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4 我國數據中心區域規劃不均衡

3.4.1 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局部地區過剩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產能過剩問題是當前我國最重要的宏觀經濟風險之一,更是下一輪經濟復蘇不能回避的問題。產能過剩不僅是經濟周期波動所導致的,而且很多是投資層面所導致的,投資過程中出現的“潮涌現象”是產能過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地方政府的不當干預微觀經濟行為,通過成本外部效應、投資補貼效應及風險外部效應,導致企業投資行為扭曲,容易造成投資過度、產能過剩及重復建設等現象發生。2015年1月30日,國務院發布了《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此后,各地紛紛上馬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短時間內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就表現出明顯的過熱跡象。事實上,中央高度關注我國云計算發展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尤其是現階段我國大數據、云計算中心建設中存在著盲目跟風和投資過熱的趨向,一些地方的數據中心出現無序發展、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現象。即便如此,現階段在國內一些地區仍有許多數據中心項目在建或即將上線。產能過剩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新興市場中表現得更為復雜和特殊。國家宏觀政策的鼓勵與地方政府不當干預行為交織在一起,造成短期內地方政府對新興產業過高預期,出現了過度投資和重復建設嚴重的現象。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存在盲目競爭現象,已出現過剩勢頭。但在一些地區還在陸續上項目,而且大多數地區的數據中心所發揮的基本功能高度相似。這種缺少控制的無序發展狀態勢必會加重資源浪費,與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相背離。因此,有必要從我國地區數據中心建設及競爭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產生數據中心建設過剩的根本原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3.4.2 當前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局部地區過剩的主要表現

近年來,隨著全球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大數據、云計算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領域。其中,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需要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進行存儲和運算。為適應數據市場需求的發展,我國各地積極參與數據中心建設,且建設熱情高漲。然而,在各地數據中心建設火熱的背后,數據中心建設過剩問題已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

(1)數據中心無序發展且投產率低 由于數據中心屬于新興產業領域,國家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并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加上缺少系統、科學的統籌規劃,導致一定時期內各地數據中心“野蠻生長”的狀態。經歷幾年的無序發展,許多地區新建成的數據中心卻閑置不用,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數據顯示:互聯網數據中心( IDC)業務連續5年的增幅都在20%以上,但服務器數量增速卻小于20%。這說明數據中心服務器總體上并未實現充分利用。從新建數據中心投產率情況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只有1.8%,大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為21.5%,中小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為40%,投產率整體偏低。以上數據充分表明,現階段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存在無序發展現象,建成后投產率低,并未達到建設前的預期目標。

(2)數據中心重復建設嚴重且建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數據中心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基于互聯網,為集中式存儲、處理和發送數據的設備提供運行維護平臺,并提供相關數據服務。這意味著數據中心本身具有較強的同質性,很難做到充分的差異化發展。同時,隨著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及企業業務的不斷變化,社會經濟已對數據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數據中心唯有不斷地進行創新和重構,才能適應數據增長的要求,滿足市場的需要,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此,發達國家針對數據中心建設,已展開對現有服務器等資源的重構,將閑置或重復建設的數據中心進行重新規劃與整合,集中資源以發揮更強的規模效應。然而,當前我國的數據中心建設還是一味地在數據中心數量上做文章,通過不斷上項目,盲目地追求數據中心的數量增長、規模擴張和服務器的增加,不考慮成本和收益是否匹配,包括地區性數據中心資源整合尚無進展,嚴重地加劇了數據中心資源的浪費。

(3)對市場需求預期過高且缺少風險管控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普及和網民數量的快速增加,互聯網數據資源迅猛增長,表現為國內IDC市場需求巨大,加上國家對數據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中央和地方均制定了一些具有較大優惠力度的產業發展政策,導致地方對IDC市場需求和容量有過高預期,一些地區在建設數據中心方面一哄而上。同時,很多地方并未在事前做好風險評估和管控工作,只追求短時間內爭相上數據中心建設項目。而這些數據中心建成后,相當部分卻成為閑置資源,不能為當地經濟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導致前期投入的大量資金和資源的嚴重浪費,甚至反而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負擔。

(4)部分地區建設數據中心的配套“軟實力”相對較弱 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選址需要考慮溫度、濕度和能源等因素,而我國西北部的內蒙古、甘肅、寧夏及西南部的四川、貴州等省區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加上這些地區土地成本普遍較低,地方政府又出臺了相關的鼓勵政策,因而成為大型數據中心建設的熱門選址地。雖從硬性條件看,在這些地區建設數據中心較為適宜,但從自然環境、教育資源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察可知,這些地區在數據中心建設配套“軟實力”方面仍顯不足,尤其是相關專業人才嚴重缺失,必然會制約這些地區大型數據中心的長期發展。

