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效力等級體系

明確法律法規之間的效力等級,這是依法立法和準確適用法律的前提。

領導干部為了解決具體問題而找法律依據時,首先應當堅持“根本法(在成文憲法國家,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優于普通法”“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特別法優于一般法(普通法)”“新法優于舊法”的法律適用四原則。

法律有高低位階之分,通俗地講法律也有“輩分”之別。不同位階的法律規定不一致的,適用“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予以解決。根據《立法法》規定:(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3)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規章。(4)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5)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需要指出的是: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省級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施行;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此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享有立法權;特別行政區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抵觸。

同一位階的法律之間存在矛盾沖突的現象也不少見,解決這一問題的原則是“特別法優于一般法”“新法優于舊法”。首先,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特別法優于一般法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指在適用對象上,對特定主體和特定事項的法優于對一般主體和一般事項的法;二是指在適用空間上,對特定時間和特定區域的法優于平時和一般地區的法。需要提醒的是,特別法與一般法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在《侵權責任法》和《民法通則》的關系上,《侵權責任法》是特別法,《民法通則》是一般法;在《侵權責任法》和《環境保護法》的關系上,《侵權責任法》是一般法,《環境保護法》是特別法;在《環境保護法》和《海洋環境保護法》的關系上,《環境保護法》是一般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是特別法。其次,當適用“特別法優于一般法”“新法優于舊法”這兩個原則出現“打架”現象時,如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殊規定不一致,《立法法》也規定了以下解決途徑。一是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二是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權限作出裁決: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三是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為了解決法律的矛盾沖突不一致問題,《立法法》規定了相應的解決機制:

一是法規和規章的備案制度。《立法法》第98條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后的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2)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3)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4)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5)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二是法規、規章的審查制度。(1)審查的提起。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上述國家機關之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以及公民也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2)審查程序及處理。經審查認為上述行政法規等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研究意見;也可以由法律委員會與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見,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及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反饋。如果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向委員長會議提出予以撤銷的議案、建議,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三是法律法規的變更和撤銷。(1)變更或撤銷的對象。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有下列五種情形之一的,應被變更或撤銷:超越權限的;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經裁決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規定的;規章的規定被認為不適當,應當予以改變或者撤銷的;違背法定程序的。(2)變更和撤銷的權限。全國人大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委會制定和批準的地方性法規;地方人大常委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中方县| 崇左市| 普兰县| 合川市| 建瓯市| 邵阳县| 凤山市| 鹤岗市| 朔州市| 来凤县| 泸西县| 卓资县| 绥中县| 洪洞县| 邯郸市| 洞头县| 奉节县| 深圳市| 拉萨市| 天全县| 云安县| 宝丰县| 濉溪县| 万盛区| 湖南省| 丽水市| 兴安盟| 龙陵县| 长宁县| 瑞金市| 盘山县| 墨玉县| 江津市| 张北县| 左贡县| 龙山县| 城市| 蓬安县| 大理市|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