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見字如來
  • 張大春
  • 2849字
  • 2019-09-12 10:59:51

醉里乾坤大

——飲酒不只放松情緒,喝著喝著,還有很多字可以認得。

那是四十年以前的一個春天,我和同系又鄰宿舍的幾個同學相約飲酒。為什么要喝?除了感覺這樣有些長大的氣息之外,似乎沒有旁的緣故。喝什么?倒值得仔細研究。

有人根本不喜飲,但是舍不得錯過大伙聚會,便主張喝酒精度數比較低的啤酒;有人想夸示自己的酒量,便主張喝高粱、大曲;也有人對酒體沒什么成見,但主張調和中庸,覺得紹興、陳紹不那么辛辣,也不至于撐肚子,加之以話梅、檸檬,還頗有些甜酸飲料的風味;也有人認為獨沽一味不如百味雜陳,想喝什么?何不飲者自理,到時候想嘗嘗別人的喉韻滋味,就相互換盞,也算是一種風趣了。

日后想來,那一番討論卻比喝酒的景況更耐人尋味。我們隨即擴散了邀約的范圍,去至更遠的寢室,也旁及其他的科系。大部分的人一聽到“要不要喝酒?”之一問,無論參加與否,臉上都會流露出那種“要干一件不大得體但是一定很好玩的事”的欣羨之情。真正參與中文系酒約的外系人口其實不多,他們甚至像是商量好了的一般,也都沒有“自備口糧”,多半淺嘗即止,混兩三杯霸王酒,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我說“拍拍屁股就走”不是一句套語。因為相約的地點就在文學院荷花池外的一片草地上,春夜草長露濕,起身時總會沾黏滿褲子的草渣。我們挑了一棵花枝滿簇的樹下,席地而坐;當時談些什么、唱些什么、甚至鬧亂些什么,這么些年下來,大抵不記得了。記憶中最鮮明的,是人手一只有500cc刻度的玻璃杯。那型式的玻璃杯似乎是跟著高雄牛奶大王而風行起來的,自南徂北,即使不愛喝木瓜牛奶的人,也多以之為泡茶盛水的器皿。

我也有那么一只500cc,我也用那只杯子經驗了我生平第一次醉酒,喝醉的原因很簡單,我自己準備的大曲三兩下就被哲學系的白賴客解決了。然而意興正濃、酒水不濟,只好隨意喝別人的。喝誰的呢?喝林國棟的。他是從高雄上來讀書的同學,平日儉省慣了,約喝酒雖然不忍錯過,卻只愿意喝比較便宜的酒,那天晚上,我就是蹭著他的烏梅酒大醉而歸的。

喝烏梅而大醉,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我跟很多喝酒的朋友交換過心得,人人都說:醉在烏梅上的體驗無比難受。然而,對我來說,林國棟慷慨分潤的情誼實在難能再得。我和他人手一只500cc玻璃杯搖搖晃晃回宿舍,還能夠攀爬空心磚墻上二樓陽臺,究竟是如何辦到的?我們第二天都說不明白。不過,這也都沒什么,最讓我難忘的是:天亮醒來之后,我們都發覺一樁怪事,那就是我們的500cc是半滿的,里面盛的既不是大曲、也不是烏梅,而是無數落花。

“太詭異了!什么時候落的?”我問林國棟。

這個文青笑笑,說:“我們的青春啊、我們的青春!”

四十年后想來,尤然。

酒的甲骨文()是個尖底的酉字,就是酒尊,左邊看似楷書的水字偏旁,卻不是水,而是溢出的酒汁形狀,可見古人造字是有主張的,那水字偏旁,是在模擬酒漿發酵的情狀,而非泛泛指涉液態而已。

到了金文(),我們看到的仍然是一個尖底的酒尊,只不過尊身刻畫的圖形略有變化,溢出的三滴酒汁省略了,酉字也擴充了它的涵義,為地支的第十位,也用來指稱八月(這是由于夏歷建寅的緣故),到了這個月份,谷類成熟,農事完畢,可以釀酒了。著名的毛公鼎底部的銘文就有“毋敢湎于酉”的文句,這是周宣王勖勉毛公“不可酗酒”的教訓。

根據《周禮·天官》上的記載,有“三酒”之稱。有事而飲,謂之“事酒”;無事而飲,謂之“昔酒”;祭祀而飲,謂之“清酒”。有事容易理解,無論私家成禮,或者是官家典儀,都可以用酒來助引情感。可是“無事而飲”,還有個“昔酒”的名目,就頗費思慮了——推測這個昔,不是往昔的昔,而是“昔肉”(干肉)之昔,后來寫作“臘肉”。沒事喝一點,配臘肉,這是古人最簡單的娛樂了。

