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才是清朝1:帝國崛起
- 鹿鼎公子
- 1887字
- 2019-10-11 17:46:00
一場災難
要說這努爾哈赤活得也挺不容易的,小小年紀就失去了母愛,后來又被繼母逼走,脫離家庭關系,赤手空拳打天下。
人生之路往往不是我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而是被推著上路的,走哪條道,命運說了算。1583年,努爾哈赤二十四歲,本命年。這一年,他的祖父和父親被明軍誤殺。這事擱誰身上誰都會覺得是場災難,然而努爾哈赤卻從中看到了機會。英雄就是英雄,從死亡的地方能看到發達的機會。
我們先說說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是如何成為明軍的刀下冤魂的吧!
大家知道建州女真的部落是相當多的,這些部落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加上和明朝的關系那就更是理不清了。但是對明朝來說,只有兩種關系,即服從我的和反對我的。當時建州女真最大的一個部落是王杲部,王杲這人是有勇無謀之輩,仗著手下有兩千人就開始囂張。他打誰的主意不好,偏偏要打明朝這頭龐然大物的主意。
王杲一揮手,兄弟們大張旗鼓地來到明朝邊境,該搶的搶、該拿的拿,搞得邊境雞犬不寧,人人自危,家里有個漂亮媳婦的那更是整日提心吊膽。這種不法的行為當然讓明朝政府無法忍受,繼續忍受下去只會讓天下的納稅人失望。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這個王杲還是姻親關系,覺昌安的女兒嫁給了王杲的兒子阿臺,覺昌安的第四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娶了王杲的女兒。這種關系理論上是夠鐵的,覺昌安的智商如果跟王杲一樣,肯定是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兒女親家一邊。
不過,覺昌安是個聰明人。之前跟王杲結為親家也只是想在這片白山黑水混下去,看到王杲居然在老虎身上拔毛,他知道王杲這廝遲早會有滅頂之災。眼下,最重要的事是和王杲劃清界限,要讓明朝相信,必須得有實際行動啊!
覺昌安決定為明軍帶路,來個大義滅親。負責剿匪的還是遼東總兵李成梁,這廝雖然一把年紀了,但只要上面召喚,立馬扔掉酒杯、拋下美女為領導效力,所以才活了九十多歲,一生享盡榮華富貴。畢竟,為領導服務的精神非常到位。
1574年,在覺昌安的引路下,李成梁率領幾萬人的大軍攻打王杲。這兩人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還沒過幾手,王杲就落荒而逃。當然,王杲土匪出身,和正規軍打仗不行,但是逃跑絕對有兩下子的。李成梁追了他大半年,一直把他趕到海西女真哈達部酋長王臺那里。王杲這人智商不高,也估摸著別人智商不高,這王臺可不是傻子,你往我這兒跑,不是想害死我嗎?危機危機,危與機的轉化往往在一念之間,王臺腦子好使,心想,你王杲想讓我引火燒身,我就干脆借你這朵送上門的花獻給明朝這個佛。
這么一想,啥問題都解決了,還撿了個大便宜。王臺把王杲五花大綁,直接寄到北京去了。王杲的下場是很慘的,磔刑,先把肉從骨頭中隔離出來,再把四肢砍斷,最后再割破喉嚨。
王杲雖然死有余辜,但是王臺也太不厚道了。不光把人家送上斷頭臺,還將別人的妻子兒女據為己有,只有王杲的兒子阿臺逃了出來。
逃出來后,阿臺身負奇恥大辱,視王臺和明朝為生平最大的敵人。阿臺糾集了一批人馬,在古勒寨經營老爹的營生,干著強盜勾當,時不時襲擊李成梁的部隊。李成梁被惹毛了,決定將阿臺一網打盡。聽到這個消息,覺昌安擔心了,因為他的女兒嫁給了阿臺。覺昌安決定帶著塔克世去營救女兒,同時希望能說服阿臺識時務,早點兒歸順大明。
就在覺昌安和塔克世還在做阿臺的思想工作時,李成梁的大軍已經打了進來。李成梁早就對阿臺一頭火了,現在打進來,還不殺個痛快。明軍殺紅了眼,覺昌安和塔克世以及女兒一同被殺。死得確實冤,這下努爾哈赤很不痛快了,是的,一下子死了爺爺、父親和姑姑,不賠償一筆損失擱誰誰也不干。
努爾哈赤找到明朝官員:“你們賠還是不賠?”
明朝官員說:“賠什么賠,我們又不是故意殺的。”那意思是,如果是故意殺的好像就會賠一樣。
努爾哈赤急了:“天理何在啊!我家祖先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到頭來還被你們誤殺,誤殺之后連個安撫費都沒有,蒼天啊……”
明朝官員:“好了,別像個娘們一樣,我這里有三十匹馬、十三副鎧甲,就當是給你的親人損失費了。別忘了,把他們的尸體抬走,我們不負責安葬工作的……”
努爾哈赤問:“就這么一點點……”
明朝官員:“好小子,已經給足你面子了,還敢要求,知不知道這是老朱家的天下。再說了,你家人被誤殺,全是尼堪外蘭的錯,不是他出這餿主意,我們怎么會隨便傷及無辜了……”
尼堪外蘭也是覺昌安一類的人物,都是女真族的,都竭力想討好大明。這兩人好比是大明的小蜜,小蜜跟小蜜之間那當然是暗地里掐得死去活來。尼堪外蘭是圖倫的城主,李成梁滅阿臺的時候,他也想蹚蹚渾水。看到覺昌安父子也在其中,便唆使明軍殺了他們。這是《大清滿洲實錄》的記載,殺死覺昌安父子的幕后真兇是誰很難說,只有一點可以確定,這父子倆確實在這場動亂中被殺。他們的死肥沃了努爾哈赤。