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明確雙語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把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作為必備素質,把大力發展民族語言文字和傳承民族文化作為重要任務,把學習掌握民語作為基本要求,把學習使用外語作為一項發展能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原則,尊重學生意愿,加強宣傳引導,努力培養適應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蒙漢兼通的各類專門人才。我們建議,將小學尤其是縣以下農牧區小學的外語課程作為選修課程,緩減學生學習壓力,保證民語與漢語文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特殊的政策,提高教師待遇,“讓最基層有好老師,留住好老師”,注重教師培訓的時效性、針對性

建議國家對實施雙語教學的民族中小學教師實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所需經費主要由中央財政承擔,保障在基層和邊遠落后地區工作教師的基本生活條件和合法權益。同時提高待遇,調動基層教師工作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教師質量的瓶頸問題。所開展的教師培訓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時效性,避免空洞的理論灌輸,建議國培計劃調整時間,保證需要培訓的教師全部到位,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三)建議國家調整民族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方式及標準,以標準班核撥或提高公用經費標準

民族學校在校生規模較小,相應撥付的經費少,民族學校特別是寄宿制學校經費不足。和非寄宿制學校相比,民族寄宿制學校運行成本要高,并且宿舍、食堂等場所的水、電、煤和冬季供暖以及一系列易耗品等支出費用逐年增加,這導致多數寄宿制學校資金運轉困難。為了保障民族學校的正常運轉,建議在核定學校公用經費時,合理增加民族學校特別是民族寄宿制學校的公用經費。

(四)建議國家盡快制定新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編制標準,實行班師比政策,增加民族中小學寄宿制管理等方面的人員編制,調動老師的積極性,滿足辦學特殊需要,提高辦學質量

(五)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雙語教學教材及教輔材料的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借、編、譯”

雙語文、三語文與各科雙語教材是雙語教育三大要素之一。不解決這一問題,提高雙語教育質量勢必成為空話。我們建議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少數民族學生免費贈送和配備雙語教輔材料計劃。同時,大量增補課外讀物,并且要特別高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教室和“班班通”建設為抓手,加快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教材教輔建設,采取自主開發、譯制、引進以及資源共享等多種途徑,開發建成圍繞雙語教育資源庫、資源管理服務平臺,標準化、網絡化、數字化的雙語交互教學平臺,MHK模擬測試平臺以及應用監管平臺的“一庫四平臺”標準化中小學雙語教育資源及管理體系。

(六)建議國家部屬高校下達的少數民族預科招生計劃,應當主要招收民漢雙語授課學生和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真正體現政策初衷,實現教育公平

(七)加大力度,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尤其是雙語人才,依靠他們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群眾,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民族地區發展提供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及堅定的支持

2016年9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從此內蒙古民族教育發展駛上了民族教育依法辦學、依法治教的法律軌道,從而更好地保障了民族教育業健康、快速、有序、長效發展。

執筆:蘇德、袁梅等


[1]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內黨發〔2014〕2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东阿县| 卫辉市| 怀柔区| 眉山市| 方城县| 屏东县| 监利县| 海城市| 周至县| 容城县| 德兴市| 越西县| 新蔡县| 托里县| 济阳县| 南昌县| 渝北区| 高邑县| 丹江口市| 兴业县| 扶绥县| 闵行区| 应城市| 阜平县| 蓬莱市| 错那县| 南充市| 郴州市| 玉龙| 新河县| 汪清县| 崇文区| 安泽县| 肃宁县| 双桥区| 黑龙江省| 石嘴山市| 富民县| 高阳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