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哈拉之南:女記者的非洲視界
- 劉暢
- 2076字
- 2019-10-12 19:35:19
見證世紀葬禮
12月10日,我們此次采訪的重頭戲終于來了,規模空前的曼德拉國家追悼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足球城體育場舉行。
清晨5點,我們抵達體育場的時候,體育場外已聚集了大批等待入場的民眾,人影密密麻麻看不到盡頭。細雨紛紛,打在人們的臉上、身上,卻絲毫不能阻擋人們來悼念國父的熱情。身邊的一位黑人大媽對我說,為了見證這個特殊的時刻,她凌晨就從家出發了。
隨著天光漸漸亮起,我逐漸看清楚了眼前這個非洲大陸最大的足球城體育場。它的外觀看起來有些像鳥巢,外墻涂成了紅、白、灰、褐等多種顏色的小方塊,象征著南非的多元文化。
南非選擇足球城體育場作為追悼會的場所是有講究的,它曾經見證了曼德拉人生的很多精彩瞬間。1990年2月12日,曼德拉結束27年牢獄生涯后的第二天,便在這里向數萬民眾發表演說。2010年7月11日的夜晚,南非世界杯閉幕式上,年邁的曼德拉攜妻子現身體育場,全場歡聲雷動,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公眾場合露面。
大約等待了1個小時,媒體通道開始放行。我們穿過一個長長的密閉的通道,人和機器要分別經過嚴格和煩瑣的安檢,照相機被要求打開試拍兩張,以驗證里面沒有藏其他機關。要知道,曼德拉的追悼會被稱作全球歷史上最隆重的追悼會,全世界91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聽聞曼德拉去世,都放下手頭的政務趕來南非。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南非幾乎出動了所有的警力。
根據南非官網的報道,參加追悼會的重量級人物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英國王子威廉和查爾斯、法國總統奧朗德、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加拿大總理哈珀、德國總統高克、意大利總理萊塔、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巴西總統羅塞夫、印度總統穆克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等。此外,來與曼德拉道別的還有美國總統卡特、布什和克林頓,英國首相梅杰、布萊爾和布朗等前政要。
我順著媒體通道走到體育場中的媒體區,眼前豁然開朗。體育場中央是綠草茵茵的場地,四周環繞著橘紅色的座椅,整個體育場可以容納10萬名民眾。
媒體區位于貴賓區的下方,對面的大屏幕上出現曼德拉的頭像。前來參加追悼會的民眾在警方的指導下魚貫而入,很多人不忘帶上曼德拉的照片和畫像、南非國旗、非國大的黨旗。
隨著入場的民眾越來越多,場上逐漸熱鬧起來。不知是誰唱起了曼德拉的贊歌,全場的觀眾全都從座位上站起來,一邊唱一邊在座位旁跳起整齊的舞蹈,歌聲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還有人吹起了南非世界杯上風靡一時的嗚嗚祖拉助興。我置身其中,感受南非民眾澎湃的熱情,也不由激動起來。
一位跳舞的白人小伙告訴我:“我從德國來到南非做義工。因為欽佩曼德拉,所以特意來參加追悼會。看到大家都跳得那么投入,也忍不住加入進來。”
各種膚色的人們在追悼會上跳起整齊的舞蹈
當時針指向中午12點,追悼會正式開始。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全球政要們一個個走到體育場中間的主席臺上,獻上對曼德拉的致辭。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第一個致辭:“南非失去了一位英雄和國父。曼德拉是我們這個時代卓越的領袖,也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言傳身教,為推進自由、平等、民主和正義事業,他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
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別代表,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稱贊曼德拉為增進中南兩國友誼做出了卓越貢獻:“曼德拉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作為中南關系的奠基人,他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推動中南、中非合作,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為中南友好、中非關系做出的重要貢獻。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偉大的朋友而深感悲痛。”
曼德拉生前致力于南非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與和解,而他的追悼會則再次成為昔日宿敵改善關系的契機。出于交通原因,奧巴馬較原定時間遲到一小時抵達會場,但他到場后,隨即與古巴最高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握手,后者報以微笑。這一舉動令不少人出乎意料。
奧巴馬在演講中將曼德拉比作甘地和馬丁·路德·金一樣的領袖:“曼德拉就像甘地,領導了一場剛開始看起來希望渺茫的運動。曼德拉就像馬丁·路德·金,向種族壓迫發出有力的反對之聲,為種族平等提供道德的支持。在他生命的長河中,他通過斗爭與智慧、堅持與信念贏得了歷史地位。他告訴我們,奇跡不僅存在于沾滿塵土的歷史書頁當中,也存在于我們自己的人生當中。”
在諸多領導人致辭完畢之后,南非總統祖馬最后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說:“我們紀念曼德拉,是因為他為我們建立夢想中的南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是一個團結、不分種族、無性別歧視、民主和繁榮的南非。我們將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致力于建立一個沒有貧窮、饑餓、無家可歸和不平等現象存在的國家。”
與這么多大牌政要聲情并茂的演講相比,更讓我感動的是站在雨中的民眾。追悼會開了四個多小時,綿綿的雨下了四個多小時。體育館的頂棚僅能遮住部分座位,大多數民眾沒有帶傘,也未穿雨衣,就在雨中站了四個多小時,任憑雨水澆透身體。一些民眾把唯一的雨傘打在了曼德拉的巨型照片上,他們寧愿雨水淋透自己,也不愿打濕國父的遺像。
我一次次打著傘沖到體育場中央,給人群拍照。他們在雨中沖我微笑,擺出勝利的造型。南非人民的熱情豈是雨水就能澆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