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八則
- 幽夢影全鑒(典藏誦讀版)
- (清)張潮
- 993字
- 2019-09-09 11:45:17
【原文】
上元須酌豪友[1],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2],中秋須酌談友,重九須酌逸友[3]。
【原評】
朱菊山曰:我于諸友中,當何所屬耶?
王武徵曰[4]:君當在豪與韻之間耳。
王名友曰:維揚麗友多[5],豪友少,韻友更少。至于淡友、逸友,則削跡矣。
張竹坡曰:諸友易得,發心酌之者為難能耳。
顧天石曰[6]:除夕須酌不得意之友。
徐硯谷曰[7]:惟我則無時不可酌耳。
尤謹庸曰[8]:上元酌燈,端午酌彩絲,七夕酌雙星,中秋酌月,重九酌菊,則吾友俱備矣。
【注釋】
[1]上元:即上元節,中囯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又稱為元宵、元夜、燈節等。古代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三元。豪友:豪爽的朋友。
[2]七夕:農歷七月七日,相傳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俗女子于這晚在庭院中進行乞巧活動,故也稱乞巧節。
[3]重九:農歷九月九日,一般稱為重陽節。
[4]王武徵:王方岐,字武徵,號蒙谷,江蘇揚州人。明朝遺民,與鄭聽庵、徐地山等為“竹西十逸”。著有《蒙齋文集》《蒙齋詩集》。
[5]維揚:即揚州。
[6]顧天石:顧彩(1650—1718年),字天石,號補齋、湘槎,別號夢鶴居士,江蘇無錫人,清代戲曲家。官至內閣中書。與孔尚任交往密切,合寫《小忽雷》傳奇,并改《桃花扇》為《南桃花扇》。另有《往深齋集》《辟疆園文稿》《鶴邊詞》及戲曲作品《楚辭譜》《后琵琶記》《大忽雷》。
[7]徐硯谷:不詳。
[8]尤謹庸:尤珍(1647—1721年),字謹庸,一字慧珠,號滄湄,尤侗之子,江南長洲縣人。康熙二十年(1681)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并出任《大清會典》《明史》《三朝國史》纂修官,深于詩學,著有《滄湄札記》《滄湄詩鈔》等。
【譯文】
上元節要與豪爽的朋友暢飲,端午節要與美麗瀟灑的朋友對飲,七夕節要與風雅有情趣的朋友對飲,中秋節要與性情淡泊恬靜的朋友對飲,重陽節要與超然脫俗的朋友對飲。
【原評譯文】
朱菊山說:我在這幾種朋友中,應該屬于哪一類?
王武徵說:您應該在性情豪放和風雅有情趣之間。
王名友說:揚州美麗的朋友多,豪放的朋友少,有韻致的朋友更少,至于擅長清談的朋友、隱逸的朋友,更是跡象全無。
張竹坡說:這幾種朋友都容易找到,動心共飲的人才是難能可貴的。
顧天石說:除夕應該與不得志的朋友共飲。
徐硯谷說:只有我不用選擇時令,隨時都可以對飲。
尤謹庸說:元宵節賞燈而飲,端午節對著彩色絲帶而飲,七夕節與牛郎織女星共飲,中秋節與月亮共飲,重陽節對著菊花共飲,那么我的各種朋友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