關于“酉”字,司馬遷《史記·律書》里有文字學角度的說明:“酉者,萬物之老也。”這個說法,自然是從前述八月農事熟畢而來,但是到了晉代的《搜神記》,竟然會以年歲老大的“龜、蛇、魚、鱉、草木之屬”為“五酉”,認為這些東西老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變怪。

在文字演進的過程中,“酉”字成為一個部首,旁邊加上一個兼具意義的聲符,就會形成龐大的形聲字群組。關于酒種,甜酒稱為“醴”;薄酒稱為“醨”;厚酒稱為“醇”;清酒之用為祭祀者稱為“醍”;味濃而美者稱為“醑”;酒汁、酒滓相混的濁酒稱為“醪”;用米谷為糜和上酒曲而發酸的飲物則稱為“酰”——也就是今日我們習稱的醋了。

關于制造,施以曲糵發酵,稱“醞”“釀”;去糟粕、取菁華,也就是漉取,則謂之“醡”;一夜間發酵速成的酒也有專稱,謂之“酤”,右邊居然是個“古”字,好像很不合乎字面義。至于發酵之后尚未過濾的酒,就叫做“醅”,醅上的浮沫,則稱“蟻”或“綠蟻”,見諸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形容喝了酒的狀態,也有大量的字。微微有點兒意思了,謂之“醺”;一點兒意思都沒有,謂之“醒”;意思到了,謂之“醉”;意思過了頭,甚至失去了知覺,英文謂之“black out”,也有專字,謂之“酲”;比“酲”之不相上下的,還有一個詞語:“酩酊”;無論意思多少,一旦上臉,就叫“酡”;酒品不好,醉后逞兇的,叫做“酗”。有時候這個“酗”字的右邊不寫“兇”,寫“句”,說來也沒什么道理。

至于飲酒場合和環節,也有不少講究。古禮嚴明的時代,飲食皆須祭祀,喝酒之前,必須傾酒以祭地,還有個名堂,叫做“酹”,蘇軾的《念奴嬌》:“一尊還酹江月”說的就是這碼事。而在《前赤壁賦》里,東坡寫曹操,用的是這幾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釃”就是濾去濁酒中的酒糟,取其清者。不過,多掌握幾個語詞,也還稱不了“酒博士”,這個名號,是給伺候酒桌者的專呼。

我不知道你下回與人共飲的時候喝些什么?酒量幾何?然而,如果席間只是翻來覆去“來”“喝”“干”那么幾個字,就實在有些乏味了。酒之味,酒之趣,酒之風流,應該都不是神智舒張弛蕩就算數了。再仔細想想:能夠經得起一醉的落花,該有多少,才能填滿青春的杯子呢?


字詞辨正

酒中滋味字中求

一、酉月谷類成熟,農事完畢,那么是指農歷的幾月呢?

①八月 ②九月 ③十月 ④十一月

二、毛公鼎內銘文有“毋敢湎于酉”,是周宣王勖勉毛公:

①不要造酒 ②不可酗酒 ③不守禮法行酒 ④不以時令飲酒

三、“事酒”是有事而飲之酒,“昔酒”是無事而飲之酒;那么“清酒”是:

①慶功之酒 ②聯姻之酒 ③時之酒 ④祭祀之酒

四、“酉”也可以指:

①萬物之奇而不群者 ②萬物之巨而茁長者 ③萬物之老而成怪者 ④萬物之熟而腐壞者

五、飲酒而樂的意境,應該用哪一個字表達?

①酖 ②酣 ③酩 ④酡

六、酒汁酒滓相混的濁酒,可以用下列哪一個字代稱?

①醪 ②醨 ③醚 ④醅

七、下列何者不是指稱造酒的工匠?

①酒人 ②酒大公 ③酒太公 ④酒博士

八、酤,原義是:

①長年發酵制成的酒 ②一夜之間釀成的酒 ③勾兌多次制成的酒 ④重復發酵制成的酒

九、古時會飲,推舉年長的人為代表,以酒祭地拜神,這個節目叫做:

①醴餞 ②斟酌 ③酬酹 ④酣醑

十、“醉吟先生”是下列哪兩位詩人的別號?

①白居易、皮日休 ②皮日休、元稹 ③元稹、歐陽修 ④白居易、歐陽修

答案:①、②、④、③、②、①、④、②、③、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滦平县| 大渡口区| 平陆县| 耿马| 霍城县| 张掖市| 拉萨市| 平利县| 托克逊县| 郧西县| 黄梅县| 泸定县| 获嘉县| 卓尼县| 大关县| 南部县| 河北省| 岳阳县| 二连浩特市| 阿合奇县| 商水县| 浪卡子县| 台州市| 陇南市| 琼海市| 太保市| 桂阳县| 宁阳县| 惠来县| 文昌市| 合江县| 汉寿县| 东阿县| 廊坊市| 肥乡县| 碌曲县| 旺苍县| 成武县| 丰镇市| 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