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寬心不怕肥
——現代人以肥胖為丑、為病,甚至還是社會負擔,那么從前呢?

我在開始出現老花征兆的那兩年里,同時體會到加西亞·馬爾克斯對于年老的警醒之語:“年老,就是感覺到器官的存在。”如果不太計較器官二字的醫學定義,我覺得腰圍也算數。
那兩年,我還有一點維持外觀的心思,積極運動,每周四五天,都在健身房里騎一個小時單車、在跑步機上快走十多公里、游泳兩千米,有時還做一點重量訓練。有如上癮一般,讓腰圍向二十八吋收縮,便成了我人生極大的目標。我的朋友謝材俊不止一次警告過我:“運動量不要太大,不然撐不久。”
我已經習慣了健身機具上所顯示的數字,只覺得維持那數字(甚至經常刻意增加一些)并不艱苦,自然沒有把過來人的忠告當一回事。直到有一天,巨大的倦怠感就像天頂打下來的一個霹靂,摧毀了兩年來積淀的一切努力。我忽然口占了一首詩:“原地圈圈奔似飛,平生何啻減腰圍。楚姬纖細邀誰看?人若寬心不怕肥。”
楚姬,楚國后宮之中的女人——雖然不一定只是后宮,也不一定只是女人。
《荀子·君道》說的是:“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似乎并無性別專稱。
到了墨子那里,則把這件事數落在楚靈王頭上。《墨子·兼愛中》說:“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一餓餓上一整年,餓得臉色發黑泛黃,確實需要超凡的意志力。
另據《墨子·兼愛下》相似的記載:“昔荊靈王好小要(腰),當靈王之身,荊國之士飯不逾乎一,固據而后興,扶垣而后行……而靈王說之。”說的仍舊是:楚靈王喜歡臣子有細腰。所以朝中的大臣,每天只吃一頓,以便控制腰圍。不僅此也,百官上朝議事之前,都要屏息縮腰,得扶著墻壁才能站起來。這是多么艱苦的修行?可是不如此,似乎不能討楚靈王歡喜。此時,“姬”還沒有出現;換言之,為邀楚王之顧盼而餓得發昏的,應該還是朝臣。
到了韓非子筆下,喜歡小蠻腰的還是楚靈王,可是借由瘦身而邀君侯之寵的,已經不只是朝中之“士”,而是廣大的國人了。《韓非子·二柄》說:“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
成書必不在春秋時代的《管子》可能出于后人所偽托,卻也沒有放過這一條帶有諷喻性質的瑣語:“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吳王好劍,而國士輕死。”這是先秦關于“楚腰”的記載中第一次直指靠腰取寵的是女子。
之后,漢代成書的《淮南子·主術訓》:“靈王好細腰,而民有殺食自饑也;越王好勇,而民皆處危爭死。”稍晚一些的劉向編寫《戰國策》,在《戰國策·楚策·威王問于莫敖子華》中記載:“靈王好小腰,楚士約食,馮(憑)而能立,式而能起。”這一段的故事與墨子所言沒有太大區別,主旨還是在說明:權柄的威脅或誘惑能夠讓人拂逆求生的本性。
然而,典故雖然有其命意,寖假漸久,歧誤滋多,連唐代的大詩人劉禹錫也留下了自己的注腳,他說這事應該歸之于楚襄王,其《踏歌行》有句:“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似乎寧可相信:忍餓瘦腰的,還就是宮娥而已。
我眼看著將近兩年來的汗水白流,頗有劉玄德“髀肉徒增”之嘆。然而,繼續運動下去的意志消磨殆盡,只覺得生而不做楚臣楚姬,為什么要為他人之悅目而斤斤計較自己的日益寬肥呢?在那首詩后面,我寫了一行小跋:大丈夫何患無腰?
寫罷了才發現,腰字寫錯了——我寫成一個“月”字偏旁。
講究用字的人會非常在意書寫的微細差異,像是部首在“玉”,聽不得人說這是“王字邊”;部首屬“蟲”(讀若“毀”),不容人說這是“蟲(蟲)字邊”。只有“肉”和“月”同化得相當接近,除了初識字的學生考試為難之外,不大有人在意。
若真要分別,也還算簡單——但凡是與動物身上臟器、組織、成分等有關之字,都歸于“肉”部,其余如“朕”“望”“勝”之輩則通通趕去“月”字的麾下。
我倒是上過一次當。初中三年級,國文老師申伯楷先生忽然在黑板上寫下“月一盤”三字,問我們盤里盛了什么。課堂上自覺腦筋兜得轉的都嚷起來:“是肉!”