3.4.3 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局部地區過剩的主要原因

我國數據中心建設存在的產能過剩主要表現為盲目性和重復建設,有必要深入分析導致數據中心建設過剩的主要原因。

(1)全球IDC市場需求活躍導致盲目建設 追求數據中心數量和規模擴張,全球范圍的數據中心市場需求活躍是導致我國地方數據中心建設投資過熱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前,全球數據量已進入爆炸式增長階段,預計到2020年,全球所產生的數據量會是2015年的44倍,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全球數據中心的市場需求將長期保持較為活躍的狀態。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和手機網民數量的大幅增加,互聯網數據量增長同樣迅猛。隨著網民數量尤其是手機網民數量的持續、快速增加,為滿足海量網民數據處理的需要,我國數據中心市場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數據中心建設步伐也亟待跟上。基于這一客觀背景,我國許多地方政府、大型企業包括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數據中心建設領域。而一時間全國各地出現數據中心建設熱的結果,則是各地數據中心在競爭中更偏向規模比拼,卻忽視了數據中心市場需求發展的實際以及對具體功能的要求。

事實上,我國地方數據中心出現的盲目擴張現象并非個案,發達國家也曾遭遇過類似問題。美國在經歷互聯網、云計算的高速發展及低谷期間,同樣遭遇了數據中心建設過剩問題。為此,美國決定重新整合數據中心資源,減少因數據中心盲目擴張而造成的資源浪費,2011—2015年共關閉800個數據中心,其中僅2012年就關閉了373個。從國外經驗看,受全球數據中心市場需求增長較快的影響,各國都會經歷數據中心盲目擴張和資源浪費的階段。我國應根據數據中心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數據中心建設計劃,注重對數據中心資源的整合與節約利用,減少因政策引導不當而引起的數據中心建設過剩。

(2)缺乏對數據中心規劃布局的科學統籌 從政府引導角度看,我國數據中心整體布局尚不合理,重建輕用現象仍然存在,這也是導致數據中心建設過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中心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范圍,而當前許多地方政府為適應新常態發展的需要,以及快速實現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目標,紛紛選擇投資建設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各種產業園區或創新基地,進而圍繞園區和基地大規模上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繼續擴大數據中心規模。這就形成了各地數據中心在投資建設規模和資金投入力度上的“大比拼”,導致嚴重的盲目跟風和攀比,只從地方利益出發,沒有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進行合理布局,只重視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投入和規模擴張,嚴重忽視了數據中心建成后的投入和運營問題。這種“一窩蜂”式上馬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的做法,實質上已經背離了建設初衷,不僅會產生新的泡沫,更易引發“圈地”、資本套利、尋租等行為發生。因此,數據中心建議不僅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更要做好科學規劃、布局工作,減少地方政府的不當干預,為數據中心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3)產業政策引導過度且缺乏有效監控 從產業政策角度看,“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國家“十三五”規劃都將數據中心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要求各級地方政府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和土地利用規劃,并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在節能環保部分重點提出對數據中心進行節能改造,降低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服務器和大型計算機的冷卻耗能。

在相關規劃指導下,各級政府紛紛制定有利于數據中心建設的產業優惠政策,加上一些地方政府試圖發揮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在投資方面的帶動作用,或者單純從政績出發,積極參與數據中心項目建設。一般來講,國家在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對急需發展的產業實施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屬于正常行為。然而,產業政策的過度引導容易向市場發出錯誤信號,不僅容易導致地方政府本身的投資沖動,而且易引發社會資本的大量涌入。而在各地對數據中心建設投資缺乏有效監控的情況下,資金的過量涌入必然會造成數據中心的建設過剩。因此,從長期看,在制訂產業推進政策時,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和反饋建設過剩問題,并對政策內容進行相應調整,才能更好地發揮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

(4)技術水平限制導致數據中心低水平競爭嚴重 從技術發展角度看,我國數據中心技術水平普遍較低,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較大,這是導致我國數據中心建設過剩且低水平競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我國近80%的數據中心未實現高效運行,每年數據中心投資金額的70%用于運營維護,僅有30%用于創新。可見,現階段我國地方數據中心的運營狀況并不樂觀,大多數數據中心建成后不同程度地處于閑置狀態,有效利用程度較低,投入了大量資金而收效并不明顯。同時,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不僅需要投入巨量資金,更要有較先進的技術創新能力做支撐。而且數據中心一般設備的使用周期只有5年,按照目前的數據增長情況,不到5年時間這些設備就可能面臨淘汰,所以數據中心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然而,如果所建數據中心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必然導致其競爭優勢不明顯,嚴重影響其盈利能力。數據中心高額的運行維護費用會使數據中心的投資和經營者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從而導致其只能通過低水平競爭,以搶奪市場份額與盈利空間。因此,現階段我國新建或擴建數據中心時,要高度重視對數據中心技術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準確評估,嚴格控制低端產能進入,逐步淘汰已有技術落后的數據中心,促進數據中心整體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為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創造條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习水县| 大港区| 凭祥市| 芦山县| 当雄县| 赤壁市| 洪雅县| 虹口区| 南华县| 确山县| 鄂尔多斯市| 伊宁市| 丹巴县| 阜宁县| 葫芦岛市| 本溪市| 宁城县| 萍乡市| 容城县| 永城市| 黄梅县| 大余县| 都兰县| 麻阳| 紫阳县| 遂川县| 洪江市| 翁源县| 怀安县| 会昌县| 名山县| 东辽县| 确山县| 四子王旗| 禄丰县| 合江县| 昭觉县| 海丰县| 哈尔滨市|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