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繼續實施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必要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在我國民族地區有序地實施了雙語教育。實踐證明,這一偉大發展舉措是科學正確的,對個體、少數民族和整個國家都有著極為重大的歷史意義。盡管我國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新時代背景下,雙語教育工作卻依然任重道遠。

(一)國家的團結統一需要繼續實施好雙語教育

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效實施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是各民族有效溝通,形成國家認同、實現國家安全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前提。在56個民族共同締造的國家中,中華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的“姓”,每一個民族又各有其名。如果一個民族的成員只知其名不知其姓,只懂本民族語言,不懂大家庭的語言,就難免出現交流上的障礙[1]。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情感和地域雙重維度的隔膜,形成一堵橫亙在民族之間的無形之墻。顯然,這對國家的團結統一是極其不利的。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繼續實施好雙語教育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要“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此后,頻頻出現在官方的重要文件之中,其中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表述“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此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了黨章。由此可見,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做好民族團結融合,引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團結緊密[2],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政治任務。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就需要各民族之間能夠零障礙地交流,能夠基于共同的語言平臺,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愿望。顯然,加強國家通用語言的教育,保障各民族情感交流的暢通無阻,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前提。

(三)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繼續實施好雙語教育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也絕不容小覷。在很多民族地區,囿于國家通用語言的發展遲滯,這些地區的民族群眾無法更加全面地參與到國家快速發展的宏偉工程中,只能在區域社會狹小的平臺里原地踏步。有關調查顯示,就國家通用語言的普及而言,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相差了20個百分點,大城市普及率超過90%,許多農村和民族地區只有40%左右。不僅是少數民族,數以億計的漢族亦是如此,雖然“書同文”但是“語異音”,甚至一些方言之間無法溝通。這就需要實施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推行國家通用語言,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各族同胞共享改革紅利。[3]

(四)少數民族群眾的發展需要繼續實施好雙語教育

雙語現象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某一個體或某一民族為了尋求更廣域的文化交流而產生的。它不僅是語言使用問題,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現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對人的綜合要求更加多維、更加高企。對于少數民族群眾而言,要想獲取更大的進步,就不能局限于掌握本民族語言,而應該掌握國家中更多人口使用的通用語言,以此來適應現代化浪潮對現代人類的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晋江市| 盐边县| 三明市| 平邑县| 鄂温| 定远县| 万山特区| 卓资县| 枣庄市| 华阴市| 电白县| 德阳市| 米林县| 古交市| 玉田县| 长汀县| 新田县| 博客| 哈尔滨市| 尤溪县| 敦化市| 渝北区| 西贡区| 原平市| 商河县| 临邑县| 巩义市| 邯郸市| 洛川县| 富锦市| 阜新| 柳州市| 盘山县| 黔南| 丹巴县| 望江县| 宣化县| 即墨市| 永宁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