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研究
- 謝勇才
- 1220字
- 2019-10-11 16:50:09
三 研究內容
總體而言,本書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社會保障國際合作起源、發展以及相關問題;二是典型國家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主要經驗及其啟示;三是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五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主要建議。具體說來,本書的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以下九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研究的緣起與意義,提出研究的理論基礎,進而明確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研究的難點與創新點以及關鍵概念的界定等。
第二部分:主要是從放眼國際與回歸國內的視角,對海外勞工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方面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與歸納,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一些評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從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發展歷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發展特點、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發展動因以及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主要方式四個方面對社會保障國際合作進行概述,對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基本概貌進行梳理與歸納,從而為下文的進一步論述提供一個簡要的知識背景。
第四部分:主要是對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實現條件和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進行歸納與論述,從而為我國與其他國家開展社會保障國際合作提供理論支撐和現實依據。
第五部分:對中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發展歷程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發現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不僅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而且存在發展進程緩慢、合作內容狹窄、合作的方式單一、合作的覆蓋面偏低以及現有社會保障雙邊協定的執行效果不佳等諸多問題,且這些問題伴隨著我國勞務輸出規模的不斷擴大而日趨嚴重,迫切需要引起重視并妥善解決。
第六部分:對中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問題的形成原因進行深入剖析,發現這一問題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存在著盤根錯節的因果鏈條,具體包括政府重視程度不高、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往來的勞工數量不對稱、沒有充分利用利益杠桿、海外勞工的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意識不強、對國際勞工標準的重視程度不夠、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相關立法滯后以及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配套設施不足八個方面。
第七部分:根據各國在社會保障國際合作領域的發展態勢和文獻可獲得性的情況,選擇歐盟和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代表,選擇印度和菲律賓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主要介紹歐盟、美國、印度以及菲律賓等國家(地區)在社會保障國際合作領域的主要實踐,總結有益經驗,并剖析其對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發展與完善的主要啟示。
第八部分:對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完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分析,提出從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充分利用利益杠桿、積極借鑒國際經驗、增強海外勞工的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意識、加快批準相關國際勞工公約、加強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立法工作以及完善社會保障國際合作的配套設施八個方面來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國際合作,以有效地維護我國海外勞工的社會保障權益,增強我國跨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維護國家利益。
第九部分:綜合以上各個部分的分析,對本書的主要研究結論進行歸納與總結,并就社會保障國際合作問題的未來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