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問題目標要契合對方的需求
- 超級詢問法
- 崔業松編著
- 1371字
- 2019-09-09 16:45:09
在營銷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多介紹我們產品的優勢,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詢問,問出顧客真正的需求,才好“對癥下藥”,成功銷售產品。俗話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蔽覀冊谠儐枙r要考慮對方的年齡、身份、文化素養、性格特征等。因為詢問對象,有的熱情爽快,有的性格內向,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審慎多疑,性格不同,氣質迥異。假如不顧這些特點,僅用一個腔調、一種方式詢問,就會碰壁。
王先生購買的產品出現了問題,營銷人員給他換貨之后,王先生仍然不滿意,要求公司賠償他的損失。這時,假如營銷人員這樣說:“等公司的決定下來,我會把補償款直接打到你的賬戶上?!蓖跸壬隙〞X得這是在推卸責任。于是,這位營銷人員說了軟話:“您先消消氣,喝點水,我一定能夠幫您處理好的,請您高抬貴手,好嗎?”但是在這時候說點軟話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聰明的小張是這樣處理的,他先問王先生:“您以前在工作中也會出錯吧?”王先生一愣:“是的。”小張問:“那你出錯的時候,你們領導怎么對待您呢?”王先生回答說:“領導會先批評我一頓,然后讓我下次好好去做?!毙垎枺骸拔抑垃F在犯錯的是我,您怎么做都不為過,但咱們能不能找個合情合理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果然,這話一說,顧客再也沒有說什么了,只能同意。
在營銷對話中,為什么你總是感覺被動?原因通常是你總是在說,而你的客戶總是在問。有很多的營銷人員被培訓要時刻迎合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引導客戶的需求,以致客戶一個勁兒地在問,弄得營銷人員疲于應付,狼狽不堪。營銷人員們雖然累,內心卻非??鞓?。他們以為對于客戶的問題都老實交代了,結果自然水到渠成。他們想得太簡單了——客戶一直在詢問,實際上是一直在探你的底牌,而你不知道客戶真正關心的是什么,主要的問題在哪里,只會被客戶牽著鼻子走。
客戶之所以愿意和你談話,是期望你可以在你所擅長的專業方面給出建議,就像醫生一樣,對病情進行診斷,而診斷的最好方式就是有策略地詢問。
1.測試對方的回應
當你非常用心地向客戶解釋一番之后,你十分希望了解客戶聽進去了多少,聽懂了多少,他的反應如何。一般的營銷人員通常滔滔不絕之后就用句號結尾,馬上停止,沒有下文。這個時候客戶的表現通常是“好,我知道了,改天再聊吧”或“我考慮一下再說”等。如果你在論述完之后,緊接著詢問“您覺得怎么樣呢”或“關于這一點,您考慮清楚了嗎”,效果會好很多,客戶至少不會冷冰冰地拒絕你,因為詢問給了客戶闡述他的想法的機會。
2.掌控對話的進程
對話的進程決定了營銷的走向,通常情況下,在以客戶為中心的顧問式營銷循環中,包含著兩個相輔相成的循環,分別是客戶的心理決策循環與營銷員的銷售行為循環。在每個階段,詢問都推動著營銷對話的進程。
在談判成交的階段,詢問的作用在于處理異議和為成交作鋪墊。成交階段通常用假設性的詢問方式去試探,例如,“如果沒有其他問題的話,您看什么時候可以接受我們的服務呢?”
3.處理異議
為什么異議?一方面源于人類本身具有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由于你沒有說清楚,客戶沒有完全聽明白。從好奇心角度來說,假如你碰到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客戶,那你可要注意應付了。而如果我們不善用詢問,只會一味地說,將會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當客戶提出一個問題,你可以嘗試反問他:“您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樣你就可以“反守為攻”,處于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