安排,帶著便當來幫忙。上午由男生、下午由女生負責篩選泥土。

大賀在工作前將準備好的蓮子樣品給學生們看,并向他們解釋說:

“這個就是蓮子,它是這種形狀的。請從泥土中把它篩選出來。”

大賀還把蓮子給穗積組的人看。

“我會把蓮子放在試驗管里培育。”

挖掘出來的土壤運往百米開外的地方,在那里進行篩選。每天25個人挖土、40來個學生進行篩選。

高野看著這么多人辛勤工作的樣子,心想:

“優(yōu)秀的人能夠迅速理解并做出決策。穗積組的氏家主任也好,近藤組也好,鈴木校長也好,大家都是非常出色的男子漢大丈夫啊。”

大賀這一如同夢想一般的工作獲得了周圍人的共鳴,他的熱情逐漸感染到每一個人。高野的內心深感驚奇。

然而,工程的進展并不順利,一周時間肯定是不夠了。資金只夠使用一周。高野想要委托他們繼續(xù)完成工程,但是沒有資金的話實在沒有辦法。工程費用只有一開始縣里給的補助金,因此沒法維持下去了。

結果,穗積組自己承擔所有費用,以義俠之舉為其工作。這恐怕也是因為東京的穗積重二社長下達了善意的指示。本來向七中只尋求了一周的幫助,但一周時間馬上就過去了,10天、15天,作業(yè)一直往后拖延。

在瑟瑟寒風中浸在泥水里篩選蓮子,對老師和學生來說是十分艱難的工作。無論怎么篩選,都沒有發(fā)現(xiàn)蓮子。

老師們好幾次試探著詢問高野:

“要不就別做了吧?”

但是,鈴木校長頂住壓力,每天都派遣義務勞動組。他極其重視一開始的承諾。

高野心想:

“雖說也得到了市教育廳的同意,但是這一英明果斷的行為真不是以教育課程為金科玉律的普通校長能夠仿效的啊!”

大家都堅守“男子漢的一言”,即使高野沉默著不好意思再向他們請求,他們依然堅持工作到發(fā)現(xiàn)蓮子的那一天。高野被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折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古交市| 山丹县| 临汾市| 平罗县| 紫金县| 安吉县| 屏边| 美姑县| 轮台县| 林口县| 马关县| 通州区| 临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淳化县| 磐安县| 益阳市| 石棉县| 凭祥市| 徐闻县| 安多县| 三台县| 灵台县| 汕尾市| 比如县| 台江县| 瓮安县| 尉氏县| 乌鲁木齐县| 上栗县| 方山县| 靖州| 石嘴山市| 罗甸县| 齐河县| 弋阳县| 泉州市| 朔州市| 达拉特旗|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