“錯了!”申先生笑道,“是山藥。”山藥亦稱“薯藥”,蜀主孟昶每月初一都茹素,愛吃山藥,宮人進膳時給起個風雅的名稱,頗能討皇帝的喜。
時人重養生美容,醫學專家也屢屢呼吁人們控制體重。這使“肉”部的許多字看來可厭,非僅不悅目,更隱隱帶來健康的威脅;而“胖”字必是其一。
就常民語意來說,肥已不可救,胖卻常隨身,是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這個字最初是將牲口破體中分,左右各半的意思,讀若“判”,所指的乃是動物脅側的薄肉,并沒有肥大之義。根據古籍載錄,大約同時出現的一個讀音是“盤”,意思是“安舒”“愉悅”;“心廣體胖”指此,表現了一種以開闊心胸為快樂之本的教訓。“胖子”“胖大”則是后來才衍申出來的音義。分肉、安舒、肥大,三個意思,三個讀音。
毫無疑問地,“肥”即多肉。有的文字學者把這個字的右邊解作“卩”(節字的省寫,就是骨節),骨節本無肉;一旦有肉,肯定是肥。于是,豐厚的食物、豐滿的肌肉、豐美的壤土、豐裕的情境,都能以“肥”來表示。《毛詩傳》指稱“同源而異流”的水為“肥”;但是《水經注》卻認為“異源而同流”的水才是“肥”。這兩種說法恐怕誰也駁不倒誰。
杜甫詩里不止一次出現“輕肥”的用語,無論“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或“掌握有權柄,衣馬自肥輕”所形容者,皆是非比尋常的富貴。朱門巨室中人,穿衣何啻保暖而已?衣裘講究的“輕”,當是擇取上好的絲織品與毛織品。
而“肥”字意思更為復雜。這個字,早在《易經》的卦傳里就和“遁(遯)”字連用,不只是形容多肉而已。由于肥有“饒裕”的意思,“遁”卦上就有一種“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況味,處境如此,持盈保泰之道,唯有隱退,所以“肥遁”連用,還有提點那些掌握極高權柄的人“見好就收”的教誨。
中外文字對油脂的惡感略同,grease是油脂,浮華少年也常被冠以greasy的形容詞,grease the palm of即是賄賂;中文“揩油”之喻類此,“肥差”“肥缺”“肥秩”,哪有不暗示當權之“自肥”的呢?“膏粱子弟”說的是富貴之家的紈绔,而“膏”字本解就是融化的脂肪。
除了漿、糊而帶油性的狀態稱為膏,春風化雨,沾衣不濕的情味,也常以“如膏”形容。再抽象一個層次,“如膏之雨”所及,潤物而不至于成災澇,“膏沐”便可以拿來比擬清官善政以及在上位者所施予的恩德。大約除了“膏粱子弟”之外,令人不安的“膏”也就只有“病入膏肓”了。這個詞是漢醫用語——心下有微脂,鬲上有薄膜,病侵此處,針藥不能到,就算沒治了。
低脂、少油的流行講究會逐漸讓這一類滑膩的字益發使人不快,不過,最新的醫學研究指出:只要不過胖,身體脂肪較多的人比瘠瘦的人長命。請低頭看看“腴”處——那兒是小腹;你有長壽的本錢嗎?我可是積累了不少。
字詞辨正
肥胖何須盡在身
一、“月一盤”三字聽來風雅,它究竟是指什么呢?
①盤中堆白肉 ②盤中注清水 ③盤中盛山藥 ④盤中鋪面餅
二、“脂水”一詞,所從來久矣,但是不包含以下哪一個意思?
①石油 ②煮肉所得的高湯 ③婦女盥洗后剩下的水 ④人體組織因潰瘍而分泌的液體
三、在指涉動物身體之時,“腴”特指哪一個部位?
①面頰 ②腋下 ③胸乳 ④下腹
四、“輕肥”說的是:
①微胖 ②略瘦 ③貧弱 ④富貴
五、“肥遁”在古代指稱:
①聚斂 ②退隱 ③逃亡 ④剽竊
六、“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此處的“胖”是安泰舒適的意思,讀若:
①盤 ②綁 ③龐 ④判
七、“油云”所形容的是:
①微抹之云 ②飄浮之云 ③疾飛之云 ④濃厚之云
八、“油浸枇杷核”意思最接近以下何者?
①油鍋上的螞蟻 ②油甕里捉鲇魚 ③琉璃蛋 ④油煠(炸)猢猻
九、“膏”“蘭”二字并舉,成為一個隱喻之詞,是在比擬什么樣的人?
①損己利人之人 ②損人利己之人 ③貧賤出身之人 ④紈绔貴游之人
十、“油回磨轉”意謂:
①峰回路轉 ②回心轉意 ③非常著急 ④十分忙碌
答案:③、②、④、④、②、①、④、③、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