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李珣

定風波

志在煙霞①慕隱淪②,功成③歸看五湖春。一葉舟中吟復醉,云水。此時方識自由身。

花島為鄰鷗作侶,深處④。經年不見市朝⑤人。已得希夷⑥微妙旨⑦,潛喜。荷衣蕙帶⑧絕纖塵。

【注釋】

①煙霞:山水之間的煙霧云霞,這里指歸隱之所。

②隱淪:隱姓埋名。淪意為“沒”。

③功成:指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隱跡五湖(即太湖)。

④深處(chǔ):深居簡出。

⑤市朝:指爭權奪利的場所。

⑥希夷:語出《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這里指虛寂玄妙。

⑦微妙旨:精微玄妙的義旨。

⑧荷衣蕙帶:指隱者的服飾。

【譯文】

我很是羨慕當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是山水之間的煙霧云霞,在功成名就后他隱姓埋名,歸隱于太湖。駕一葉扁舟在云水之間看湖光春色,把酒吟誦,陶醉其間。此時才懂得自由身是多么愜意。

深居簡出,和開滿鮮花的小島為鄰,與純潔無瑕的鷗鳥做伴,多年不再目睹那些官商流俗之輩的爭權奪利,已經達到虛寂玄妙的微妙境界,真是暗自慶幸選擇了逍遙似神仙的隱逸生活。

【賞析】

五代詞人李珣(約855—約930,字德潤)的詞大多是婉約風格,也有少量作品具有豪放風格。李珣的祖先為波斯人,后易居梓州(今四川省三臺)。在前蜀為臣,李珣未能立功,而遭亡國之痛。國亡不仕,感慨良多,寫了5首《定風波》,多描寫他在亡國后的隱居生活,抒發懷戀故國,孤潔自守的情懷,這是其中一首。

此詞用典很多,“功成歸看五湖春”引用范蠡助越滅吳后乘舟泛于五湖的故事;“希夷”語出《老子》“視而不見名曰夷,聽而不聞名曰希”之語;“荷衣蕙帶”則語出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原是說少司命的裝束,這里借指詞人超脫塵俗,高潔不染的精神品質。全詞純用白描,直抒胸臆,與作者所寫的風土詞不一樣,頗有豪放之風。

漁歌子

荻①花秋,瀟湘夜,橘洲②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③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注釋】

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地下莖蔓延,葉子長形,紫色花穗,生長在水邊。

②橘洲:在今湖南省長沙市西湘江中,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之一。

③綸:這里指釣魚線。

【譯文】

在瀟湘橘子洲的秋夜,荻花隨著秋風搖擺,真是風景美如畫。澄碧的云煙之中,皎潔的月光之下,小船上的漁翁剛剛垂釣完畢。

把云水作為家鄉,把篷舍作為住所,魚羹稻米飯是經常吃的家常飯。杯中斟滿美酒,架上擺滿書籍,名利怎么會掛在心上呢?

【賞析】

李珣在蜀亡之后,矢志隱逸,詞作多寫南方風云、山水之美和隱逸生活的樂趣。這首詞也是其中之一。此詞是以楚山湘水為背景,描寫隱逸生活的小詞。上闋寫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下闋寫人事,主要寫詞人的隱逸生活及其樂趣。全詞作者借漁翁生活抒發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寄情山水的雅趣。清新灑脫、曠達豪放、余韻悠悠,頗有張志和《漁歌子》之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射洪县| 金塔县| 乌拉特前旗| 土默特右旗| 西吉县| 沁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宜兰县| 获嘉县| 莒南县| 鄯善县| 汾西县| 利川市| 昭平县| 天峻县| 民和| 靖江市| 金川县| 南充市| 安仁县| 曲周县| 桦川县| 黄浦区| 格尔木市| 斗六市| 任丘市| 蒙阴县| 玛纳斯县| 鄄城县| 高雄市| 泰兴市| 腾冲县| 黄石市| 遂昌县| 龙井市| 玉林市| 巴林左旗| 赤壁市| 彝良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