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陳爭平 朱蔭貴 胡政
- 536字
- 2019-10-11 16:58:40
試論輪船招商局商辦時期的弊端
朱蔭貴
輪船招商局在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過官督商辦、商辦、國營、股份制改造等多種體制。從清末宣統年間開始,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將其收歸國營間的近三十年,是招商局的商辦時期。但從現在留下的資料和記錄看,這段時期卻是招商局歷史中留下弊端最多和最為人詬病的時期。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時人所說的經營不善,債務日多,叢垢積弊,腐敗日深,以至于到1926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前夕,“實已瀕于破產倒閉之局面”[1],并直接影響到招商局此后的經營和發展。為何招商局在商辦時期弊端最多、最為人詬病?客觀地說,招商局航線長,地域廣,各地分局和分支機構眾多;商辦時期國內軍閥戰爭接連不斷,直接給招商局的經營發展帶來諸多困難和不利影響。可是這些客觀因素能不能說是招商局經營管理不善等弊端和腐敗出現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商辦制度的影響,還是因為“有治法還需治人”,這里缺乏“治人”?
正如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留下的“清查招商局報告書總論”中所說,“招商局為中國最大航業機關,其內容之腐敗,恐亦為中國各公司中最甚者之一”[2]。鑒于此前學界對招商局商辦時期的經營和“積弊”狀況及其原因的分析成果不多,缺乏專門研究,本文擬在此做一粗淺分析,以期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