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〇則
- 幽夢影全鑒(典藏誦讀版)
- (清)張潮
- 540字
- 2019-09-09 11:45:17
【原文】
古人以冬為三余[1],予謂當以夏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晝之余,午睡者應酬人事之余[2]。古人詩云:“我愛夏日長[3]。”洵不誣也[4]。
【原評】
張竹坡曰:眼前問冬夏皆有余者,能幾人乎?
張迂庵曰:此當是先生辛未年以前語[5]。
【注釋】
[1]古人:指三國時期魏國的董遇。據《魏略》記載,董遇是研究《老子》《左傳》等的專家,有人向他求學,他讓對方“必當先讀百遍”,“書讀百遍而義自見”。三余:求學的人說苦于時間不夠,董遇讓他們利用“三余”的時間,就是“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后以“三余”泛指空閑時間。
[2]人事:交際應酬。
[3]我愛夏日長:這句詩出自唐文宗李昂與書法家柳公權的《夏日聯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柳公權)。”
[4]洵:誠然,確實。誣:欺騙,說謊。
[5]辛未年:指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此年張潮以歲貢生授翰林院孔目,此前他并未出仕。
【譯文】
古人把冬天當做三種讀書的余暇之一,我認為應當杷夏天也看成三種讀書的余暇之一。清晨起來時是夜的余暇,夜晚閑坐時是白晝的余暇,午睡時是應酬人事后的余暇。古人詩中說:“我喜歡夏天白晝漫長。”確實沒有欺騙人。
【原評譯文】
張竹坡說:問問現在冬天夏天都有余暇的能有幾個人?
張迂庵說:這應當是張先生在辛未年以前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