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從“粥的分配故事”說起

“粥的分配故事”近兩年流傳甚廣,故事的大致情節是:七個人每天只有一桶粥,但要命的是,粥的總量不夠這七個人喝。如何把這些粥有效地分配下去,他們進行了多次探索。起初,他們想出的辦法是,每天抓鬮,抓到者主持分粥,結果是只有自己分粥的那天能夠喝飽,其他幾天都會餓肚子。顯然,這不是一個好辦法。他們想的第二個分配方法是讓他們中公認的德高望重之人執掌分粥之權。結果如何呢?剛開始,這個人沒有辜負大家的重托,很好地履行了公平分粥的職責。可惜好景不長,為了多喝或者至少不少喝一口粥,其他六個人開始明爭暗斗,使出各自的招數。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者有之,私下給予好處或者承諾給予好處者亦有之,甚至出現威逼利誘分粥之人的現象,原來有德之人也擅自利用手中的大權中飽私囊,不顧他人死活,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結果可想而知,整個小團體被搞得烏煙瘴氣。當然,這樣的局面也是無法持續的,一場變革不可避免。經過認真反思,他們認為權力過于集中是不行的,于是他們成立兩大機構:一個是分粥委員會,由三個人組成;一個是監督委員會,由四個人組成。他們的規則是反復協商、討論分配方案,直到達成一致意見為止。結果如何呢?這一看似健全、復雜的機制,往往出現大家對分配方案爭吵不休,協商成本過高,有時甚至出現最終方案還沒有達成,但粥已涼的困境。毫無疑問,這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突然有一天,他們中的一人想出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案:每人一天輪流分粥,但分粥之人只能最后一個端那一碗。這個建議一經提出,立刻得到大家的一致響應。該方案一經實行,大家都覺得很好。每天的分粥之人為了使自己不少喝粥(多喝幾乎是不可能的),必須反復掂量、公平分粥。結果呢,既高效又公平,分粥不再是什么權力,而是純粹的義務,過去的好人還那么好,過去的“壞人”也變好了,小團體和睦相處。

“粥的分配故事”很好地詮釋了制度的力量,這里既有壞制度的破壞力量,也有好制度的凝聚力量。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至少有以下幾點:第一,必須承認,在第一個抓鬮分配階段,誰掌勺分粥誰喝飽別人喝不飽的結果雖然不算好,但很正常,畢竟人有自私的一面,尤其是在生存這種重大利益面前,而法律、法治的基礎也就在此。如果人們完全沒有私利,一心想著他人,那就沒有必要搞法治了。第二,正如第二個方案所顯示的,道德不是萬能的,在關涉是否餓肚子這一重大問題上,即使德高望重之人也是不可靠的。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變成壞人,壞制度的破壞力不可低估。任何規矩都有其作用限度,超出其作用空間就會失靈。與道德一樣,法律也不是萬能的,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第三,制度不是越復雜越好,程序不是越煩瑣越好,機構也不是越多越好。第三個方案和第四個方案的主要差別即在于制度質量。我們不僅需要制度,更需要好制度,只有好的制度方可帶來好的結果,好的制度可以使壞人變好人。法治與法制的一個主要差別就在于法治之法一定是良法,而法制之法不必然是好法。法治是法律之治,更是良法之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景德镇市| 义马市| 马公市| 岳西县| 泾源县| 江孜县| 镇平县| 梁河县| 文水县| 徐州市| 沧源| 四子王旗| 屏东市| 府谷县| 麦盖提县| 西乡县| 新平| 岑溪市| 宁城县| 凤冈县| 邵东县| 康平县| 石林| 随州市| 全南县| 吴江市| 平定县| 麻栗坡县| 金湖县| 沙坪坝区| 进贤县| 高陵县| 抚松县| 湖州市| 都昌县| 衡阳市| 琼中| 淮安市| 泰安市|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