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時光催人老 莫做虧心事
- 增廣賢文全鑒(典藏誦讀版)
- 余長保解譯
- 2588字
- 2019-09-09 11:16:11
【原文】
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兩心一般[1]心,有錢堪[2]買金。
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鶯花猶怕春光老[3],豈可教人枉度春。
紅粉佳人[4]休使老,風(fēng)流浪子[5]莫教貧。
【注釋】
[1]一般:一種,一樣。
[2]堪:能,可以,足以。
[3]老:指逝去。
[4]紅粉佳人:指美麗的女子。
[5]風(fēng)流浪子:指有才學(xué)而不拘禮法的人。
【譯文】
做人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即使半夜里有人來敲門心里也不會驚慌。
如果兩個人一條心去努力,就能夠賺到購買得起黃金的錢。
如果一個人一個心眼,那恐怕連買根針的錢也賺不到。
連鶯兒和鮮花都害怕春天逝去,怎么可以讓人虛度年華呢?
不要讓美麗的女子變得衰老,不要讓風(fēng)流瀟灑的才子忍受貧窮。
【簡析】
“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不要去做些讓自己內(nèi)心感到不安、愧疚的事情,這樣,半夜里有人來敲門你的心里都不會感到害怕。過去,這句話有這樣的說法:“為人莫做虧心事,鬼來敲門心不驚”,是說要是做了壞事,會遭到報應(yīng)的,小鬼會找到你,把你送到可怕的地獄去的。做人不做損害別人的事,行得端,做得正,問心無愧,自然心安。
“兩心一般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團結(jié)一致,力量無窮,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家和才能萬事興,內(nèi)耗就會走向衰??;家庭如此,國家亦如此。這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尤有教育意義,對他們的事業(yè)和生活都很有幫助。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萬物皆戀生,都希望盡展生命風(fēng)采,鳥獸草木皆盡然。人作為萬物之靈,更應(yīng)該珍惜生命,不虛度年華,應(yīng)當(dāng)刻苦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成就事業(yè)。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回,請珍惜自己的青春時光。時間稍縱即逝,不要蹉跎自己的歲月。古語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智力、體力和機遇是不一樣的,要善于把握最佳時期,使自己有最好的發(fā)展和取得最大的成功。
【典例】
老父斷箭教三子
一位老人感到自己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三個兒子召喚到病榻前,拿出一捆箭說:“你們試試能否把這捆箭折斷?!?
長子拿起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他把箭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著使勁折,也是白費力氣。小兒子試試也只是徒勞,一捆箭一根也沒折斷,還是老樣子。
“沒有力氣的人,”父親說,“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三個兒子以為父親在說笑,都笑而不答,但他們都誤解了。只見老人拆開這捆箭,毫不費勁地一一折斷。“你們看,”他接著說,“這就是團結(jié)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jié),用手足情意把你們擰成一股繩。這樣,任何人、任何困難都打不垮你們?!?
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歸西了,最后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記住我的話,你們要始終團結(jié),在臨終前我要得到你們的誓言?!比齻€兒子都哭成了淚人,他們向父親保證會照他的話去做。父親滿意地閉上了雙眼。
三兄弟在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父親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chǎn),但留下的麻煩也不少:有個債主要扣押財產(chǎn),另一個鄰居又因為土地要和他們打官司。
開始時,三兄弟還能協(xié)商處理,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然而這兄弟之情是如此短暫,雖有共同的血統(tǒng),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們分離。欲望、嫉妒和法律問題困擾著三兄弟,他們爭吵著要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許多事情上對他們一一課以處罰。
債主和鄰居重新翻案,一個說錯判要重新起訴,另一個則由于前次訴訟不合手續(xù)又提出申訴。不團結(jié)的兄弟們內(nèi)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壞,最后他們丟失了全部家產(chǎn)。當(dāng)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親的教誨時,他們都后悔莫及。
飲醇自醉交周郎
三國時吳國的名將周瑜,年輕時就才華出眾,儀表堂堂。他自小與孫策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后來幫助孫策向江東發(fā)展,建立了孫氏政權(quán)。
公元198年,周瑜來到吳郡。孫策親自迎接,并封他為建成中郎將。這一年周瑜才24歲。當(dāng)?shù)匕傩找娝贻p有為,英俊大方,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不久,周瑜跟隨孫策攻克了皖縣。皖縣的喬公有兩個非常美麗的女兒,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由此可見兩人關(guān)系之密切。一年后孫策遇刺身亡,由他的弟弟孫權(quán)統(tǒng)理政事。從此,周瑜輔佐孫權(quán),幫助掌管軍政大事,在朝中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周瑜性格開朗,氣度寬宏,待人接物謙虛和氣。為此,朝中文武大臣都愛和他交往,只有程普對周瑜不滿。程普也是東吳的名將,很早就跟隨孫權(quán)的父親孫堅,后來又幫助孫策經(jīng)營江南,是孫氏政權(quán)中的元老。他見周瑜年紀(jì)輕輕,地位卻處于自己之上,內(nèi)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賣老,給周瑜臉色看,借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周瑜是個寬宏大量的人,不愿和程普鬧矛盾,所以處處克制,事事謙讓,始終不與程普計較,更不與他發(fā)生沖突。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二十余萬南下,結(jié)果在赤壁之戰(zhàn)中被東吳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在這次戰(zhàn)爭中,周瑜和程普分任吳軍左右都督,但戰(zhàn)斗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定的。事后,程普卻貶低周瑜,夸耀自己。周瑜知道后不僅不予辯白,反說指揮這次戰(zhàn)斗時自己還年輕,沒有程公的幫助是不能取勝的。周瑜一再謙遜忍讓,終于使程普有所觸動。為了消除隔閡,周瑜又多次拜訪程普,表達(dá)了自己對他的尊重之意。在這種情況下,程普終于拋棄了偏見,對周瑜非常敬服,并與他融洽相處。
后來,程普對別人感嘆說:“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飲味道濃厚的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
偷光映雪為苦學(xué)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xué)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fā)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fā)現(xiàn)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锖饪春?,立刻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便就著這道燭光,認(rèn)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xué),后來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jīng)學(xué)家。
晉代時,有個年輕人叫孫康,非常好學(xué),但由于家里很窮,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他突然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雪光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便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xué)的精神,促使他的學(xué)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xué)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