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十講(第四版)
- 劉銳
- 467字
- 2019-11-18 17:39:33
二、什么是法治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span id="rev_annot80">[1]這個定義在形式意義上對法治作了經典性的描述。通常認為,現代意義的法治概念是由19世紀英國法學家埃爾伯特·維納·戴雪創設的,他將“法律的至尊性,或稱法律主治”列為自諾爾曼征服以來,英格蘭政治制度呈露的兩件異彩之一,并認為,“法律主治實構成英憲的基本原理,共含三個指意”。其中的第一指意就是法律至上,即“四境之內,大凡一切獨裁,特權,以致寬大的裁奪威權,均被摒棄。英吉利人民受法律治理,惟獨受法律治理”。[2]然而,作為經典概念,法治不曾有過一個公認的定義。卓澤淵教授認為,法治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由法治原則、法治制度、法治組織、法治觀念、法治過程共同構成的整體;是一個由合乎法治要求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共同構成的整體,甚至是法治內部各元素及其整體與社會協調統一的整體。[3]
其實,法治概念內涵豐富,必須多緯度揭示。法治是一種狀態、一個理想目標;是一種方法,一種價值追求;是一種觀念,一種文化。
推薦閱讀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14—2015)
- 合同全流程實務指南:談判·起草·審查·修改·簽訂·履行·管理
- 房屋買賣案件司法觀點集成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問題100問
- 中國法院2017年度案例:知識產權糾紛
- 工傷賠償法律政策解讀與實用范本典型案例全書
- 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全書(含處罰標準、訴訟流程、典型案例、請示答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立案·管轄·證據·裁判(案例應用版)
- 勝訴99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全書(含司法解釋)(2019年版)
- 企業合同管理33講(第2版)
- 2017國家司法考試同步訓練題解:民法
- 法學閱讀
- 行政法及司法解釋新編(含請示答復及指導案例)(2019年版)
- 中國法院2017年度案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