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見字如來
  • 張大春
  • 2679字
  • 2019-09-12 10:59:51

病字仍須識字醫

——除了身體之病、精神之病,還有語言之病;對于這一方面,人們似乎不太講究。

我四歲那年春天,久咳不止,父親帶我到村子口的松本西藥房找鐘大夫。我記得非常清楚,鐘大夫診斷得斬釘截鐵:肺炎。父親有兩個選擇:要不就送往大醫院住院治療,要不就每天早晚帶我上西藥房來打針。將家庭積蓄、用度合計了一番,父母親商量的結果:“還是交給鐘大夫吧。”

鐘大夫在日據時代是個獸醫,娶了一個皮膚白皙、總是溫言軟語的日本妻子,先后有了四個女兒之后,才生下一個和我同齡的男孩,只知道那孩子小名的發音是“Adibo”(日語發音,原意是醫學用語的脂肪adipose)。病程長逾匝月,我跟Adibo甚至成了每天早晚都要隔窗相互點頭微笑的朋友。日日清晨黃昏,父親或母親,或抱、或背地帶我“上松本”。

我知道,“上松本”的意思就是早晚三針。通常,第一針粗大如水管,盛裝著黃色透明液體;第二針細小如鉛筆,里面是無色透明液體;第三針的尺寸介于前兩者之間,針管里裝著奶白色的液體——這一針能不能打,還不一定,得每天早晚做“實驗”(我第一次了解并記住了這個語匯),那就是拿一把有磨砂面的小鋼刀,在我的肘彎內側拉開一個十字紋,抹去滲血,再滴上一滴針筒里的奶白液體,五分鐘之后,鐘大夫會問我:“會不會癢?”“會不會痛?”

每天早晚割兩刀肉其實沒什么,每天早晚扎兩次針也沒什么,真正令人恐懼的是要我回答那兩句“會不會癢?”“會不會痛?”鐘大夫問得越謹慎,我就答得越心虛。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感覺癢、或者應該感覺痛;我也不能形容,那種既覺得癢,可是又不如平時感覺的癢;既覺得痛,可是又不似平時體會的痛,實在難以名狀。尤其是鐘大夫早就威脅過:倘若“實驗”有差錯,我的身體對藥物有過度的反應,是可能“出事”的。鐘大夫每回說到“出事”的時候,食指還在我面前勾了一勾。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來自一位慈祥和藹的醫生。他治好了我,可能相當得意,有時看我在隔壁理發店剃頭,還特意跑來摸摸腦袋、抓抓手,露一嘴金牙呵呵笑;仿佛我是他的某種得意成品。據母親說:他還想收我作干兒,父親說,你太容易生病,這主意倒不壞。我卻抵死不從,從此成了一個絕對諱疾忌醫之人。

這種心理障礙不免讓我覺得“醫”這么難寫的字應該也含有難以親近的意思罷?

醫療專業,自古已然。古代名醫扁鵲的話堪稱最為豪快——傳聞魏文侯曾經當面問他:“你們一家兄弟三人,都執業行醫,敢問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應聲答道:“我的長兄能觀察氣色,是以名不出于家族;仲兄能辨視毫毛,是以名不出于鄉里;至于我,針人以血脈、投人以毒藥,故能名聞天下。”

杏林春暖、妙手回春,都無法捕捉醫者的殺伐之氣——“醫(醫)”原本就是如此。這個字的上半,右邊是個“殳”(音“書”),是古代的一種長兵器。左半邊的“醫”則是裝盛箭矢的囊袋,引申為“擊中目標所發出的聲音”,看來也攻擊性十足。

至于“醫”的下半部——就是今日繁體書寫的“酉”字部首——也有用意,酉即酒,很多時候,“酒”可以說是藥的媒介。一向別具只眼、注重文字演變歷程的文字學家、《說文解字注箋》作者徐灝認為:“治病以藥為主,而以酒為使(使者)。”這是很務實的說法。畢竟,對于病人來說,能驅疾的醫者是慈悲和善的神仙;但是對于疾病而言,醫者便是殺手克星了。

和醫字經常連用的“療(療)”也基于通俗文化的流傳而在近年間成為一個廣泛使用的字。我們常稱某些喜談心靈創傷及自我啟發的抒情散文作者為“療愈系作家”,也有許多土地開發商推出住宅建案時會強調:住居規劃中一定會包括近似溫泉設施的“水療區”(SPA)——可見有病不求人也十足成了風尚。“療”與“自愈”看似有了不可分割的關系。不過,這個字原先是指古代祀神、求福、禳災的時候所舉之火(燎),這一定是跟古人治病的時候有迎神的儀式有關。

從“療”字看,幾乎所有與疾病有關的字都屬“疒”(音“床”,原本是人因病攣縮曲倚之狀,更好的解釋則是人靠在一張床上),這說明中國字的分類涵蓋生活經驗的準確性和普遍性。試想:無論內科、外科;亦不分診療、休養,有什么是共通不變的?恐怕還就是那張惱人的病床。

歸病床所轄,最常見的是“疾”“病”二字;這兩個字也有層次之分。“疾”字在甲骨文中原本不是“疒”字偏旁,而是畫了一個人腋下中了一箭(),其痛苦可知。箭矢有快速之義,所以這個字也常用來表達“急速”的意思,引申而言,“疾”也表示“急病”“病勢來得很快急”。

“病”就更有意思了,由于“丙”訓火,含有火熱之義,以生活經驗而言,急病一旦加重,引發身體的抵抗,體溫不免升高,發燒了。這就是病字的來歷——不消說,病是比疾還要嚴重一些的。

和“病”字經常連用的還有一個“癥”字。一般多將“病癥”當成同義復詞使用,這也是誤會。究其原本,“癥”字在中古以前不見于書寫,連小篆里面都沒有出現過,恐怕是一個相當晚出的后起字,它的意思是疾病的“征候”,應該是從“證”分化出來,專用于醫療的名詞,指的是借以看出病根的種種外顯的征候,以之為證,借以診斷的意思。

每說到醫病關系,我就會想起蘇東坡《墨寶堂記》里的話。他語重心長地提醒世人:“蜀之諺曰:‘學書者紙費,學醫者人費。’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試之學,而驟出之于政,其費人豈特醫者之比乎?”

引《國語·晉語》里“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的話勉人立大志,似乎高瞻遠矚,但仔細想想東坡“學醫費人”的話,會不會嚇得儆醒一些呢?


字詞辨正

醫,何等殘忍

一、下列哪一個語詞不是古代名醫的名字?

①醫閭 ②醫緩 ③醫和 ④扁鵲

二、《周禮·天官》上記載了四種帶有酒精的飲物,分別是清、醫、漿、酏;請問“醫”的成分是什么?

①艾汁發酵 ②水加醴酒 ③粥加曲糵 ④白術加酒釀

三、顧名思義,“疾疾”有快速的意思。但是,這個詞語也可以形容:

①病懨懨的樣子 ②殘廢的樣子 ③痛苦的樣子 ④憎恨的樣子

四、“疾夫”用以形容:

①身體衰弱的人 ②心懷嫉妒的人 ③動作迅速的人 ④情緒惡劣的人

五、《春秋公羊傳》上形容楚國:“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這里的“病”字表示:

①疏遠 ②侵犯 ③憎惡 ④鄙夷羞恥

六、“病入膏肓”形容病勢險惡、難以醫治,“膏肓”的位置在:

①心肺之間 ②肝腎之間 ③心臟與膈膜之間 ④膈膜與肝脾之間

七、以下哪一個詞里的“病”字和其他的病字詞性有差別?

①病香 ②病魅 ③病酒 ④病涉

八、《禮記·樂記》有“病不得其眾也”,此處的“病”是指:

①痛苦 ②惱恨 ③禍害 ④憂慮

九、“疒”是一個人倚靠著什么?

①椅子 ②墻 ③床 ④幾

十、“療(療)”字的聲符“尞”與下述何者有關?

①環境開闊 ②掀開遮蔽 ③明白內情 ④舉火祀神

答案:①、③、④、②、②、③、①、④、③、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平邑县| 施甸县| 青阳县| 遂平县| 闽侯县| 民权县| 武平县| 南安市| 乃东县| 隆化县| 建瓯市| 宜黄县| 沙湾县| 万山特区| 承德县| 五河县| 石家庄市| 丹凤县| 泸溪县| 汉中市| 宿州市| 龙泉市| 永康市| 聂拉木县| 安达市| 南丹县| 卢氏县| 宁都县| 孟州市| 徐水县| 房产| 许昌县| 任丘市| 锦屏县| 桂东县| 新建县| 阿尔山市| 黄大仙区| 崇义县|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